蔡甸街道

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轄街道

蔡甸街道地處湖北省武漢市西部,與漢陽區接壤,南臨南湖、高湖,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隔湖相望;北枕漢江,與東西湖區一水相連;距市中心僅8公里,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京珠公路南北貫穿,318國道東西相接。

蔡徠甸街道面積102平方公里,由3大塊組成,東南部為新農地區,西北部為蔡甸城關地區,南部為高廟地區。常住人口15.2萬,佔全區人口的1/3,其中農業人口4.7萬人。轄42個行政村(其中有五個行政村屬姚家山工業園託管),11個社區居委會。

歷史沿革


這裡春秋傳知音,西晉屯重兵,南宋成商埠,歷朝設治所,素稱“小漢口”。清朝湖廣總督張之洞洋務纏身之際,曾奏明朝庭:“蔡甸地方,市面較盛,水陸交通亦屬要地,不可無職分較大之員駐紮其間”。可見蔡甸自古是經濟、軍事要塞。
1949年成立蔡甸鎮。1954年撤銷蔡甸鎮人民政府,成立蔡甸鎮人民委員會,轄巴梅、小河洲等地。1958年改為紅陽人民公社、1961年復為蔡甸鎮人民委員會。此時小河洲被水沖刷所剩無幾,洲上無居民,鎮人民委員會僅轄巴梅人民公社,1976年改稱蔡甸人民政府,仍屬區級行政機構,轄區未變。1984年3月,蔡甸鎮與其他鄉鎮同屬一個等級,轄區有所擴大,原新農鎮所轄的五星、石洋兩村及柏林鄉所轄的新廟村劃歸該鎮管轄。1994年4月,將高廟鄉所轄行政區域划入蔡甸鎮,1995年4月,撤銷蔡甸鎮,設立蔡甸街辦事處。2001年,將新農街辦事處所轄行政區域劃歸蔡甸街辦事處管轄。辦事處駐地蔡甸。

行政區劃


蔡甸街道辦事處駐蔡甸街,人口149167人,面積74.44平方千米。轄29個居委會、42個村委會。
蔡甸街道轄區
正街河街新福三義工農路躍進橋馬號街龔家嶺五層街茂源建新同心齊聯蔡甸茂林新廟漢樂電話設備廠
棉紡廠新農集鐵鋪新天八磚瓦廠一廠二廠三廠紡織療養院新生塑料廠一新生塑料廠二齊聯同心建新蔡甸新廟茂林石洋
五星漢樂獨山孫家畈成功山馬家渡永利高廟華利華林國利姚家林西屋台紅廟么鋪獅子嶺什湖會子灣
宋灣田灣彭家山大山口黃陵鋪馬鞍易家嶺集賢唐河夏家咀三官城頭鐵鋪新天紅光新農新村

部分地名

知音湖大道
位於蔡甸街辦事處、大集街道辦事處、沌口街道辦事處範圍內,南起沌口街全力村,北至漢陽大街,長10500米,寬50米,水泥路面。因途經知音湖而命名。
蓮花湖大道
位於蔡甸大街以南,成功大道以北,東自下獨山起,向西過茂興路、蔡姚路、臨嶂大道,至上獨山止,全長5000米,寬40米,水泥路面。因蓮花湖而命名。
成功大道
位於蓮花湖大道以南,老鼠山以北,東起漢江路,向西經成功山南側至西環線,全長4900米,寬40米(規劃待建),因該路位於成功山旁,命名為“成功大道”,寓意事業成功。
茂林街
位於漢陽大街以北,蔡河街以南,東自漢江路起,向西經同心路,至新福路止,全長1200米,寬20米,水泥路面。因該路鄰近茂林村,以村莊名作道路專名命名為“茂林街”。
茂源街
位於漢陽大街以南,蔡甸大街以北,東自蔡甸廣場起,西至蔡姚路,全長1000米,寬15米,水泥路面。因該路地處茂源社區而命名。
茂盛路
位於蔡姚路以東,茂興路以西,南起蓮花湖大道,向北過蔡甸大街、茂源街,至漢陽大街止,全長1050米,寬20米,水泥路面。以“茂”字為系列,命名為“茂盛路”,寓意事業興旺。
茂興路
位於茂盛路以東,漢江路以西,南自成功大道起,向北過蓮花湖大道,至蔡甸大街止,全長1100米,寬30米,水泥路面。以“茂”字為系列命名,因財稅機關在該路旁,寓意財源興旺。
蔡姚路
位於茂盛路以西,臨嶂大道以東,南自成功大道起,向北過蓮花湖大道、蔡甸大街,至樹藩大街止,全長5000米,寬20米,水泥路面。該路為蔡甸街到姚家林的道路,群眾習慣稱“蔡姚路”,按群眾習慣叫法命名。
建新路
位於漢陽大街與樹藩大街之間,南自樹藩大街起,向北至新福路止,全長400米,寬20米,水泥路面。因地處建新市場,群眾習慣稱“建新路”,按群眾習慣叫法命名。
漢樂路
位於蔡甸大街以北,樹藩大街以南,東自臨嶂大道起,向西過新福路,至文興路止,水泥路面。全長900米,寬15米,因該路地處漢樂村旁,以村莊名作地名命名為“漢樂路”。
運鐸公園路
位於太豐路以東,南自樹藩大街起,向北過秦府路、漢陽大街,至漢江堤止,全長1700米,寬30米,水泥路面。因該路旁有運鐸公園而命名。
太豐路
位於運鐸公園路以西,西環線以東,南自蔡甸大街起,向北過樹藩大街,至梅山水泥廠止,全長1700米,寬20米,水泥路面。因該路連接太山村、梅豐村,以兩地各取一字組合命名為“太豐路”。
同心路
位於新福路以東,工農路以西,南自漢陽大街起,向北過茂林街、工農路,至蔡江路止,全長1100米,寬20米,水泥路面。因該路地處同心村附近,以村莊名作專名,命名為“同心路”。
工農路
位於同心路以東,漢江路以西,南自漢陽大街起,向北過博奇路、茂林街、同心街,再折向西北至蔡河街止,全長2000米,寬20米,水泥路面。老地名,該路名與硚口區路名重名,但當地群眾已習慣這個名稱,且該城鎮距中心城區甚遠,廠礦企業較集中,按群眾習慣稱謂而命名。
博奇路
位於茂林街以南,漢陽大街以北,東自京珠高速公路起,向西過漢江路,至工農路止,全長1100米,寬30米,水泥路面。因該路在博奇工業園旁而命名。
漢江路
位於工農路以東,京珠高速公路以西,南自成功大道起,向北過漢陽大街、博奇路,至蔡江路止,全長2600米,寬40米,水泥路面。因該路至漢江邊而命名為“漢江路”。
鳳凰路
位於京珠高速公路以東,南自漢陽大街起,向北過漢新路,至漢江堤止,全長1700米,寬40米,水泥路面。因該路途經鳳凰山,按地理實體名命名,寓意築巢引鳳之意。
漢新街
位於漢陽大街以北,京珠高速公路以東,鳳凰山以南,東起么鋪六組,西至紅光統建樓,全長1100米,寬20米,水泥路面。以“漢”字為頭命名,又該路地處新的工業園區,寓意事業創新。

經濟


綜述

城區內蓮花湖穿插流布,湖城相間輝映,沿湖半島、湖港互伸互擁,水鄉風情濃郁。改革開放后,這座千年古鎮更是雄姿英發:城區街道再三拓展,市政設施日趨完善,水電路訊已具現代化水平;以汽車配件、機械製造、電子、紡織為主體的製造業不斷壯大;以蓮藕、蔬菜和水產養殖為支柱的農業方興未艾,旅遊開發、商貿流通和各項社會事業無不欣欣向榮;全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保持蔡甸區領先地位,並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旅遊明星鄉鎮”、“楚天明星鄉鎮”和武漢市人民政府授予“十強鄉鎮”稱號。
在改革開放春風沐浴下,這座千年古鎮更是雄姿英發:城區街道再三拓展,市政設施日臻完善,水電路訊均達到現代化水平,以新型包裝、汽車配件、機械製造、醫藥化、紡織業為主體的工業不斷壯大,以蓮藕、蔬菜、林果、生豬和水產養殖為支柱的農業方興未艾,旅遊開發、商貿流通和各項社會事業無不欣欣向榮,近年有數家國家、省、市、軍大中型企業在此安家落戶,南湖旅遊開發區內已有武漢市輕紡化療養院、南湖旅遊度假村、漢商集團千步灘度假村等數個旅遊項目先後建成迎賓,形成了良好的旅遊投資開發氛圍。全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保持全市遠城區街鄉鎮領先地位,並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旅遊明星鄉鎮”、“楚天明星鄉鎮”和武漢市人民政府授予“十強鄉鎮”等稱號。憑藉現有堅實基礎,發揮本地獨特優勢,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把蔡甸街建成武漢西部農業先進、工業興盛、商業繁榮、旅遊業發達和社會穩定的經濟強街、文明新街,是全街人民的奮鬥目標。
2004年,乘武漢新區和蔡甸東部開發的強勁東風,蔡甸街在新農地區開發建設興隆工業製造基地,規劃面積4200畝,到2004年6月底,已完成場平200畝。這裡是投資的熱點,這裡是創業的熱土,這裡正勁吹開放引進的熱風。我們誠邀海內外客商前來投資興業。翹盼有識之士踴躍應邀,攜手共建蔡甸街,使武漢西部這座衛星城在新世紀更加光彩奪目!

代表人物


鍾子期

位於馬鞍山下的鐘子期之墓
位於馬鞍山下的鐘子期之墓
鍾子期,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今湖北漢陽)人。《列子·湯問》記載:“鍾子期,楚人鍾儀之族。伯牙之友也。伯牙鼓琴,鍾子期善聽之。伯牙方鼓琴,志在泰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如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乎若流水。’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子期輙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子之聽夫汝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子期死,伯牙擗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知音也。”鍾子期的故居在武漢市蔡甸區蔡甸街道馬鞍山。如今,在馬鞍山南麓的鳳凰咀坐落著鍾子期墓與知音亭,二者渾然一體,以喻鍾子期、伯牙的知音之誼。
鍾子期墓自修建以來屢毀屢建,1980年修復,加封修復后的鐘子期墓為圓形,封土高1.5米,底徑8米,周圍環以石垣。墓前有光緒年間所立石碑一塊,但現在已經殘破。1986年,蔡甸區政府全面修葺鍾子期墓,保留了原碑,在墓前修建了紀念亭,新立了一塊三米高的鋼筋水泥碑,新碑碑文與原碑碑文一樣,只是在新碑的背面刻有詳細的有關鍾子期、伯牙的歷史介紹。1988年在武漢市和蔡甸區政府在鍾子期墓前修建知音亭,亭為方形、四柱、歇山式頂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墓與亭坐北朝南,背靠馬鞍青峰,面臨南湖碧水,連成一體,成為一個整體的文物景觀,古樸幽雅。

知音故里的由來

鍾子期,春秋楚國(原湖北漢陽縣,現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人。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沖擔、拿板斧的樵夫。
史載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裡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裡聽了起來。”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讚歎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后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徠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裡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兩人千古傳誦的詩篇: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書中記載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