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長水村的結果 展開

長水村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黃山鎮長水村

長水村隸屬玉龍縣黃山鎮,地處黃山鎮西邊,距(鎮)政府所在地4 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區)3公里。東鄰白華,南鄰文華,西靠馬鞍山,北鄰古城區。轄 上長、中長、下長等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540戶,有鄉村人口2123 人,其中農業人口2123 人,勞動力1245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93 人。全村國土面積 平方公里,海拔 米,年平均氣溫12 ℃,年降水量 953.9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小麥、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2629.06 畝,人均耕地1.25 畝,林地7626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18.63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73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或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糧為主。

村情概述


長水村明確發展思路,在切合實際上作文章。在繼承歷屆村支部好的思路的前提下,根據新的形勢,確定了新的發展思路:一業(旅遊服務)為主,多業為輔,各業並舉,瞄準市場,突出特色,全面發展。具體講,就是一扣,二變,三調,四抓。扣,就是緊扣當地的實際來謀划全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變,就是改變舊觀念、舊模式,用工業方式來指導農業開發,走“龍頭企業+專業大戶+農戶”的路子,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調,就是根據長水的村情調整產業結構,變區位優勢為產業優勢,變產業優勢為經濟優勢;抓,就是優先抓好養殖、種植、餐飲服務和旅遊小商品加工等特色產業。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把長水建成集山水田園風光和民俗生態旅遊為一體的人居環境。
蔬菜基地
蔬菜基地
突出工作中心,在發展經濟上求突破。改善基礎設施,增強發展後勁。把改善生活條件作為方便群眾、把改善生產設施作為增強發展後勁的重要工作來抓。早在1996年,就把3.3公里的主村道改造成了當時全縣唯一的農村柏油路;后又修通了直達各家的水泥路3.4公里。結束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歷史。投資32萬元實施了人畜飲水工程,家家都告別了扁擔和水桶。全村已基本實現了路面水泥化,飲水自來化,做飯沼氣化、運輸機械化、田間道路化、電視閉路化、通訊手機化。壯大優勢產業,加快發展步伐。一是發展旅遊服務和小商品加工業。積極鼓勵村民投入到以“觀山水田園風光、吃納西農家飯、住納西農家院、做納西農家活、享納西農家樂”為主題的旅遊接待中。全村已有農家樂旅遊接待戶17戶,計程車60多輛,表演隊達200多人,並帶動了一批地方民族特色濃郁的旅遊小商品加工業的發展。二是發展養殖業。去年底,村支部組織養殖戶到外地考察,並協調解決了200萬元的貸款。三是發展種植業。已建成花卉 和蔬菜基地15個、佔地4.5畝的蔬菜大棚4個。四是開發農貿和勞務市場。修建了一個農貿市場,每天可完成1.5萬元的農副產品交易。組織村民進城務工、經商、發展勞務經濟;每天進城務工的村民近300人。五是創辦經濟實體。興辦了4家涉農企業,每年可加工農副產品2.4萬公斤;成立了農工商貿總公司,為群眾提供銷售等服務。全村經濟總收入和村民人均純收入,已由2000年的540萬元和807元,增加到去年的 783萬元和1987元。
長水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5.00公里,距離鎮16.00公里,國土面積0.00平方公里,海拔2025.00米,年平均氣溫15.00℃,年降水量82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大麥、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3150.00畝,其中人均耕地0.89畝;有林地32370.00畝。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27戶,有鄉村人口3552人,其中農業人口3552人,勞動力212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66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34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57.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水稻,疏菜作為村經濟發展的主產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村兩委成員以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為先導,又致力於發展瓜果,蠶桑,木材,白肉等市場的開發,村己成為全縣最大的白肉批發市場,村內建有金寨第一蠶種場,分佈於西河,南橋,西庄,染坊四居民組,縣冷庫座落於南橋組。國家投入近二百萬元,為群眾購置的蔬菜大棚鋼架使我村的蔬菜生產上台階,成規模,現己成為大城關蔬菜生產基地。境內豐富的黃沙資源為大城關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以水稻,蔬菜,瓜果,蠶桑種植,批發零售,木材收購,加工及外出務工為經濟發展主產業的今天,村兩委正在以穩健的步伐引領全體村民向小康生活邁進。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96.19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8.9 %。該村正在發展 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 產業。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629.06 畝,人均耕地1.25 畝,主要種植 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 762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65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85 畝,主要種植梨子、蘋果、青梅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80畝,其中養殖面積80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94 戶通自來水,有145 戶飲用井水。有539 戶通電,有110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39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99.8%、 20.4%和 99.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7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18 戶(分別佔總數的 93.9%和40.4 %)。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5 公里,建有集貿市場 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65 輛,拖拉機186 輛,摩托車35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629.1 畝,有效灌溉率為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2629.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5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4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58 戶;建有小水窖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 戶。全村有3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 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 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28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18.63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75.17 萬元,佔總收入的30.8%;畜牧業收入279.07 萬元,佔總收入的22.9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60 頭,肉牛48頭);漁業收入10.55 萬元,佔總收入的0.87%;林業收入279.08 萬元,佔總收入的22.9 %;第二、三產業收入16.7 萬元,佔總收入的1.37%;工資性收入118.8 萬元,佔總收入的9.74 %。農民人均純收入 元,農民收入以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8.8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80人(占勞動力的14.5 %),在省內務工171 人,到省外務工9 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1戶,共鄉村人口239人,其中男性119人,女性120人。其中農業人口233人,勞動力137人。該村以納西族為主,其中納西族230人,其他民族9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人,占人口總數的6.4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8人,參合率89.27%;享受低保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4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占農戶總數的 1.64%。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石鼓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第四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0.5公里,距離中學2.5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人,其中小學生28人,中學生13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政務、事務公開。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6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88畝,無土地流轉面積。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無一事一議籌資額,一事一議籌勞300個(勞均2.05個)。年末無集體總收入,有固定資產2萬元,無集體收益,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居環境差,宅基擁擠;公益事業基礎建設薄弱,人畜飲水水源不足,飲水管網嚴重老化,急需改造;農村電網沒有進行農網改造,用電安全難以保證;鄉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內道路硬化程度較低,需要完善;村內排水溝渠、垃圾池、公廁、文化娛樂場所等急需建設,村容村貌差,須待整治,群眾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發展畜牧業及二三產業。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標,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群眾思想文化整體素質的提高,大力推廣農村實用科學技術,積極發展農村畜牧產業,努力提高牲畜養殖科學技術含量,提高養殖效益。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 個,下設6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36 人,少數民族黨員136 人,其中男黨員111 人、女黨員25人。該村黨支部2004.2005.2006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黨組織;年被評為2005.2006 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 等 3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 個,團支部 1個,共有團員143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