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平渡
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轄鄉
皎平渡鄉,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全鄉耕地面積24345畝,主要農作物有烤煙、玉米、大麥、小麥、大豆、水稻、甘蔗等。皎平渡紅色文化旅遊景區是祿勸獨特的旅遊資源區,以紅軍長征紀念和革命歷史遺跡、自然景觀為主體。
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皎西鄉於2008年3月更名為皎平渡鄉,管轄的行政區域、隸屬關係不變。
皎平渡鄉位於祿勸西北部,東接馬鹿塘鄉,南接撒營盤鎮,西鄰湯郎鄉,北臨金沙江,與四川會理縣隔江相望,鄉人民政府駐地皎西街距祿勸縣城108公里,距昆明市180公里,國土面積254.8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地海拔2280米,最高海拔大蕎地羅聖德梁子3700米,最低海拔皎平紅門廠890米,屬典型的立體氣候,年平均氣溫10.85℃。全鄉轄11個村民委員會,146個村民小組,5352戶,總人口22623人,共居住有漢族、彝族、傣族、僳僳族4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8269人,佔總人口數的36.5%。全鄉耕地面積24345畝,主要農作物有烤煙、玉米、大麥、小麥、大豆、水稻、甘蔗等。
近幾年來,皎平渡鄉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2007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702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19元,地方財政收入達577萬元,位居全縣第二。幾年來,皎西鄉各項工作進展均在全縣前列,其中烤煙生產工作多次受到市縣表彰,2007年被評為全縣唯一的烤煙生產市級先進鄉鎮。皎平渡鄉有豐富的礦藏資源,已探明的礦藏資源有銅礦、鐵礦、銅夾鐵礦,儲量豐富,皎平礦山企業每年上繳利稅1000餘萬元。
皎平渡紅色文化旅遊景區是祿勸獨特的旅遊資源區,以紅軍長征紀念和革命歷史遺跡、自然景觀為主體,其特殊的位置,為當年紅軍巧渡金沙江,實現戰略轉移,順利北上抗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巧渡金沙江和毛澤東、朱德、劉伯承、陳雲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省委、省人民政府把皎平渡列為雲南省國情教育基地和文物保護基地,2005年經國務院審定為全國100個重點紅色旅遊景點及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皎平渡口現已形成集旅遊、商貿為一體的紅色旅遊小集鎮。
皎平渡位於該鄉皎平渡村,1935年5月1日至9日,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的率領下,靠6艘木船和37名船工,經過9天9夜的擺渡,紅軍3萬多人馬順利渡過了金沙江,實現重大戰略轉移,為後來紅軍北上抗日,解放全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為紀念紅軍搶渡金沙江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和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省委、省政府把皎平渡列為雲南省國情教育基地和文物保護基地;1992年,省委、省政府投資在皎平渡建造了紅軍渡江紀念碑和紅軍渡江紀念館。
70年前紅軍的壯舉,為當地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隨著皎西至皎平渡42公里公路的通車及皎平渡大橋的建成,近年來,祿勸縣及皎西鄉發揚紅軍的光榮傳統,作起發展紅色旅遊的大文章。2002年,縣裡投資360餘萬元,重新規劃合理布局,對佔地1萬餘平方米的集旅遊觀光與革命傳統教育為一體的皎平渡旅遊小鎮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集鎮以紅軍長征渡江紀念館及渡江廣場為中心,建成紅軍路和渡江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在街道兩旁建起了旅遊商店、賓館、飯店。2004年,皎平渡被列為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和100個紅色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