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佟佳氏的結果 展開

佟佳氏

清代女詩人

佟佳氏(1737-1809),清代乾隆、嘉慶年間一位才華超群的女詩人,號天然主人、天然女史。

個人簡介


佟佳氏年輕時即嫁進宗室睿親王府,成為多爾袞五世孫睿格親王如松的繼配福晉(夫人)。
清代特有的宗室制度,使出身於愛新覺羅皇族的遠近各支子弟,享有比一般的滿洲旗人家族更加重要的社會地位。又因為第一代的睿親王多爾袞是開國元勛,所以,睿親王的封號,便在他的直系後代中間世襲傳承,被世間稱作“鐵帽子王”。清朝的“鐵帽子王”共有八家。本來,凡屬於“鐵帽子王”的家族,最初都不是以文化起家,而總是在創立清政權的過程中建有赫赫戰功者,才能獲得這樣的榮耀。然而,滿洲貴族在成為國家的統治者之後,本身的文化水準也出現了一個迅速而且大規模的發展,許多貴族之家,在短短几十年到近百年間,便由尚武轉向尚文。多爾袞的後代也是如此。
佟佳氏,這位滿族文化史上較早湧現出來的女詩人,她的出現,也顯然與其所嫁進的家庭環境有關。她的丈夫如松,就是一位饒有名氣的宗室詩人。如松和佟佳氏,不但是夫妻,也是文學上彼此切磋促進的文友。在他們的帶動下,家裡的文風很盛,連兒子淳穎,以及孫子禧恩、寶恩,也都具備詩才。這個家庭,是當時在滿族上層有一定代表性的書香家庭中的一個。

人物生平


女詩人佟佳氏的命運並不太好,她和丈夫如松一起度過了一段美滿的婚後生活,如松就過早地辭別了人世。這樣,撫養兒女等家庭重擔,長期地落在了女詩人的肩上。她以女性特有的堅韌性格,勉力承擔著一切隨之而來的困苦,同時,繼續以自己心愛的詩歌,來書寫固有的人生追求及不斷萌生的感觸。她的三部詩集《問詩樓合選》、《穗帷淚草·烏私存草》和《虛窗雅課》,中間有不少作品,真實地記錄了她所經受的世道炎涼,以及孀居生活的孤苦心境。
佟佳氏作為北方民族的女詩人,在作品中所表現的,是一種獨特的審美情感。在一首《送秋》詩中,她寫道:
世人多喜春,惟恐春光速。余性與人殊,酷愛清秋獨。
傲骨挺霜英,丹楓映修竹。月倍清且明,穿窗入我屋。
四壁聽蟲吟,挑燈課兒讀。拙哉留春人,可能駐紅綠?
試倡送秋篇,悲歌笑永叔。
不愛明媚嬌艷的春光,卻如此專註地傾心於清麗高潔的秋色,願以霜英般的傲骨來展示人生的美好情操,甚至敢於嘲笑宋代大詩人歐陽修作《秋聲賦》時的惆悵心情,作者真有些女丈夫的氣質。
佟佳氏的作品,有著比較開闊的創作題材。從《紙鳶》這首小詩中,就可以讀出作者對人世間勢力小人們的鄙夷和斥責:
借得兒童一線緣,春風游遍綠楊天。影橫落照疑為雁,聲徹行雲宛若弦。
小技欺人人戲弄,乘勢作態態翩躚。年來滿腹牢騷事,欲訴蒼穹倩爾傳。
在另一首《有感》詩中,女詩人寫道:“正襟危坐幾迴腸,參透人間富貴場。除卻定中三昧趣,不知極樂是何方。”看上去,好像是寫的參禪修道之類的心理感受,其實,詩作出於一位親王福晉的筆端,其含義就遠不會是那麼地簡單。作者能夠將“人間富貴場”終於“參透”,說明了她的精神,是嚮往自由和純樸的,她心底的“極樂世界”是跟一般的貴族階層有著區別的。
佟佳氏與丈夫如松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她的詩,有許多是表達這種情感的。如松故去后,她竟然前前後後總計寫出了《哭夫詩》共一百首,用來抒發自己失去人生伴侶后的極度悲痛。“弱體伶仃倩我扶,晨昏相伴不時呼。傷情強忍看妻子,淚不輕彈是丈夫。”——這是一首回憶丈夫病重期間二人苦相廝守場面的詩,記錄了如松雖然病入膏肓,卻時時留戀妻子,甚至強忍眼淚以告慰妻子的情景,讀來令人感傷欷噓。“生見難兮死見難,茹吾愁苦咽吾酸。宵來欲改唐人句:蠟燭成灰淚不幹。”——這是一首抒發自己對亡夫不盡思念的詩,寄託著女詩人賡續日久無可排遣的愁緒,給人以真誠及悲慟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