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

詞語

勠力,漢語詞語,意思是勉力,儘力;幷力,合力。

引證解釋


⒈勉力;儘力。
《書·湯誥》:“聿求元聖,與之勠力,以與爾有眾請命。”
孔穎達·疏:“勠力,猶勉力也。”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事越王句踐,既苦身勠力,與句踐深謀二十餘年,竟滅吳,報會稽之恥。”
晉·陶潛《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獲》詩:“貧居依稼穡,勠力東林隈。”
⒉并力,合力。
《韓非子·存韓》:“昔秦、韓勠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如此者數世矣。”
《史記·淮陰侯列傳》:“天下共苦秦久矣,相與勠力擊秦。”
《新唐書·李襲志傳》:“吾世隋臣,今江都雖淪,宗社尚有奉,諸君當相與勠力刷讎恥,豈怙亂圖不義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