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中湯
大建中湯
大建中湯,中醫方劑名。為溫里劑,具有溫中補虛,降逆止痛之功效。主治中陽衰弱,陰寒內盛之脘腹劇痛證。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手足厥冷,舌質淡,苔白滑,脈沉伏而遲。
大建中湯建中陽,蜀椒乾薑參飴糖,陰盛陽虛腹冷痛,溫補中焦止痛強。
蜀椒、乾薑、人蔘。
蜀椒3克,乾薑12克,人蔘6克。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內飴糖(30克),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后更服,當一日食糜,溫覆之。
溫中補虛,降逆止痛。
中陽衰弱,陰寒內盛之脘腹劇痛證。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手足厥冷,舌質淡,苔白滑,脈沉伏而遲。
本證多由中陽衰弱,陰寒內盛所致,治療以溫中補虛,降逆止痛為主。寒性收引,陰寒內盛,陽失溫煦,故心胸中大寒,拘急作痛,甚則上沖皮起有頭足,手不可觸近。中寒內盛,胃失和降,故嘔而不能食。方中蜀椒溫脾胃,助命火,散寒止痛,為君葯。以辛熱之乾薑辛熱,溫中散寒,助蜀椒散寒之力;飴糖溫補中虛,緩急止痛,助蜀椒止痛之功,共為臣葯。人蔘補脾益氣,配合飴糖重建中臟,為佐葯。
本方用於中陽衰弱,陰寒內盛之脘腹劇痛證,臨床應用以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手足厥冷,舌質淡,苔白滑,脈沉伏而遲為辨證要點。
咳嗽者,加款冬花,咳血者,加阿膠;便精遺泄者,加龍骨;怔忡者,加茯神。
本方辛甘溫熱之性較強,素體陰虛者慎用,寒凝氣滯者亦不宜應用。
組成 桂枝、甘草、大棗、芍藥、生薑、膠飴、黃芪。
用量 黃芪15g,大棗10個,白芍15g,桂枝、生薑、甘草各10g,飴糖50g。
功用 溫中補氣,和里緩急
主治 陰陽氣血俱虛證。里急腹痛,喜溫喜按,形體羸瘦,面色無華,心悸氣短,自汗盜汗。
出處《金匱要略》
組成 當歸、桂心、甘草、芍藥、生薑、大棗。
用量 當歸12g,桂心9g,大棗12枚,甘草6g,芍藥18g,生薑 9g。
功用 溫補氣血,緩急止痛。
主治 產後虛羸不足,腹中疼痛不已,或小腹拘急攣痛引腰背,不能飲食者。
組成 飴糖、桂枝、芍藥、甘草、大棗、生薑。
功用 溫中補虛,和里緩急。
主治 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虛怯少氣;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脈細弦。
四方均屬溫中補虛之劑。小建中湯倍用芍藥,益於陽虛而營陰亦有不足之證。黃芪建中湯是小建中湯內加黃芪,是增強益氣建中之力。當歸建中湯偏重於和血止痛。大建中湯補虛散寒之力遠較小建中湯為峻,且有降逆止嘔作用,用治中陽衰弱,陰寒內盛之腹痛嘔逆。
1、《金匱要略釋義》:“<本草經>謂蜀椒主邪氣,溫中,逐痹痛,下氣。夫大寒乃邪氣也。心胸中大寒痛,嘔而不能食,法當溫中。寒氣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又宜下氣,故舍蜀椒莫與,從而可知中不受溫,痛痹之不必下氣者,則非蜀椒所宜矣。乾薑亦溫中之品,此證沉寒痼冷之在中者,性動而猖,其勢向上,因用蜀椒復佐以乾薑,鎮以靜而抑之使平。有謂附子驅寒止痛,何以舍而不用?曰:夫向上者,陰中有陽,實中有虛,何則?嘔為實而有火之證,嘔而不能飲食,中氣大傷,自不得以附子攻也。愛用人蔘、飴糖補其虛乏。方名大建中湯者,宜矣。”
2、《醫方集解》:“此足太陰陽明葯也,蜀椒辛熱,入肺散寒,入脾暖胃,入腎命補火;乾薑辛熱通心,助陽逐冷散逆;人蔘甘溫,大補脾肺之氣;飴糖甘能補土,緩可和中。蓋人之一身,以中氣為主,用辛辣甘熱之葯,溫健其中臟,以大祛下焦之陰,而復其上焦之陽也。”
3、《醫方論》:“非人蔘不能大補心脾,非姜、椒不能大祛寒氣,故曰大建中。又有飴糖之甘緩以殺姜、椒之辛燥。非聖於醫者,不辨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