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規劃
全面、長遠的農業發展計劃
農業規劃是比較全面的、長遠的農業發展計劃。其範圍可以是全面的、區域性的和企業性的。農業規劃是農業政策管理的一個基本內容。農業規劃應充分體現國家的農業政策。農業規劃是一項動態的、經常性的工作,應根據新的情況不斷調整和修正。農業規劃與農業計劃是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概念。農業規劃是對較大範圍、較大規模的農業經濟活動的一種較長時間的總方向、大目標、主要步驟和重大措施的設想藍圖;相對而言,農業計劃範圍較小,時期較短,內容更具體。
其內容主要包括:
①農業生產條件及生產潛力的分析評價和前景預測;
②農業發展方向、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區域布局;
③農業部門結構、規模、速度及水平;
④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和戰略措施與步驟。
農業規劃和農業計劃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前者是制訂計劃的基礎和依據,後者為農業規劃近期實施的內容。
日前,農業部發布了《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6—2015)》。作為《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的姊妹篇,該《規劃》旨在引導特色農產品向最適宜區集中,促進農業區域專業分工,深化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形成科學合理的農業生產力布局。
近年來,各地立足地區資源比較優勢,積極發展特色農產品產業,特色農產品總量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但是,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仍面臨著生產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等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特色農產品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按照新形勢下農業發展的新要求,農業部歷時兩年,經過多次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多方面、多形式徵求各有關部門的意見,並多次請專家諮詢論證,編製完成了《規劃》。
《規劃》提出,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發展“一村一品”為抓手,採取政府扶持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深度挖掘區域特色資源潛力,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顯、類型多樣、競爭力強的知名品牌和專業村、專業鄉鎮,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鏈,逐步形成合理的區域分工和專業化生產格局,拓展國內外市場,做大做強特色農產品產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產業基礎。
《規劃》堅持資源依託、市場導向、產業開發、適度規模、科技支撐、環境友好的原則,按照品質特色、開發價值、市場前景的標準,確定了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糧油、特色飲料、特色花卉、特色纖維、中藥材、特色草食牲畜、特色豬禽、特色水珍等10類114種特色農產品;按照生產條件、產業基礎、區域分工的標準,確定了特色品種的優勢產區,共涉及2100多個縣級行政單元,其中西部佔44%,中部佔30%,東部佔26%。
從加強特色農產品發展的關鍵薄弱環節入手,《規劃》確定了五大重點領域。一是建立特色農產品品種資源庫,加大野生資源的馴化和品種創新,優先建設特色農產品種苗繁育基地,保障區域特色農產品的優質種苗供給。二是加快制定和完善10類特色農產品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建設和完善特色農產品質量監控和認證體系,選建一批特色農產品生產示範區。三是加強特色農產品生產、儲藏技術研發,著力解決關鍵技術,建立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技術體系。四是穩步發展特色農產品傳統加工,突出加工產品的獨特品質和風味,拓展精深加工,最大限度挖掘特色農產品的增值潛力。五是建立特色農產品營銷網路和信息平台。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特色農產品區域化布局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政府、企業、農民等方方面面,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採取綜合措施,穩步推進。今後,農業部將依據《規劃》,進一步強化宏觀引導,完善相關政策,創新發展機制,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推進產業化經營,致力培育名牌,實施原產地保護,鞏固資源基礎。同時,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監督檢查,及時研究解決在《規劃》實施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扎紮實實地把這項關乎全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好事辦好。
在新型農業規劃備受追捧、數量激增的快速發展中,研究發現,難免也會出現一些問題。一是雖然國家很重視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但在實際建設中,宏觀的政策不易阻止部分投資方鑽政策的空子,一些地方依舊存在違規變更土地性質的情況。二是一些農業建設的初衷和目標不正確。有些地方能合理利用當地資源,造成資金浪費、資源和環境破壞等問題。三是缺乏專業的規劃團隊。在各界社會資本注入的同時,很多不懂農業的投資者開始涉足農業,這就要求有專業的農業規劃團隊對園區進行科學的發展規劃,為企業或者管委會提供及時的建議和指導。另外,有些農業規劃脫離實際。有的貪大求快,以為面積越大越好,還要包羅萬象,盲目地從工業或者商業投資的視角看農業園區建設,幾年就想收回投入;有的盲目追求高科技,項目設置不能量身定做,只是把別的地方看著好的項目生搬過來。以上這些情況,往往導致農業發展實際情況與規劃初衷相距甚遠,表現出來的最明顯特徵就是規劃后的園區或者農業產地不能可持續的發展。所以,衷心提醒:農業規劃應遵循正確貫徹國家和地區發展農業的方針政策;正確評價當地農業的現有基礎和發展潛力;量力而行,積極可靠、留有餘地;以提高效益為前提,進行多種多種案比較,選擇最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