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鈉血症

高鈉血症

高鈉血症是血清鈉濃度高於正常水平的一種病理狀態。水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鈉攝入過多或排泄減少,都可能會導致血清鈉濃度異常升高,引發高鈉血症。本病主要表現為神經精神癥狀,早期表現為口渴、尿量減少、軟弱無力、噁心、嘔吐和體溫升高;晚期表現為煩躁、易激惹、精神淡漠、嗜睡、抽搐。通過補水、藥物治療或透析治療,可有效降低血清鈉濃度。嚴重的高鈉血症可引起腦細胞嚴重脫水,損傷腦細胞,出現永久性的神經系統損害,甚至危及生命。經過及時治療,多數患者可治癒。

就診科室


● 內分泌科、腎內科或內科

病因


● 高鈉血症的發生與水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鈉攝入過多或排泄減少等因素有關。
● 水攝入不足
● ● 以下原因均可引起水攝入不足導致高鈉血症:
● ● 缺乏水源;
● ● 昏迷、拒食、消化道病變引起飲水困難;
● ● 腦外傷、腦血管意外等導致渴覺中樞受損,不能感覺到口渴。
● 水丟失過多
● ● 常見於尿崩症、滲透性利尿、腹瀉嘔吐、尿濃縮功能障礙等疾病。
● ● 高熱、高溫環境,或劇烈運動導致大量出汗,可引起水從皮膚大量喪失。
● ● 過度換氣、氣管切開等可使水從呼吸道丟失過多。
● 鈉攝入過多
● ● 常見於注射碳酸氫鈉,或高滲性生理鹽水的患者。
● 鈉排泄減少
● ● 多見於心力衰竭、腎病綜合征、肝硬化腹水、腎衰竭少尿、庫欣綜合征、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患者。

癥狀


● 本病主要表現為神經精神癥狀:

早期表現

● 口渴
● 尿量減少
● 感覺身體軟弱無力
● 噁心
● 嘔吐

晚期表現

● 煩躁
● 易激惹
● 精神淡漠
● 嗜睡
● 抽搐

檢查


● 確診高鈉血症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
● 實驗室檢查
● ● 抽血檢查血鈉濃度,如果血鈉>145 mmol/L ,就可以診斷高鈉血症。
● ● 為了找出高鈉血症的病因,還可能會檢查電解質、血氣分析、血糖、肝功能、腎功能、皮質醇、醛固酮等項目。
● ● 留取尿液,測定尿量、尿滲透壓,檢查 24 小時尿鈉、鉀、氯的濃度,也可以幫助醫生判定病因,了解腎臟功能。
● 影像學檢查
● ●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心臟超聲、肝臟超聲、腎臟超聲、頭顱磁共振、腎上腺 CT 等檢查項目,來判斷相應器官臟器的功能。

診斷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可以診斷本病。
● 出現口渴、尿量減少、軟弱無力、噁心、嘔吐等表現。
● 實驗室檢查發現血鈉>145 mmol/L。

鑒別診斷


●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皮質醇增多症等疾病,也會引起高鈉血症相似的臨床表現。
● 如果出現口渴、尿量減少、軟弱無力、噁心、嘔吐等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治療


● 通過補水、藥物治療或透析治療,可有效降低血清鈉濃度。
● 補水
● ● 能喝水的患者應該多喝水。
● ● 不能喝水、或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以通過靜脈輸注 5% 的葡萄糖溶液或低滲生理鹽水來補水。
● 藥物治療
● ● 主要是排除體內過多的鈉。
● ● 輸注5%葡萄糖溶液,同時使用排鈉利尿葯,如呋塞米,可以增加排鈉。
● 透析治療
● ● 如果患者有腎衰竭,可使用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療。

危害


● 高鈉血症可引起全身代謝紊亂。
● 嚴重的高鈉血症可引起腦細胞嚴重脫水,損傷腦細胞,出現永久性的神經系統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預后


● 經過及時治療,多數患者可治癒。

預防


● 對不能主動飲水的嬰幼兒、老年人,應細心看護,定時喂水。
● 有心力衰竭、肝硬化、腎衰竭、庫欣綜合征、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 長期使用滲透性利尿劑的患者,要去醫院定期複查電解質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