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神

失神

失神,指神氣渙散。臨床可見目光無神、神思昏亂、言語不清、面色無華、氣息不順、肌肉瘦削、二便失禁等。神是生命活動的總稱,是五臟精氣的體現。審察神的得失是判斷正氣的盛衰、疾病的輕重和預后吉凶的重要內容。

簡介


● 英文名稱:Loss of Vitality
● 又稱:無神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望診
● 常見病證:久病體虛、邪實亢盛

古籍摘選


●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名詞解釋


● 人精神萎靡,神情恍惚,目光獃滯,反應遲鈍,言語低微,面色無華,肌肉瘦削,或二便失禁等生命活動衰敗的表現。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中醫診斷學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研究、診察疾病,辨別證候,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收集人體疾病信息。望神是望診的重要內容,其中神分為很多種類型,失神就是其中的一種。失神,是指神志明顯異常,是精氣虧虛,神志衰退,或邪氣偏盛,神志錯亂的表現,在虛證及實證中均可以見到。

虛證失神

● 虛證導致的失神,常見表現是兩目晦暗,沒有光彩,面色沒有光澤,晦暗暴露,意識模糊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反應遲鈍,撒手遺尿,呼吸微弱或喘促無力,全身肌肉消減,動作艱難。多見於久病、重病的患者,卧床日久,全身機能衰退,出現這些情況提示預后不好,如腫瘤患者終末期出現的神誌異常,多屬於虛證失神。

實證失神

● 實證導致的失神,常見表現是神昏譫語,噪擾不寧,呼吸氣粗,或喉中痰鳴,循衣摸床,撮空理線,或者是猝然倒地,神志昏迷,兩手緊緊握住,牙關咬緊。出現這些情況說明邪氣亢盛,以致熱邪擾動神明,邪氣內陷心包;或者是肝風夾痰,蒙蔽人體清竅,經絡閉阻,提示機體功能出現嚴重障礙,全身臟腑功能以及氣血津液失去平衡,多見於急性、重症病人,如現代醫學中的急性腦出血或腦梗死,均可能導致邪盛失神的表現。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