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遠端全骺分離

肱骨遠端全骺分離

肱骨遠端全骺分離是兒童肘關節比較少見的骨骺損傷。該傷常為Ⅰ或Ⅱ型骨骺損傷,好發生於10歲內的兒童。90%以上的病例屬伸直型損傷,多由於間接暴力致傷,是因摔倒時肘關節過伸或半屈曲位手掌撐地而引起,在體操和技巧運動中發生率較高。患者往往僅有輕度腫脹和局部壓痛。但患兒不肯活動患肢。肱骨遠端全骺分離的主要治療方法是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多可採用閉合手法複位。閉合複位時應根據骨骺分離的不同類型施以不同的手法,大部分病人可得到良好的功能恢復。

就診科室


● 骨科

病因


● 肱骨遠端骨骺由肱骨外髁、滑車、內上髁和外上髁骨骺組成。
● 肱骨外髁與肱骨滑車骨骺,藉助於軟骨連成一體,因此該部較薄弱。通常,暴力可引起肱骨外髁軟骨連接處斷裂,為肱骨外髁骨折。但有時外力作用可使整個肱骨遠端骨骺分離。
● 正常肱骨下端骨骺的縱軸與骨幹成一約20°角。如骨骺分離,其旋轉移位遂使角度增加可達60°,同時骨骺大部分位於骨幹前緣的前方,而在正常情況下,僅有1/3的骨骺是位於骨幹前緣的前方。

癥狀


● 多為外傷引起。患側上肢局部輕度腫脹、局部壓痛、活動受限。
● 傷后肘關節呈半屈位,肘部向後突出,與肘關節后脫位相仿,但肘后三角關係正常。

檢查


● 確診肱骨遠端全骺分離主要依靠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
● 體格檢查
● ● 檢查的目的是了解損傷的部位和程度,可初步判斷病情。
● X線檢查
● ● 可判斷骨折移位程度,有助於明確診斷。

診斷


● 醫生診斷肱骨遠端全骺分離,主要依據典型癥狀及輔助檢查。
● 典型的癥狀如患側上肢局部輕度腫脹、局部壓痛、活動受限等是診斷肱骨遠端全骺分離的重要依據。
● 診斷時要注意血管和神經受損徵象,特別是橈動脈的搏動有否減弱或消失。
● 側位X線檢查易見移位。肱骨小頭與橈骨小頭的關係仍正常,上尺橈關節維持正常關係,肱骨與尺橈骨排列失常。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患側上肢局部輕度腫脹、局部壓痛、活動受限等癥狀,容易與肱骨遠端全骺分離混淆,這些疾病有肱骨外髁骨折、肘關節脫位和肱骨小頭骨骺分離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體格檢查和X線等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肱骨遠端全骺分離的治療原則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 非手術治療
● ● 應當行閉合複位,其手法與髁上骨折相同,複位時特別注意尺側移位的矯正,以免日後發生肘內翻畸形,對橈側移位者,不必強求解剖對位。
● ● 然後用長臂后側石膏托根據移位的方向固定於伸直或屈曲位2~3周。
● 手術治療
● ● 手術應解剖複位,內固定應牢固、可靠,以利於患者術后功能的恢復。有血管和神經損害者,應考慮手術探查切開整復。

危害


● 肱骨遠端全骺分離患者出現患側上肢局部輕度腫脹、局部壓痛、活動受限等癥狀,會影響生活和工作。
● 肱骨遠端全骺分離會合併或繼發併發症,如肘內翻畸形及創傷性骨關節炎等。

預后


● 完滿的複位日後應當獲得功能的完全恢復。但若向前旋轉移位未能矯正,日後可有不同程度的肘關節伸展障礙。

預防


● 肱骨遠端全骺分離主要是由於外傷所導致的,故注意生產、生活安全是預防的關鍵。
● 運動要適度,防止摔倒。
● 避免暴力行為的發生。
● 注意自身安全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