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寺前鎮的結果 展開

寺前鎮

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轄鎮

寺前鎮,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地處澄城縣東南部,東與合陽縣路井鎮相連,東南與大荔縣高明鎮接壤,南和西南與韋莊鎮毗鄰,西隔大峪河與交道鎮相望,北為合陽縣和家莊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4千米,總面積91.01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寺前鎮下轄18個行政村。截至2020年,寺前鎮常住人口18851人。2011年,寺前鎮農業總產值6.757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5.2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150萬元。

歷史沿革


北宋景祐年間(1034—1038年),當地老戶遷居太雲寺(原址在今鎮內西北角)之前,更名寺前鋪。清同治七年(1868年)設立集會,因而更名寺前鎮。清代屬南鄉,設遵教里、寺前里、仁義里、西觀里和伏龍里。
民國十八年(1929年),設東南區,區政府駐寺前鎮。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分設寺前聯和醍醐聯。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並聯為鄉設寺前鄉。
寺前鎮
寺前鎮
1950年,屬六區。
1955年2月,分設寺前鄉和醍醐鄉。
1958年,屬衛星公社,分設寺前管理區和醍醐管理區。
1958年12月,劃歸大荔縣以後屬韋莊公社。
1961年,澄城縣恢復建制以後分設寺前公社和醍醐公社。
1984年,改為寺前鄉和醍醐鄉(鄉政府駐醍醐村)。
1994年,鄉改鎮。
2002年2月,醍醐鄉併入寺前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寺前鎮轄北街、南街、東街、梁山、吳家坡、解家、西觀、趙家、西習、東習、蔡袋、人和、北窪、韓家窪、南黨、醍醐、北酥酪、雙家坡、醍醐庄、姬家莊、韓家河、曲安河、張家坡、湯家坡、南堯頭、和家樓、趙家寺、雷家圪、雷家河、季家坡30個行政村;下設15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寺前鎮下轄18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寺前北街。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525106200121北街村
610525106202220南黨村
610525106203220東習村
610525106205220吳家坡村
610525106206220北窪村
610525106207220蔡袋村
610525106209220西習村
610525106210220西觀村
610525106211121南街村
610525106213121解家村
610525106214220韓家窪村
610525106215220醍醐村
610525106216220北酥酪村
610525106217220南堯頭村
610525106218220和家樓村
610525106219220姬家莊村
610525106220220雷家圪嶗村
610525106230220三河村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寺前鎮地處關中盆地與陝北黃土高原過渡地段的台塬區,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境內最高點海拔679.8米,最低點海拔487.3米。
氣候特徵
寺前鎮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2.5℃。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9月,9月最多。
水文
寺前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大峪河,自北而南從彭東村入境,流經韓家河、曲安河、季家坡等村,至湯家坡村出境,經蒲城縣永豐鎮注入洛河,境內流長8千米,年均流量0.33立方米/秒,枯水期流量0.23立方米/秒。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寺前鎮轄區總人口3367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000人,城鎮化率26.7%。另有流動人口480人。總人口中,男性16534人,佔49.1%;女性17140人,佔50.9%。2011年,寺前鎮人口出生率6.7‰,人口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長率1.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62人。
截至2018年,寺前鎮戶籍人口31580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18851人。
寺前鎮
寺前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寺前鎮財政總收入213.04萬元,比上年增長42%。農民人均純收入6385元。
2018年,寺前鎮有工業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9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寺前鎮農業總產值6.757億元,比上年增長107.98%,農業增加值3.797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2%。農業耕地面積7.51萬畝,人均2.2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寺前鎮糧食生產2.9萬噸,人均861.2千克。其中小麥1.2萬噸,玉米1.7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寺前鎮棉花種植面積1萬畝,產量520噸,可向社會提供商品棉48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600畝,產量2060噸;蔬菜種植面積650畝,產量630噸。
寺前鎮
寺前鎮
寺前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寺前鎮生豬飼養量6.1萬頭,年末存欄4.2萬頭;家禽飼養量3.2萬羽,上市家禽2.4萬羽。2011年,寺前鎮生產肉類1230噸;禽蛋1650噸;畜牧業總產值2.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2.56%。
截至2011年末,寺前鎮累計造林1.7萬畝,其中防護林0.5萬畝,經濟林1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0萬株,林木覆蓋率26%。2011年,寺前鎮水果種植面積27678畝,產量4285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葡萄、核桃等,其中蘋果18750噸,梨13200噸。2011年,寺前鎮有大型農業機械62台。
第二產業
寺前鎮形成以能源、化工、食品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寺前鎮工業總產值達到5.2億元,比上年增長3.6%。工業增加值3.8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8%。2011年,寺前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家,職工2000人,實現工業總產值4.2億元,比上年增長15%。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寺前鎮有商業網點320個,職工752人。2011年,寺前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150萬元,比上年增長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880萬元,比上年增長10%。
2011年,中國農業銀行澄城支行、澄城縣農村信用合作社和澄城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境內設立了儲蓄所,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1億元,比上年增長12%,各項貸款餘額0.9億元,比上年增長8%。

交通


寺前鎮境內西韓鐵路穿境而過,境內路段長10千米,設醍醐站,日均3列客車停靠,日客運量80人次,年貨運吞吐量15萬噸。西禹高速公路和108國道從境內通過,其中西禹高速公路境內長8千米,108國道境內長10千米。鎮村道路全部硬化,寺前至縣城每天8趟客車按點往返。截至2011年末,寺前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55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17米;道路鋪裝面積1.55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7平方米。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寺前鎮有公共圖書室30個,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藏書6.5萬餘冊;電影放映專業隊3個,年放映350場次,觀眾達1萬人次。文化站1個,佔地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0平方米。文化行業從業人員40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人工花饃、民間剪紙、寺前皮影,手繪門簾,寺前五元鼓等。寺前五元鼓被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寺前鎮
寺前鎮
教育
截至2011年末,寺前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180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2所,在校生886人,專任教師6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625人,專任教師9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7%,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寺前鎮教育經費達720萬元,比上年增長6.7%。
寺前鎮
寺前鎮
科技
截至2011年末,寺前鎮有初級以上技術職稱農村實用科技人才450人,農民科技學校1所。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寺前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0個,其中鄉衛生院2個;病床70張,固定資產總值13502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6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12人。2011年,寺前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1萬人次,住院手術537台次,出院病人0.1萬人次。
2011年,寺前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率為1/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2%,新型金融機構合作醫療參合率95%。孕產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