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多美壽帶鳥

聖多美壽帶鳥

聖多美壽帶鳥(學名:Terpsiphone atrochalybeia):體長18厘米,尾長7-11.5厘米。體重12·2克。雄鳥和雌鳥的外觀不同。雄鳥全身深藍黑色,有金屬光澤。雌鳥喉嚨灰色,上體及背部紅褐色,下體白色。它們缺少雄鳥的長尾羽毛。雄性亞成鳥看起來非常像雌鳥,但有黑色的喉嚨和藍眼圈。年輕的雄鳥體羽紅褐色,尾巴短。

主要棲息於熱帶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有遮蔭樹木的種植園,空地,乾燥的林地,樹木繁茂的叢林。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見3-5隻成群。性羞怯,常活動在森林中下層茂密的樹枝間,時而在樹枝上跳來跳去。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繁殖季節在7月至來年1月,主要是11-12月。一夫一妻制。分佈於非洲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島。

形態特徵


聖多美壽帶鳥體長18厘米,不包括雄性的細長中央尾羽,比其他羽毛突出7-11.5厘米。體重12·2克。
雄鳥和雌鳥的外觀不同。雄鳥全身深藍黑色,有金屬光澤。雌鳥喉嚨灰色,上體及背部紅褐色,下體白色。它們缺少雄鳥的長尾羽毛。雄性亞成鳥看起來非常像雌鳥,但有黑色的喉嚨和藍眼圈。年輕的雄鳥體羽紅褐色,尾巴短。
主要棲息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闊葉林和次生闊葉林中,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見3-5隻成群。性羞怯,常活動在森林中下層茂密的樹枝間,時而在樹枝上跳來跳去。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分佈範圍


分佈於非洲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