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波茲曼

尼爾·波茲曼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生前一直在紐約大學任教。他在紐約大學首創了媒體生態學專業。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傳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茲曼去世后,美國各大媒體發表多篇評論,高度評價波茲曼對後現代工業社會的深刻預見和尖銳批評以及他對媒介文化的深刻洞察。

生平


尼爾波茲曼生於紐約並長住於此。他於1953年畢業於紐約州立大學弗雷德尼亞分校,並分別於1955年與1958年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取得碩士及教育博士學位。自1959年開始在紐約大學執教。1971年他在該校斯坦哈特教育學院開創了媒體生態學的研究生課程,是媒介環境學派。1993年獲教授銜,並作該校文化與傳媒系主任,直到2002年。波茲曼先生因肺癌於2003年10月5日在紐約皇後區法拉盛辭世。

著作


波茲曼出版過18部書籍,並為各大報刊寫過兩百多篇文章。這些報刊包括:紐約時報、時代雜誌、哈佛教育文摘、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
娛樂至死》(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童年的消逝》(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技術壟斷》( Technopoly)、《教學:一種顛覆性的活動》(Teaching as a Subversive Activity)(合作者:查爾斯·韋恩加特納)、《教學:一種保存性的活動》(Teaching as a Conserving Activity)、《誠心誠意的反對》( Conscentious Objections)、《瘋狂的談話,愚蠢的談話》( Crazy Talk, Stupid Talk)、《如何看電視》( How to Watch TV News)、《建造通向18世紀的橋樑:過去怎樣改變未來》( Building a Bridge to the 18th Century: How the Past Can Improve Our Future)。其中《娛樂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已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家出版。《娛樂至死》和《童年的消逝》都是其對西方媒介體制轉型深深的憂慮和反思的產物,這在當時西方文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娛樂至死


這是波茲曼最著名的著作之一,於1985初次發行。該書追溯了傳媒的變遷,闡述了電視聲像逐漸取代書寫語言的過程。
波茲曼認為電視傳媒的娛樂本性使得非娛樂性的信息不得不在“聲像”上包裝自己,最終導致這些信息在內涵上縮水(換句話說,信息越來越具有作秀的成分)。另外由於電視傳媒僅僅是單向溝通,無法與觀眾進行有意義的交流,它也就沒辦法實行教育的職責(因為他認為交流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
波茲曼深化了傳媒理論家馬歇爾麥克盧漢的觀點,認為不同的傳媒適合傳播不同的信息。他在本書中闡述了口頭媒介、文字媒介以及電視媒介是如何以不同形式傳播信息的。他認為19世紀的美國之所以被認為是“理性時代”,一大原因就是當時的主要傳媒是印刷傳媒。
本書已被翻譯成8種語言,全球累積銷量超過200000本。

技術壟斷


波茲曼認為一個技術壟斷的社會是這樣的:這個社會認為人類勞動與思想的唯一目標是追求最高效率,人類個體由於無法進行絕對準確和高效的決斷,應當被具備能夠做正確決定的人或機制所領導。技術壟斷(Technopoly)一詞從中文字面上理解或許會產生歧義,它的含義是指人性被非人性、技術性的要求所壓迫。
波茲曼認為美國是當前唯一一個進入技術壟斷階段的社會。他認為有許多美國人已經看不到技術的陰暗面了,它們因為想要獲得技術,就越來越多的想要獲得信息,而越來越多的信息將導致越來越多的信息垃圾。
在書里波茲曼教導人們“要利用技術,不要為其所用”。

童年的消逝


尼爾·波茲曼面對當時的美國文化,擔心“童年”會逐漸“消逝”,而本書的核心則在闡明童年是如何“發明”(產生),又是如何“消逝”的。
波茲曼把童年的發現看作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之一”。而這個發明是與印刷文化的普遍推廣和現代學校的建立直接有關的。印刷文化的推廣表明,書寫文化又成為了社會文化的主要形態,一個人只有具備了書寫能力,才能進入成人社會,才能了解社會的文化秘密。現代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兒童的書寫能力,為他們進入成人社會做準備。如此一來兒童與成人的世界就被讀寫能力的門檻隔開,至此童年和成年兩個概念才從文化和文明的意義上誕生。
然而時至現代,成人世界的的文化與規則再一次不再是秘密。在一個擁有電視的時代,一切的信息都基本不受限制的被一切社會成員共享,這樣原來被讀寫能力所限制的成人世界的信息就以影音形式以極大的數量與速度入侵著兒童的世界。如此一來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的界線就變得愈發模糊。波茲曼認為在信息以這種形式流通的時代,童年最終將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