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初平(黃大仙)傳說

浙江金華地方民間傳說之一

黃初平傳說是浙江金華地方民間傳說之一,產生於東晉時期,最早文字記載於東晉著名道教理論家葛洪的《神仙傳》。其傳說,源起於歷史人物黃初平。黃初平,晉成帝威和三年(公元328年)出生於蘭溪市黃湓村。

黃初平(黃大仙)傳說流傳於浙江省金華市一帶,由有關黃初平修鍊得道和懲惡除害、為民造福的一系列傳奇性故事構成。黃初平(黃大仙)傳說與金華的地理風貌、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等緊密結合在一起,深受民眾喜愛,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併流傳至港台、東南亞、歐洲和北美等地,成為聯繫和團結海內外華人華僑的重要紐帶。

黃初平(黃大仙)傳說歷史悠久,從目前可考材料看,它大約出現於東西晉之交。黃初平(黃大仙)傳說有著豐富的內容和奇特的想象,是民眾智慧的結晶;表現出民間傳說與文人吟誦互動、宗教信仰與民俗生活互相包容、傳奇情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的重要特點;具有文化學、社會學和宗教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

2008年6月7日,黃大仙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源流


黃大仙
黃大仙
“黃大仙傳說”產生於東晉時期,最早文字記載於東晉著名道教理論家葛洪的《神仙傳》。其傳說,源起於歷史 人物黃初平。黃初平,晉成帝威和三年(公元328年)出生於蘭溪市黃湓村。黃初平從小聰明穎悟,心地善良,好學勤快,生得俊秀清奇,兄弟倆幼年父母雙亡,家境貧寒,兄黃初起辛勤耕作種植蔬菜,弟黃初平砍柴牧羊,兩人相依為命。15歲那年,黃初平上山牧羊,遇到幻化成道士的田神農時雨師赤松子,赤松子“愛其良謹”,帶他到金華山陰石室洞學道修行,黃初平在北山得道成仙。之後其“叱石成羊”、苦練修道、懲惡助善、為民除惡、知恩必報的故事慢慢地在浙江當地民間流傳開來,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有關黃大仙的傳說大致有黃大仙的生平事迹傳說、自然景觀傳說、人文景觀傳說、民風民俗傳說、土特產傳說、黃大仙顯靈的傳說等。蘭溪、金華乃至港澳、東南亞一直流傳著大量有關黃大仙的傳說,蘭溪、金華一帶還留有黃大仙故居、二仙井、金華觀、赤松亭、二仙橋等遺址。在港澳及東南亞一帶,還供奉大仙道觀,香火旺盛,經年不衰。

表現形式


“黃大仙傳說”流傳在歷代道教經籍中有諸多記載;民間口頭流傳;古代帝王的頌揚;歷代文人詩詞、繪畫再現;史籍、方誌及類書、辭書的記載;曲藝、婺劇、電視等文藝形式的傳播,等等。

傳承意義


“黃大仙傳說”歷史悠久,訖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流傳廣泛,不僅流傳於中國,而且遠播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東南亞諸國。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它的精髓是“揚善懲惡、濟困扶貧”,體現了人類對真善美的共同追求,反映了人民群眾的要求和願望。文化形態豐富多樣,有物質形態的古今中外眾多的宮觀祠廟和遺跡,更有古今文學藝術等非物質形態的文化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