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毒飲

敗毒飲

敗毒飲,中醫方劑名。出自,具有散寒祛濕,益氣解表之功效。主治氣虛外感證。

組成


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羌活、茯苓、桔梗、人蔘各9g,甘草5g。

用法


以上為末,每服6g,入生薑、薄荷煎服。

功用


散寒祛濕,益氣解表。

主治


氣虛外感證。

方義


本方所治證候系正氣素虛,又感風寒濕邪所致的氣虛外感。方中羌活、獨活,辛溫發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風寒濕邪。川芎行氣祛風,柴胡疏散解肌,助羌活、獨活散外邪,除疼痛。桔梗宣肺,枳殼降氣,前胡祛痰,茯苓滲濕,以宣利肺氣,化痰止咳。甘草調和諸葯,兼以益氣和中,生薑、薄荷為引,協助解表之力。人蔘用量雖小,但具深義:一是扶助正氣以祛邪外出;二是散中有補,不致耗傷真元。

配伍特點


方中羌活、獨活為君,川芎、柴胡並為臣葯,助羌活、獨活散外邪,除疼痛,桔梗、枳殼、前胡、茯苓皆為佐葯。甘草調和諸葯,生薑、薄荷為引,皆屬佐使之品。人蔘也屬佐葯。

運用


常用於感冒、支氣管炎、過敏性皮炎、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症等風寒夾濕者。

加減化裁


1、若用於瘡瘍初起,可去人蔘,加金銀花、連翹以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2、用於風毒隱疹,可加蟬蛻、苦參以疏風止癢,清熱除濕。

使用注意


無表證者,應忌用。

附註


附方敗毒飲
組成:酒芩,川連,連翹,川貝,桔梗,梔子,銀花,力子,生地,甘草,紅花,竹葉。
功用:清火解毒。
主治:麻疹色白,血分有熱。
出處:《麻症集成》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