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部直屬普通高等學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公安大學,位於北京市,是公安部直屬普通高等學校暨公安部高級警官學院,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是公安行業綜合性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創始於1948年7月,時為中共中央在河北解放區建屏縣(今平山縣)舉辦的華北保衛幹部訓練班。后歷經華北公安幹部學校、中央公安幹部學校、中央人民公安學院、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和恢復中央人民公安學院等發展階段。1984年,中央人民公安學院改建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成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1998年2月,與中國人民警官大學合併,組成新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00年,交通部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學校併入學校。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木樨地、團河兩個校區佔地1200餘畝;設有11個學院、13個本科專業及22個專業方向;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5個;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北京市重點學科4個;專任教師600餘人,在校生13000多人。
原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1948年7月,為適應華北地區革命勝利形勢的發展,培養和訓練一批具有城市公安保衛工作業務知識、勝任在新解放的城市擔負接管工作並儘快建立人民公安保衛機構的幹部,華北人民政府公安部(即中共中央華北局社會部)決定開辦華北保衛幹部訓練班。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1949年1月,為適應革命形勢發展,經中共中央華北局批准,華北保衛幹部訓練班擴建為華北公安幹部學校。2月,華北人民政府決定將華北公安幹部學校遷入北京東四北大街汪家衚衕和安定門內方家衚衕。7月,經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同意,學校遷入西便門外的白雲觀;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為適應培訓全國公安幹部的需要,華北公安幹部學校改稱中央公安幹部學校。
1950年1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周恩來總理正式批准華北公安幹部學校改名為中央公安幹部學校,由中央公安部領導,學校由地區性擴大為面向全國,成為專門培訓全國公安保衛幹部的基地;7月20日,經政務院第94次會議研究決定籌設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受中央政法委領導,主要訓練縣(市)人民政府主要幹部及(縣市)法院、檢察署、監察委員會和公安局等負責人員;輪訓專署以上政法部門在職幹部;培養政法教育工作者與宣傳者;適當招收一些有一定條件的工農幹部、舊司法人員和新知識分子。
1952年,學校在木樨地校區校園內建設了辦公樓、東西配樓、平房教室、學員食堂、北大門等校舍,建成了基本滿足需要的校園,並於10月底由白雲觀正式搬遷到新校園。
1953年1月12日,為適應儘快提高公安隊伍、特別是提高業務骨幹的政治、業務素質的需要,羅瑞卿部長兼校長向政務院報告:擬將中央公安幹部學校改建為正規的公安學校,命名為“人民公安大學”;1月28日,周恩來總理批複:“同意將中央公安幹部學校改組為正規公安業務學校,但應命名為‘人民公安學院’”。
1955年1月6日,公安部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關於成立公安學院分院的規定》,決定成立中央人民公安學院武漢分院、西安分院、重慶分院、上海分院等四個公安學院分院,分別屬華東、西南、西北和中南公安部領導,業務上受中央人民公安學院指導。
1956年9月至1958年10月,公安學院為越南人民軍培訓了10名保衛幹部,這是中國公安教育戰線培養的第一批外國留學生。
1959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和中央人民公安學院合併,合併后校名為“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負責輪訓縣(市)公安局長、法院院長、檢察長;學校的重大原則問題由中央政法小組決定,日常工作由公安部黨組領導。
1975年,經華國鋒同志親筆批示,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藏部恢復辦學,招收第五期青年班學員。
1977年2月,為了提高航運系統公安保衛人員的政治、業務、軍事素質,保衛交通運輸生產的安全,交通部決定建立公安保衛人員訓練班。
1981年3月,為進一步解決交通部公安幹警的補充來源和在職培訓問題,交通部決定將公安訓練班改建為中等專業學校,名稱定為交通部人民警察學校,設航運警察專業。
1982年1月14日,國務院批複同意公安部《關於恢復擴建中央人民公安學院的報告》。
1984年1月,國務院批准將中央人民公安學院改建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1985年9月14日,為適應新時期公安幹部教育的經常化、正規化、制度化的要求,公安部決定成立公安部管理幹部學院;學院直屬公安部領導,是一所培訓在職公安幹部的高等學校。
1993年12月17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批准,學校取得招收、培養訴訟法學碩士生和授予該專業碩士學位的資格。
中國人民警官大學
1978年6月,經鄧小平、李先念、余秋里、紀登奎等中央領導同志批准,公安部成立了政法專科學校,這是中國公安高等教育的第一所普通高等院校,政法專科學校借用木樨地校區平房開始辦學。
1979年4月6日,公安部、教育部聯合通知:經國務院批准,“政法專科學校改名為國際政治學院”,學製為四年,招生同重點高等院校一樣第一批錄取。
1984年5月,國務院批准國際政治學院更名為中國人民警官大學並擴大規模。
1998年2月24日,經教育部批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與中國人民警官大學合併組建成新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原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和中國人民警官大學的建制即予撤銷。原兩校的校址及校產均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所有,新公安大學分木樨地校區和團河校區。
2000年11月8日,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學校劃歸公安大學,成立沙河培訓基地。
2003年9月8日,學校訴訟法學博士學位授權點獲得國務院學術委員會批准。
2005年6月24日,公安部政治部批複同意公安部管理幹部學院更名為公安部高級警官學院,依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重點承擔高級警官職務晉陞培訓任務。
2007年8月14日,國家人事部批准公安大學設立法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12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批准學校設立“應用型、複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基地”。
2013年7月1日,公安大學團河校區新建教學樓竣工交付使用。
2014年3月,公安部批准學校設立公安部警務實戰訓練基地。
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同年,與相關單位共同申報的社會安全風險感知與防控大數據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獲得批准。
截至2021年4月,學校有13個本科專業、22個專業方向,全部為公安類專業(方向),涵蓋公安主要業務領域;設有11個學院以及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有進修部、軍隊保衛學院、外警培訓部等3個培訓機構。
2021年,新增數據警務技術專業。
院系設置 | |
二級學院 | 院系名稱 |
法學院 | —— |
治安學院 | 治安學 |
偵查學院 | 國內安全保衛 |
偵查學 | |
反恐怖學院 | 公安情報學 |
犯罪學學院 | 犯罪學 |
公安管理學院 | 公安管理學 |
國際警務執法學院 | 涉外警務 |
刑事科學技術學院 | 刑事科學技術 |
警務信息工程學院 | 安全防範工程 |
公安視聽技術 | |
網路安全保衛學院 | 網路安全與執法 |
交通管理工程系 | 交通管理工程 |
警務指揮戰術系 | 警務指揮與戰術 |
(以上資料來源)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有專任教師600餘人,其中正高職300餘人,聘任客座教授80餘人,教官300餘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項目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享受公安部部級津貼專家9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北京市教學名師9人,公安部教學名師3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1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
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李健和、孟品佳 |
公安部部級津貼專家: | 王大偉、汪勇、羅亞平、王大為、劉舒、郭太生、黃建同、張光、王光 |
公安部教學名師: | 朱旭東、李春華、霍宏濤 |
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 | 刑事偵查與刑事技術教學團隊(王彥吉) |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 刑事偵查與刑事技術教學團隊(王彥吉)、犯罪學教學團隊(王大為)、公安行政管理教學團隊(李健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團隊(田全華)、刑事訴訟法學教學團隊(崔敏) |
北京市教學名師: | 毛欣娟、李艷、曹英、王毅虹等 |
北京市優秀教師: | 王淑合、李春華等 |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有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北京市重點學科;3個一級學科博士和碩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公安學、公安技術 |
北京市重點學科: | 訴訟法學、公安學、公安技術、公共安全工程與技術交叉學科 |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 法學、公安學、公安技術 |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 法學、公安學、公安技術 |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 法學、公安學、公安技術 |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 法律(法學)、法律(非法學)、警務、公共管理專業、電子信息(原安全工程) |
教學成果
2017年,學校4項成果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其中有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 2018年,3項成果獲全國公安高等教育部級教學成果獎。
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 ||
成果名稱 | 完成人 | 獎項 |
《研究生‘3+3’校局聯合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 汪勇、靳高風、羅亞平、朱旭東、陳淼焱、秦帥 | 一等獎 |
《公安院校本科生治安執法綜合能力協同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台運啟、王建新、於小川、劉藝、段剛、劉金龍 | 一等獎 |
《公安執法模擬實訓教學的實質化路徑》 | 李春華、史全增、張偉珂、解源源、張學永 | 二等獎 |
《刑事案件模擬法庭審判實踐教學形式》 | 樊學勇 | 二等獎 |
2018年度全國公安高等教育部級教學成果獎 | |||
成果名稱 | 完成人 | 類別 | 獎項 |
《基於公安執法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的實戰化教學改革》 | 吳益跟、陳剛、李春華、尹偉、譚勝、翟金鵬、王貴容等 | 公安綜合類 | 一等獎 |
《及應用推廣》 | 李玉華、田力男、程華、錢志斌、周軍、焦鵬、韓嘉毅等 | 公安綜合類 | 二等獎 |
《卓越刑事科學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 | 蔣占卿、陳蕊麗、徐少輝、李春宇、賈振軍、高紅等 | 教學建設管理類 | 二等獎 |
質量工程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有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 ;截至2018年12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8門、北京市精品課程6門、公安部精品課程19門。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公安執法實驗教學中心、刑科技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公安執法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公安專業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安全防範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特色專業:偵查學、治安學、安全防範工程、交通管理工程、公安管理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刑事科學技術、偵查訊問學、犯罪學、刑事偵查學、治安管理學、公安指揮、公安人力資源管理、文件檢驗
公安部精品課程:犯罪學、刑事科學技術、治安管理學、刑事偵查學、刑法學、公安指揮、涉外警務、警務戰術基礎、交通工程、公安人力資源管理、治安案件查處、交通事故處理、文件檢驗、公安情報學、道路交通管理、保衛學、警察公共關係、刑事圖像技術、公安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公安執法實驗教學中心、警務實戰訓練中心
北京市精品課程:治安管理學、偵查訊問學、刑事訴訟法、法醫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公安學概論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有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建),1個部級智庫、1個公安部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0個非在編科研機構以及司法鑒定中心和公安高分遙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
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建):社會安全風險感知與防控大數據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
部級智庫:公安部公安發展戰略研究所
公安部重點實驗室:安全防範技術與風險評估公安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刑事科學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社會安全研究基地
校非在編科研機構:禁毒理論與政策研究中心、警務輔助人員管理研究中心、證據運用研究中心、國家生態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等
截至2018年10月,近五年,學校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00多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0多項。
部分科研項目 |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項目名稱 | 立項時間 |
縱向項目 | |||
《國家安全、權利保障與經濟發展博弈下的出入境管理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 | 王莉 | 公安部科技計劃 | 2017年8月 |
《防恐怖分子跨國流動的國際警務合作問題研究》 | 陸晶 | 公安部科技計劃 | 2017年8月 |
《基於電子數據的人員軌跡與行為特徵分析研究》 | 李靖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年7月 |
《“一帶一路”進程中我國與沿線國家反恐國際警務合作問題研究》 | 陸晶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2017年6月 |
橫向項目 | |||
《華能集團境外安全及應急體系建設》 | 趙宇 | —— | 2017年11月 |
《關於揭露“全能神”邪教的研究課題》 | 管彥傑 | —— | 2017年9月 |
館藏資源
截至2018年10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130萬餘冊,數字資源總量40TB。
學術期刊
《公安教育》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主辦的綜合性期刊;主要欄目有院校正規化建設、隊伍建設、教育論壇、培訓天地、執法研究院、校管理教學研究、師資隊伍;1996年榮獲北大核心期刊。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主辦,研究警察科學的綜合性理論期刊;主要欄目有犯罪研究、偵查研究、公安管理、治安研究、法學研究、反恐研究、警務改革研究、警務指揮研究、警務保障研究、警察史研究、警務建設典型經驗介紹、典型案例分析、討論與爭鳴等;1992年以來連續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並被評為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現代世界警察》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主辦的刊物;主要欄目有域外警壇、中國警界、警務縱橫、刑案追蹤、警營互動;專門介紹世界各地社會治安與警務工作等最新信息和動向。
截至2018年10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警察教育培訓機構進行著交流,與美國紐約城市大學、英國警務學院、俄羅斯聯邦內政部莫斯科大學、烏茲別克內務部警察學院、韓國警察大學、匈牙利國家行政大學、越南人民警察學院、印度尼西亞國家警察學院等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招收和培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國警察和執法人員留學生,選派學生赴韓國、加拿大、德國、烏茲別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司法、警察院校學習或短期訪學研修;為70多個國家以及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地區警察執法人員、紀律部隊等舉辦各類研修班190多期。每年舉辦一屆“國際警務論壇”。
校徽
校徽內部的主要構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徽圖案,下部是一本打開的書,代表知識,書本下面的1948點名了學校的建校時間,中英文校名在外圓內上下呼應。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徽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徽 |
校訓
忠誠、求實、勤奮、創新
校慶日
每年的公曆10月12日。
校歌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歌 詞:集體創作 我們從西柏坡走來 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期待 從嚴治警、從嚴治校 忠誠、求實是公大人不變的情懷 科教強警、育警鑄劍 勤奮、創新是公大人永遠的風采 我們和祖國一同成長 共和國警官搖籃培育出代代英才 我們從長安街出發 為百姓安寧走向五湖四海 立警為公、文明執法 敬業、為民是公大人不變的情懷 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表率、奉獻是公大人永遠的風采 我們和祖國一同成長 共和國警官搖籃培育出代代英才 |
職務 | 名單 |
黨委書記 | 陳定武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曹詩權 |
黨委副書記 | 席艷麗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汪勇、李守德、鄒振宇、李克美 |
華北保衛幹部訓練班、華北公安幹部學校、中央公安幹部學校時期(1948-1952) | |
楊奇清 | 1948.7—1948.10華北保衛幹部訓練班班主任(兼) |
1949.1—1950.1華北公安幹部學校校長(兼) | |
劉復之 | 1948.10—1948.12華北保衛幹部訓練班班主任(兼) |
羅瑞卿 | 1950.1—1952.12中央公安幹部學校校長(兼) |
中央人民公安學院時期(1953-1958) | |
羅瑞卿 | 1953.1—1958.12中央人民公安學院院長(兼) |
周仲英 | 1953.1—1959.3中央人民公安學院黨委書記 |
王昭 | 1958.12—1959.3中央人民公安學院院長(兼) |
中央政法幹部學校時期(1959-1978) | |
彭真 | 1951.7—1956.11中央政法幹部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兼) |
毛鐸 | 1956.11—1961.2中央政法幹部學校黨委書記、校長 |
趙國威 | 1961.3—1975.8中央政法幹部學校黨委書記、校長 |
尹肇之 | 1975.8—1978.5中央政法幹部學校黨委書記、校長 |
趙國威 | 1979.12—1983.7中央政法幹部學校黨委書記、校長 |
恢復中央人民公安學院時期(1983-1984) | |
王文同 | 1983.7—1984.1中央人民公安學院院長(兼) |
石磊 | 1983.7—1984.1中央人民公安學院黨委書記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時期(1984至今) | |
蔡誠 | 1984.8—1985.4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長 |
石磊 | 1984.8—1985.12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書記 |
戴文殿 | 1985.4—1991.3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長 |
徐邁 | 1985.12—1991.3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書記 |
何劍椷 | 1991.3—1993.4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長 |
柳曉川 | 1991.3—1993.4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書記 |
1993.4—1994.12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 |
1994.12—1996.6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書記 | |
蔣先進 | 1994.12—1996.6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長(兼) |
孫中國 | 1996.6—2002.5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
王彥吉 | 2002.4—2009.5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
程琳 | 2009.5—2015.7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
(原中國人民警官大學歷任主要領導) | |
凌雲 | 1978.6—1979.6政法專科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兼) |
1979.7—1980.6國際政治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兼) | |
李廣祥 | 1980.7—1985.1國際政治學院院長(兼) |
林叢 | 1983.5—1985.1國際政治學院院長(代) |
1985.1—1985.4中國人民警官大學校長(代) | |
李子明 | 1985.4—1991.3中國人民警官大學校長 |
金源 | 1985.5—1990.7中國人民警官大學黨委書記 |
翟建安 | 1990.7—1991.3中國人民警官大學黨委書記 |
1991.3—1992.6中國人民警官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 |
張靈青 | 1992.8—1995.10中國人民警官大學黨委書記 |
程智勇 | 1992.6—1994.5中國人民警官大學校長 |
司同軍 | 1994.5—1995.11中國人民警官大學校長 |
1995.11—1997.12中國人民警官大學黨委書記(代)、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