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科目

對會計要素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

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類目。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

為了全面、系統、分類地核算與監督各項經濟業務的發生情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各項損益的增減變動,就有必要按照各項會計對象分別設置會計科目。設置會計科目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加以科學歸類,是進行分類核算與監督的一種方法。

為了連續、系統、全面地核算和監督經濟活動所引起的各項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就有必要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按照其不同的特點和經濟管理要求進行科學的分類,並事先確定分類核算的項目名稱,規定其核算內容。這種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稱為會計科目。

規範操作


一是嚴把資料審核。每次記賬前,記賬公司都要對報賬清單的製作、編製及承接手續、出納盤存表等方面進行認真核對和審查,嚴把資料審核關;同時,還細緻地指導報賬員按規範的方式方法登記好銀行存款和現金日記賬。
二是及時精準記賬。記賬公司在處理會計科目上更加精準統一,記賬更加及時,按季度記賬。規範參與村級預決算編製。
三是財務公開透明。記賬公司在每季完成記賬和年度決算后,及時到各村張榜公開財務收支情況,並將公開內容實行影像資料保管。
四是檔案移交規範。年終記賬公司對報賬清單、會計憑證、出納盤存表、財務報表、預算表、決算表、財務公開表及影像資料進行分類整理,裝訂成冊,檔案盒封裝,整體移交,做到鎮、村各留一套。
五是加強考核管理。實行代理記賬后,財政所指派一人對記賬公司實行全程監督管理,分階段抽查和檢查,防止在代理記賬后出現違反財務制度的現象發生。年終由鎮政府組織相關部門人員組成考核小組,對記賬公司全年工作實行100分制考核,90分評定為合格,否則按分值扣減服務費用。

科目特點


1、注會基礎性科目。注會是高樓,會計是基礎,因為不管是會計還是審計工作都是圍繞企業會計工作展開的,因此會計有如注會的門戶一樣,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從知識體繫上分析,學習好會計能夠有效地促進審計、財管的學習,大家都知道會計、審計、財管是注會的三大高山,首先需要爬的就是會計。只有拿下了會計才等於注會學習的真正開始,所以有的人說拿下了會計就等於佔據了注會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意義不亞於對日戰爭的百團大戰。
2、注會理解性科目。會計學習,理解一點:理解。總在說理解,但是大家貫徹的並不是很好,一方面和學習態度有關係,另外是跟學習意識有關係。老師在講解金融資產的時候就強調了企業持有意圖和防止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等基本判斷原則。所謂的持有意圖其實就是資產的性質,而防止上市公司操縱利潤則是對於影響損益資產的考慮。比如交易性金融資產,顧名思義突出的是“交易”二字,既然是交易那麼企業買過來意圖是什麼?意圖就是短期交易,所以影響當期損益就是其處理特點,這樣資產名稱和處理特點就對應了,不怕學不好。
3、注會發散性科目。會計的學習能夠有效發散學習思維,影響到其他科目的學習,因為不管是審計還是財管都是圍繞會計學科展開的,綜合考試考什麼?比如決定固定資產是融資還是購買計劃,運用現金凈流量法確定了融資項目,那麼在會計上就要進行攤余成本計量,由於會計折舊和稅法認定之間的差異,產生遞延所得稅處理,審計中發現會計上折舊方法錯誤需要調整報表,本質上還是在於會計的基本處理,同時從企業申請、審批、購進、安裝等等各個過程涉及到企業內控與審計重點。在這個事項中又會涉及到合同簽訂、稅費處理、經濟法事項等等,相當於注會各個科目都是有一定聯繫的,通過思考一個完整的企業交易業務就可以將注會幾個科目串聯起來,也能突出實務操作的處理,對會計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目是活學活用的,經常發散一下更有利於對註冊會計師知識體系的理解。業務處理中又存在著風險,風險管理也是將來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這也是注會改革突出的一點,未來注會的發展還是大有可為的。

報考建議


1.報考兩門:會計+稅法/財管。稅法的所得稅學習對於會計的學習很重要;而會計的學習對財管的學習也很重要。不過財管和稅法相比,稅法更合適一些;另外有人建議“會計+審計”的報考,這裡不做重點推薦,因為審計學習需要會計基礎,而審計學習周期長很多,所以無形中這個組合時間學習會更長,報考應慎重。
2.報考一門:會計。只報考一門建議從會計開始,從此開始注會的學習旅程,注意打好基礎,不要只為了60分通過,考慮到會計的重要意義,學習不好同樣會影響到注會整體的學習。
3.報考三門:會計+稅法+財管。會計和稅法的學習可以明顯促進財管,所以財管不宜單獨報考,要注意知識體系的內部聯繫。財管的學習上位於會計之後,學習周期不是很長。
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
4.報考四門:會計+稅法+財管+風險管理。主要考慮的是難度問題,而且也是學習時機的問題。因為風險管理適合在財管之後學習,學習順序上與稅法可以並列,位於會計和財管之後,總體上不是太影響注會的整體安排。
5.報考五門:會計+稅法+財管+風險管理+經濟法。經濟法的特點是適合考前三個月左右開始學習,所以增加經濟法並不會影響大局。學習安排上風險管理可以安排在經濟法之前,也可以並列學習。

設置意義


1、會計科目是複式記賬的基礎;
2、會計科目是編製記賬憑證的基礎;
3、會計科目為成本核算及財產清查提供了前提條件;
4、會計科目為編製會計報表提供了方便。

設置原則


各單位由於經濟業務活動的具體內容、規模大小與業務繁簡程度等情況不盡相同,在具體設置會計科目時,應考慮其自身特點和具體情況。會計科目作為向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經營管理者等提供會計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設置過程中應努力做到科學、合理、適用,應遵循下列原則:

全面性原則

會計科目作為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科目的設置應能保證對各會計要素做全面地反映,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合法性原則

合法性原則,是指所設置的會計科目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中國現行的統一會計制度中均對企業設置的會計科目作出規定,以保證不同企業對外提供的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企業應當參照會計制度中的統一規定的會計科目,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設置會計科目,但其設置的會計科目不得違反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對於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科目。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特點,在不影響統一會計核算要求以及對外提供統一的財務報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設、減少或合併某些會計科目。

相關性原則

相關性原則,是指所設置的會計科目應當為提供有關各方所需要的會計信息服務,滿足對外報告與對內管理的要求。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企業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必須滿足對內對外各方面的需要,而設置會計科目必須服務於會計信息的提供,必須與財務報告的編製相協調,相關聯。

清晰性原則

會計科目作為對會計要素分類核算的項目,要求簡單明確,字義相符,通俗易懂。同時,企業對每個會計科目所反映的經濟內容也必須做到界限明確,既要避免不同會計科目所反映的內容重疊的現象,也要防止全部會計科目未能涵蓋企業某些經濟內容的現象。

簡要實用原則

在合法性的基礎上,企業應當根據組織形式、所處行業、經營內容、業務種類等自身特點,設置符合企業需要的會計科目。會計科目設置應該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突出重點,對不重要的信息進行合併或刪減。要盡量使讀者一目了然,便於理解。

科目分類


為明確會計科目之間的相互關係,充分理解會計科目的性質和作用,進而更加科學規範的設置會計科目,以便更好地進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必要對會計科目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對會計科目進行分類的標準主要有三個:一是會計科目核算的歸屬分類;二是會計科目核算信息的詳略程度;三是會計科目的經濟用途。
(一)按其歸屬的會計要素分類:
1、資產類科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分為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
2、負債類科目:按負債的償還期限分為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和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
3、共同類科目:共同類科目的特點是需要從其期末餘額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質。
4、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按權益的形成和性質可分為反映資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類科目:包括“生產成本”,“勞務成本”,“製造費用”等科目。
6、損益類科目:分為收入性科目和費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科目。費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等科目。
按照會計科目的經濟內容進行分類,遵循了會計要素的基本特徵,它將各項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分門別類的進行歸集,清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二)按其核算信息詳略程度分類:
為了使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更好地滿足各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須對會計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詳略程度進行級次劃分。一般情況下,可以將會計科目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科目分類。
總分類科目又稱一級科目或總賬科目,是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所做的總括分類,它提供總括性的核算指標,如“固定資產”、“原材料”、“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等。明細分類科目又稱二級科目或明細科目,是對總分類科目所含內容所作的更為詳細的分類,它能提供更為詳細、具體的核算指標,如“應收賬款”總分類科目下按照具體單位名稱分設的明細科目,具體反映應向該單位收取的貨款金額。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在二級科目下分設三級科目、四級科目等進行會計核算,每往下設置一級都是對上一級科目的進一步分類。
在中國,總分類科目一般由財政部統一制定,各單位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自行增設、刪減或合併某些會計科目,以保證會計科目的要求。
(三)按其經濟用途分類
經濟用途指的是會計科目能夠提供什麼經濟指標。會計科目按照經濟用途可以分為盤存類科目、結算類科目、跨期攤配類科目、資本類科目、調整類科目、集合分配類科目、成本計算類科目、損益計算類科目和財務成果類科目等。

類別下列


資產類

1. 庫存現金
庫存現金是指單位為了滿足經營過程中零星支付需要而保留的現金,對庫存現金進行監督盤點,可以確定庫存現金的真實存在性和庫存現金管理的有效性,對於評價企業的內控制度將起到積極作用。
2. 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是指企業存放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貨幣資金。按照國家現金管理和結算制度的規定,每個企業都要在銀行開立賬戶,稱為結算戶存款,用來辦理存款、取款和轉賬結算。
3. 其他貨幣資金
新舊會計科目對比
新舊會計科目對比
其他貨幣資金是指除現金、銀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種貨幣資金。
其他貨幣資金包括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證存款、信用卡存款和存出投資款等。
4. 交易性金融資產
滿足下列三條件之一,即化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1)取得金融資產的目的是為了短時間內出售或回購。
(2)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
(3)屬於衍生工具,但是,如果衍生工具被企業指定為有效套期工具,則不應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企業持有衍生工具的目的有兩種:投機(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套期保值(作為套期保值準則核算)
5. 應收票據
應收票據作為一種債權憑證,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而收到的商業匯票,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根據《票據法》的規定,商業匯票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因而中國的商業匯票是一種流動資產。
6. 應收賬款
該賬戶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收取的款項,以及代墊運雜費和承兌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業承兌匯票。
7. 預付賬款
預付賬款是指企業按照 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預付賬款按實際付出的金額入帳,如預付的材料、商品採購貨款、必須預先發放的在以後收回的農副產品預購定金等。
8. 應收股利
應收股利是指企業因股權投資而應收取的現金股利以及應收其他單位的利潤,包括企業購入股票實際支付的款項中所包括的已宣告發放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和企業因對外投資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等,但不包括應收的股票股利。
應收利息則是指企業因債權投資而應收取的一年內到期收回的利息,它主要包括如下情況:一是企業購入的是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在會計結算日,企業按規定所計提的應收款收利息;二是企業購入債券時實際支付款項中所包含的已到期而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已到期而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也是對分期付息債券而言的,不包括企業購入到期還本付息的長期債券應收的利息。
10. 其他應收款
其他應收款是企業應收款項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企業除存出保證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代位追償款、應收分保賬款、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長期應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
11. 壞賬準備
壞賬準備是指對應收賬款預提的,對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用來抵銷,是應收賬款的備抵賬戶
商業信用的高度發展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商業信用的發展在為企業帶來銷售收入的增加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導致壞賬的發生。
壞賬是指企業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賬款。
壞賬損失是由於發生壞賬而產生的損失。
12. 材料採購
"物資採購"又改名了,恢復原來的"材料採購"名稱了。
"材料採購"用法如下:
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購入材料的採購成本。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材料採購的主要賬務處理。
四、本科目的期末沒有餘額。對於企業已經收到發票賬單付款或已開出、承兌商業匯票,但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的在途材料的採購成本,本期末,借記“在途物資”科目,貸記本科目,以保證賬賬、賬實相符。
核算企業採用實際成本(進價)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貨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物資(即在途物資)的採購成本,本科目應按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14. 原材料
本科目核算企業庫存的各種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收到來料加工裝配業務的原料、零件等,應當設置備查簿進行登記。
材料成本差異又稱“材料價格差異”。指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價格成本間的差額。
實際成本大於計劃價格成本為超支;實際成本小於計劃價格成本為節約。外購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採購業務的工作質量。
16. 庫存商品
周轉材料,是指企業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如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應當採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進行攤銷;企業(建造承包商)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和其他周轉材料等,可以採用一次轉銷法、五五攤銷法或者分次攤銷法進行攤銷。
在建築工程施工中可多次利用使用的材料,如鋼架桿、扣件、模板、支架等。
存貨跌價準備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終了,如由於存貨遭受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格低於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高於其可變現凈值的差額提取,並計入存貨跌價損失。
簡單的說就是由於存貨的可變現價值低於原成本,而對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種穩健處理。
19. 待攤費用(新會計準則已經取消)
又可稱預付費用。已經支付但不能作為當期費用的支出,流動資產項目之一。根據中國會計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列入待攤費用。待攤費用的概念基礎是權責發生制,也是配比原則的要求。
20. 長期股權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企業對其他單位的股權投資,通常是為長期持有,以期通過股權投資達到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與被投資單位建立密切關係,以分散經營風險。
21.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準備。
二、本科目可按被投資單位進行明細核算。
三、資產負債表日,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22. 長期應收款
“長期應收款”科目核算如下: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融資租賃產生的應收款項和採用遞延方式分期收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產生的應收款項。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承租人或購貨單位(接受勞務單位)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長期應收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出租人融資租賃產生的應收租賃款,應按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收款額與初始直接費用之和,借記本科目,按未擔保余值,借記“未擔保余值”科目,按最低租賃收款額、初始直接費用及未擔保余值的現值,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等科目,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二)企業採用遞延方式分期收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產生的長期應收款,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按應收合同或協議價款,借記本科目,按應收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三)根據合同或協議每期收到承租人或購貨單位(接受勞務單位)償還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的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長期應收款。
23.固定資產
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工作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較高的有形資產
1602累計折舊
累計折舊是資產類的備抵調整賬戶,其結構與一般資產賬戶的結構剛好相反,累計折舊是貸方登記增加,借方登記減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的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二、本科目可按固定資產的類別或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按期(月)計提固定資產的折舊,借記“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支出”、“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處置固定資產還應同時結轉累計折舊。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額。
24.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和1604在建工程
企業的固定資產應當在期末時按照賬麵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量,對可收回金額(指資產的銷售凈價),與預期從該資產的持續使用和使用壽命結束時的處置中形成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進行比較,兩者之間較高(低)者於賬麵價值的差額,應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⑴在建工程是指企業進行基建工程、安裝工程、技術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等發生的實際支出,包括需要安裝設備的價值。企業應設置“在建工程”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發生的支出。
⑵本科目可按“建築工程”、“安裝工程”、“在安裝設備”以及單項工程等進行明細核算。
25. 工程物資和1606固定資產清理
工程物資是指用於固定資產建造的建築材料(如鋼材、水泥、玻璃等),企業(民用航空運輸)的高價周轉件(例如飛機的引擎)等。在資產負債表中併入在建工程項目。
企業會計記錄設置工程物資科目,該科目核算企業為基建工程、更改工程和大修理工程準備的各種物資的實際成本,包括為工程準備的材料、尚未交付安裝的需要安裝設備的實際成本,以及預付大型設備款和基本建設期間根據項目概算購入為生產準備的工具及器具等的實際成本。企業購入不需要安裝的設備,應當在“固定資產”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固定資產的清理是指固定資產的報廢和出售,以及因各種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而遭到損壞和損失的固定資產所進行的清理工作。
“固定資產清理”是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因出售、報廢和毀損等原因轉入清理的固定資產凈值以及在清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清理費用和清理收入。借方登記固定資產轉入清理的凈值和清理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及清理完畢后凈損失轉入“營業外支出”帳戶的數額;貸方登記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及清理完畢后凈收益轉入“營業外收入”帳戶的數額,其貸方餘額表示清理后的凈收益;借方餘額表示清理后的凈損失,清理完畢后應將其貸方或借方餘額轉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賬戶。
“固定資產清理”賬戶應按被清理的固定資產設置明細賬。
26. 無形資產和 1702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準:
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夠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2、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商譽的存在無法與企業自身分離,不具有可辨認性,不屬於本章所指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累計攤銷是用於攤銷無形資產的,其餘額一般在貸方,貸方登記已計提的累計攤銷。類似固定資產中的累計折舊科目。
累計攤銷用法如下:
如同固定資產要單獨核算累計折舊一樣,新制度對無形資產新增加了一個一級科目“累計攤銷”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計提的累計攤銷。
二、本科目應按無形資產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按月計提無形資產攤銷,借記“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累計攤銷額。
27.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無形資產的減值準備。
二、本科目應按無形資產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資產負債表日,無形資產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處置無形資產時,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28. 1801 長期待攤費用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股票發行費用等。應當由本期負擔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處理。
長期待攤費用的主要特徵
(1)長期待攤費用屬於長期資產;
(2)長期待攤費用是企業已經支出的各項費用;
(3)長期待攤費用應能使以後會計期間受益。
待處理財產損溢 企業在清查財產的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盤盈盤虧、毀損的價值。物資在運輸途中發生的非正常短缺與損耗,也通過本科目核算。企業如果有盤盈固定資產的,應該作為前期差錯而記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本科目在期末結賬前處理完畢,無餘額。

負債類

30. 短期借款
企業用來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或為抵償項全力而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外單位借入的、還款期限在一年以內(含一年)的各種借款。
工商企業的短期借款主要有:經營周轉借款、臨時借款、結算借款、票據貼現借款、賣方信貸、預購定金借款和專項儲備借款等。
應付票據是指企業在商品購銷活動和對工程價款進行結算因採用商業匯票結算方式而發生的,由出票人出票,委託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它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應付票據按是否帶息分為帶息應付票據和不帶息應付票據兩種。
32. 應付賬款
該賬戶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支付的款項,以及代墊運雜費和承兌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業承兌匯票。
33. 預收賬款
預收賬款是買賣雙方協議商定,由購貨方預先支付一部分貨款給供應方而發生的一項負債。
預收賬款的核算應視企業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預收賬款比較多的,可以設置“預收賬款”科目;預收賬款不多的,也可以不設置“預收賬款”科目,直接記入“應收賬款”科目的貸方。單獨設置“預收賬款”科目核算的,其“預收賬款”科目的貸方,反映預收的貨款和補付的貨款;借方反映應收的貨款和退回多收的貨款;期末貸方餘額,反映尚未結清的預收款項借方餘額反映應收的款項。
34. 應付職工薪酬
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本科目應當按照“工資,獎金,津貼,補貼”、“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解除職工勞動關係補償”、"非貨幣性福利"、"其它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 等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應付職工薪酬的主要賬務處理
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向職工支付工資、獎金、津貼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企業從應付職工薪酬中扣還的各種款項(代墊的家屬藥費、個人所得稅等),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等科目。
企業向職工支付職工福利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科目。
企業支付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用於工會運作和職工培訓,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係向職工給予的補償,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35. 應交稅費
企業按照稅法等規定計算應交納的各種稅費
企業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37. 應付利息
應付利息包括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長期借款、企業債券等應支付的利息。
38. 其他應付款
39. 長期借款
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項借款。
應付債券是指企業為籌集長期資金而實際發行的債券及應付的利息,它是企業籌集長期資金的一種重要方式。企業發行債券的價格受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的影響較大,一般情況下,企業可以按面值發行、溢價發行和折價發行債券。
債券發行有面值發行、溢價發行和折價發行三種情況。企業應設置“應付債券”科目,並在該科目下設置“面值”、“利息調整”、“應計利息”等明細科目,核算應付債券發行、計提利息、還本付息等情況。
長期應付款是在較長時間內應付的款項,而會計業務中的長期應付款是指除了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其他多種長期應付款。主要有應付補償貿易引進設備款和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費等。

權益類

42. 實收資本
實收資本是指企業投資者按照企業章程或合同、協調的約定,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中國實行的是註冊資本制,因而,在投資者足額繳納資本之後,企業的實收資本應該等於企業的註冊資本。所有者向企業投入的資本,在一般情況下無需償還,可以長期周轉使用。由於企業組織形式不同,所有者投入資本的會計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除股份有限公司對股東投入的資本應設置“股本”科目外,其餘企業均設置“實收資本”科目,核算企業實際收到的投資人投入的資本。
一般企業(指非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資本均通過“實收資本”科目核算。企業按照章程的規定,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記入“實收資本”科目的貸方。
企業收到投資者投入的資金,超過其在註冊資本所佔的份額的部分,作為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在“資本公積”科目中核算,不記入本科目。
43. 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是與企業收益無關而與資本相關的貸項。資本公積是指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並且投入金額上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
中國會計準則所規定的可計入資本公積的貸項有四個內容:資本溢價、資產評估增值、捐贈資本和資本折算差額。
資本溢價是所有者超面值繳入的資本,即發行價格超過面值的部分,常見於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資產評估增值是按法定要求對企業資產進行重新估價時,重估價高於資產的賬面凈值的部分(參見資產評估)。捐贈資本是不作為企業資本的資產投入。資本折算差額是外幣資本因匯率變動產生的差額。
盈餘公積是指公司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種積累資金。盈餘公積是根據其用途不同分為公益金和一般盈餘公積兩類。公益金專門用於公司職工福利設施的支出。按現行規定,上市公司按照稅後利潤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一般盈餘公積分為兩種:一是法定盈餘公積。上市公司的法定盈餘公積按照稅後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累計額已達註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二是任意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的區別就在於其各自計提的依據不同。前者以國家的法律或行政規章為依據提取;後者則由公司自行決定提取。
45. 本年利潤
企業當期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
46. 利潤分配
利潤分配,是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按照國家財務制度規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順序,在國家、企業和投資者之間進行的分配。利潤分配的過程與結果,是關係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保護,企業能否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問題,為此,企業必須加強利潤分配的管理和核算。
企業利潤分配的主體一般有國家、投資者、企業和企業內部職工;利潤分配的對象主要是企業實現的凈利潤;利潤分配的時間即確認利潤分配的時間是利潤分配義務發生的時間和企業作出決定向內向外分配利潤的時間。

成本類

47.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亦稱製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
48. 製造費用
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成本。企業應當根據製造費用的性質,合理地選擇製造費用分配方法。
製造費用包括產品生產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資以外的其餘一切生產成本,主要包括企業各個生產單位(車間、分廠)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一切費用,以及各個生產單位所發生的固定資產使用費和維修費,具體有以下項目:各個生產單位管理人員的工資、職工福利費,房屋建築費、勞動保護費、季節性生產和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等等。製造費用一般是間接計入成本,當製造費用發生時一般無法直接判定它所歸屬的成本計算對象,因而不能直接計入所生產的產品成本中去,而須按費用發生的地點先行歸集,月終時再採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計算對象間進行分配,計入各成本計算對象的成本中。

損益類

49. 主營業務收入
企業確認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的收入。
50. 其他業務收入
企業除商品銷售以外的其他銷售及其他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它包括材料銷售、技術轉讓、代購代銷、固定資產出租、包裝物出租、運輸等非工業性勞務收入。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就是因為公允價值的變動而引發的損失或是收益。
52. 投資收益
企業在一定的會計期間對外投資所取得的回報。投資收益包括對外投資所分得的股利和收到的債券利息,以及投資到期收回在或到期前轉讓債權得款項高於賬麵價值的差額等。投資活動也可能遭受損失,如投資到期收回的或到期前轉讓所得款低於賬麵價值的差額,即為投資損失。投資收益減去投資損失則為投資凈收益。隨著企業握有的管理和運用資金權力的日益增大,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投資活動中獲取收益或承擔虧損,雖不是企業通過自身的生產或勞務供應活動所得。卻是企業利潤總額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其比重發展呈越來越大的趨勢。
53.營業外收入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係的各項收入。
它主要包括下列內容:(1)固定資產盤盈(2)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3)非貨幣性交易收益(4)出售無形資產收益(5)罰款凈收入(6)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賬款(7)教育費附加返還款。
54. 主營業務成本
用來核算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成本。它的借方登記已銷售商品\產品\勞務供應等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帳戶的數額,結轉后應無餘額.
144 6402 其他業務成本
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
55.營業稅金及附加
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相關稅費。[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
其他會計科目
其他會計科目
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相關稅費。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在“管理費用”等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與經營活動相關的稅費,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等科目。企業收到的返還的消費稅、營業稅等原記入本科目的各種稅金,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期末,應將本科目餘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餘額。
56.銷售費用
企業在銷售產品、自製半成品和提供勞務等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由企業負擔的包裝費、運輸費、廣告費、裝卸費、保險費、委託代銷手續費、展覽費、租賃費(不含融資租賃費)和銷售服務費、銷售部門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差旅費、辦公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以及其他經費等。
差旅費,低值易耗品攤銷是包括在管理費用裡面。
57.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益。
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業務招待費、稅金、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攤銷、諮詢費、訴訟費、開辦費攤銷、壞賬損失、公司經費、上繳上級管理費、勞動保險費、待業保險費、董事會會費以及其他管理費用。
其中 公司經費包括總部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差旅費、辦公費、董事會會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及其他公司經費;
勞動保險費指離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價格補貼、醫藥費(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基金)、易地安家費、職工退職金、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恤費、按規定支付給離休幹部的各項經費以及實行社會統籌基金;待業保險費指企業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的待業保險基金;
董事會會費是指企業最高權力機構及其成員為執行職能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差旅費、會議費等;
業務招待費是指企業為業務經營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交際應酬費用,在下列限額內據實列入管理費用:
58. 財務費用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凈損失(有的企業如商品流通企業、保險企業進行單獨核算,不包括在財務費用)、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籌資發生的其他財務費用如債券印刷費、國外借款擔保費等。但在企業籌建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應計入開辦費;與購建固定資產或者無形資產有關的,在資產尚未交付使用或者雖已交付使用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之前的利息支出,計入購建資產的價值;清算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計入清算損益。
企業發生的財務費用,雖為取得營業收入而發生,但與營業收入的實現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不宜將它計入生產經營成本,只能作為期間費用,按實際發生額確認,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發生的財務費用,一般在“財務費用”科目進行核算,並按費用種類設置明細帳。財務費用發生時,記入該科目的借方,期末將餘額結轉“本年利潤”科目時,記入該科目的貸方。
59. 資產減值損失
資產減值損失是指因資產的賬麵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而造成的損失。
新會計準則規定資產減值範圍主要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除特別規定外的其他資產減值的處理。《資產減值》準則改變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減值準備計提后可以轉回的做法,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消除了一些企業通過計提秘密準備來調節利潤的可能,限制了利潤的人為波動。
資產減值損失的確定
1、可收回金額的計量結果表明,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麵價值的,應當將資產的賬麵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
2、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后,減值資產的折舊或者攤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在剩餘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調整后的資產賬麵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
3、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但對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后,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價值已恢復,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記入當期損益
60.營業外支出
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係的各項支出,如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出售無形資產損失、債務重組
61. 所得稅費用
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計算當期所得稅費用: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預算會計


一資產類

1 101 國庫存款
2 102 其他財政存款
3 104 有價證券
4 105 在途款
5 111 暫付款
6 112 與下級往來
7 121 預撥經費
8 122 基建撥款
9 131 財政周轉金放款
10 132 借出財政周轉金
11 133 待處理財政周轉金

二負債類

12 211 暫存款
13 212 與上級往來
14 222 借入款
15 223 借入財政周轉金

三凈資產

16 301 預算結餘
17 305 基金預算結餘
18 307 專用基金結餘
19 321 預算周轉金
20 322 財政周轉基金

四收入類

21 401 一般預算收入
22 405 基金預算收入
23 407 專用基金收入
24 411 補助收入
25 412 上解收入
26 414 調入資金
27 425 財政周轉金收入

五支出類

28 501 一般預算支出
29 505 基金預算支出
30 507 專用基金支出
31 511 補助支出
32 512 上解支出
33 514 調出資金
34 524 財政周轉金支出

科目設計


一、會計科目設計的重要性以及遵循國家統一規範的必要性
會計科目是會計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會計要素的內容按照經濟管理的要求進行具體分類核算和監督的項目,是編製會計憑證、設置賬簿、編製財務報表的依據。搞好會計科目的設計,對保證會計制度設計質量及會計工作的完成質量並充分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具有重要意義。2006 年10 月30 日財政部制定了《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附錄中依據企業會計準則中確認和計量的規定製定了涵蓋各類企業的主要交易或事項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要求各企業在不違反會計準則中確認、計量和報告規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行增設、分拆、合併會計科目。企業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項,可不設置相關會計科目。對於明細科目,企業可以比照該附錄中的規定自行設置。會計科目編號供企業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查閱會計賬目、採用會計軟體系統參考,企業可結合實際情況自行確定會計科目編號。由於各企業的業務性質、經營目標、規模大小、業務繁簡及組織狀況有所不同,會計科目的設計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客觀條件,遵循合法合規性原則、全面性原則、有用性原則、會計科目名稱能明確地反映其內容並簡明實用、符合會計電算化的需要等原則和要求,以保證會計信息需求者取得有用的以及不同企業間相互可比的會計核算指標,併發揮會計分析和會計檢查的作用。
二、會計科目設計應包括的內容
(一)會計科目表
會計科目表和會計科目使用說明是會計科目設計的最終成果。會計科目表的作用是幫助會計人員全面掌握和正確運用會計科目,規範賬戶的開設和會計分錄的編製。
會計科目表的設計主要是要解決會計科目的名稱確定、分類排列、科目編號的問題。《指南》的會計科目表中,資產類科目基本是按照其流動性快慢排列的,負債類科目基本是按照其償還期限的短長排列的,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是按照其永久性程度高低排列的,成本及損益類會計科目是按照類別及重要性程度大小排列的。該會計科目表還列出了一級會計科目的名稱和科目編號,各具體單位在設計會計科目表時,應根據需要設計並列示出全部一級科目及其所屬的全部明細科目名稱及編號。這裡需強調的是:各具體單位在設計一級會計科目名稱時,只要會計事項的相關核算內容在《指南》中有明確的會計科目名稱,就要遵循國家的統一規定,不另外確定科目名稱,以增強會計科目名稱的統一性和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二)會計科目使用說明
會計科目表設計完成後,要在表后對各個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與核算範圍、核算方法、明細科目的設置依據及具體明細科目設置、關於該科目所核算內容的會計確認條件與時間規定、關於該科目的會計計量的有關規定以及涉及該科目的主要業務賬務處理舉例進行詳細說明,以利於會計人員據此準確地處理會計業務。
1. 說明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與範圍
即說明在該科目核算的具體經濟業務的內容與範圍,有些會計科目還需區別易混淆的內容,指出不在該科目核算的內容。如,“庫存現金”科目,核算的內容是具體單位庫存現金的增加和減少;為明確該科目的核算範圍,應明確指出該單位內部各部門使用的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或單獨設“備用金”科目核算。
2. 說明會計科目的核算方法
即說明該科目核算的經濟業務內容增加時記在賬戶的哪一方,減少時又記在賬戶的哪一方,期末餘額在哪一方,表示什麼涵義。
3. 說明明細科目的設置依據、具體明細科目的名稱及核算內容
首先概括地說明設置明細科目的要求和依據,其次具體寫明所需設置的各個明細科目的具體名稱及其具體核算內容。例如“應交稅費”科目,為了分類反映各不同稅種的應交和已交情況,單位應按稅法規定應繳納的稅費種類設明細科目,具體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所得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等。企業代扣代交的個人所得稅等,也通過本科目核算。其中應交增值稅還應分別“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已交稅金”等設置專欄。然後結合本單位實際經營業務情況分別不同稅種及應交增值稅的不同欄目具體說明其核算內容。有些一級科目如“管理費用”、“製造費用”、“利潤分配”等雖然不需設置明細科目,但須設置明細欄目,對這些科目所開設的明細欄目名稱也要結合具體單位實際業務及管理要求逐一明確說明,這時要慎用“等”字,要把該科目所有的明細欄目名稱都列舉窮盡,使有關人員不能隨意增減或刪並預先設計好的欄目。
4. 說明該科目所核算內容的會計確認條件與確認時間
為保證會計科目的正確使用,對各科目所涉及的會計要素的有關確認方面的會計準則、會計政策、會計方法應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做出詳細說明。要詳細說明該科目在什麼情況下須滿足什麼條件才能記入借方,在什麼情況下須滿足什麼條件才能記入貸方。例如“原材料”科目,詳細列舉該具體單位在購進材料或發生其他與原材料增加有關的經濟業務時,該單位擁有了原材料的所有權憑證及有關主要風險和報酬,且原材料的各種實際成本可以計量並已歸集齊全,原材料已經驗收入庫,以上所有條件均已滿足時可以確認原材料增加,將原材料的實際或計劃成本記入“原材料”賬戶的借方;當單位出售原材料或發生其他與原材料減少有關的經濟業務時,單位已將原材料的所有權憑證及相關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出去,不論原材料是否已出庫都可在“原材料”賬戶貸方登記已減少的原材料的實際或計劃成本。
5. 說明該科目的會計計量的有關規定
為保證會計科目的正確使用,對各科目所涉及到的會計要素的有關計量方面的會計準則、會計政策、會計方法應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做出詳細說明。例如“原材料”科目,要明確說明借方或貸方登記的金額是如何確定的,因為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和按計劃成本核算時確定的借方金額是不同的,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時貸方所登記的金額也會因採用的存貨計價方法不同而不同。因此,一定要把會計準則的規定與具體單位的實際相結合,充分明確地融入具體單位的會計制度設計中,從而保證國家級的會計規範得以貫徹落實。
6. 涉及該科目的主要業務賬務處理舉例列
舉與該科目相關的主要會計事項的會計分錄要比較具體,有具體經濟業務內容,有對應的會計科目和金額,便於會計人員參考使用。
三、某具體會計科目使用說明舉例
下面以“應收賬款”科目為例簡要介紹製造業企業該會計科目的使用說明:
1122 應收賬款
(1)本科目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應收取的款項。其中,商品包括企業為銷售而生產的產品和為轉售而購進的商品,如企業生產的產品、企業購進的可供出售的商品等,企業銷售的其他存貨,如原材料、包裝物等,也視同企業的商品(假設該單位不單獨對外提供勞務)。
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採用遞延方式收取合同或協議價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在“長期應收款”科目核算。
(2)企業發生應收賬款,按應收金額,借記本科目,收回應收賬款時,貸記本科目。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應收賬款;期末如為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預收的賬款。
(3)本科目按債務人進行明細核算。
(4)應收賬款的確認條件與確認時間應考慮以下幾種銷售情況:
①視同買斷方式委託代銷商品,在轉移商品所有權憑證並交付實物后,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隨之轉移,企業只保留商品所有權上的次要風險和報酬,在這種情形下,應當視同商品所有權上的所有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給購貨方。因此企業在轉移商品所有權憑證並交付實物后即可確認應收賬款。
②採用托收承付方式銷售商品的,在商品發出取得發運憑證並辦妥托收手續后,表明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給購貨方,因此可以確認應收賬款。
③支付手續費方式委託代銷商品,是指委託方和受託方簽訂合同或協議,委託方根據代銷商品數量向受託方支付手續費的銷售方式。在這種方式下,委託方轉移商品所有權憑證併發出商品時,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並未轉移給受託方,因此委託方在發出商品時不應確認應收賬款,而應在收到受託方開出的代銷清單時再確認應收賬款。
④如果企業銷售的商品在質量、品種、規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或協議要求,又未根據正常的保證條款予以彌補,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企業轉移了商品所有權憑證並交付了實物,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也並未隨之轉移,因而不能確認應收賬款。
⑤如果企業銷售商品和相關安裝、檢驗工作不可分割,即使企業轉移了商品所有權憑證並交付了實物,但企業尚未完成售出商品的安裝或檢驗工作,且安裝或檢驗工作是銷售合同或協議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也並未隨之轉移,應待安裝或檢驗工作完成後再確認應收賬款。
(5)應收賬款的計量應考慮以下幾種銷售情況:
①通常情況下企業對應收賬款應按合同或協議價款,加上應收取的增值稅額以及代購貨方墊付的運雜費之和來計量。
②如果銷售商品涉及現金折扣,應當按照扣除現金折扣前的合同或協議價款,加上應收取的增值稅額以及代購貨方墊付的運雜費之和來計量,現金折扣在實際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
③如果銷售商品涉及到商業折扣,應當按照扣除商業折扣后的合同或協議價款,加上應收取的增值稅額以及代購貨方墊付的運雜費之和來計量。
④如果商品銷售附有銷售退回條件,即購買方依照有關協議有權退貨,在這種銷售方式下,企業根據以往經驗能夠合理估計退貨可能性且確認與退貨相關負債的,通常在發出商品時按合同或協議價款,加上應收取的增值稅額以及代購貨方墊付的運雜費之和來計量應收賬款;企業不能合理估計退貨可能性的,則應在發出商品時僅按應收取的增值稅額來計量應收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