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體育

中國體育報業總社主辦的半月刊雜誌

《新體育》雜誌創刊於1950年,由毛主席親筆題寫刊名,迄今已有63年輝煌歷史。《新體育》雜誌隸屬於國家體育總局直屬的中國體育報業總社,目前為中國體育界的門戶雜誌。

文化傳統


新體育
新體育
1952年6月10日,毛澤東為新中國體育工作題寫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12個大字。這一題詞,是毛澤東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所作的。當年唯一的體育刊物《新體育》雜誌以整頁的篇幅刊登了毛主席的這一題詞,並突出宣傳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為生產建設和國防建設服務這一重要思想。這一題詞體現了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最高宗旨,明確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的根本目的和發展方向,推動了我國體育運動的發展。

欄目介紹


《新體育》雜誌隸屬於國家體育總局直屬的中國體育報業總社,目前為中國體育界的門戶雜誌。作為新中國第一本體育雜誌,《新體育》見證了中國體育的所有光榮與輝煌,是中國體育的忠實記錄者。體育界專家、學者、教練員,都以能在《新體育》發布自己的觀點為最高榮譽。《新體育》對各體育項目的評述、對體育現象的評價、對政策的解讀和走向的把握,一直得到讀者和運動隊的雙重認可。

社會事件


中國體育傳媒領袖品牌

《新體育》擁有最高端的體育資源,她始終堅持嚴謹、翔實的報道風格,是各級運動隊和教練員、運動員心目中最具權威和最有業內影響力的雜誌。2006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專門下發文件(體宣字[2006]207號),指定《新體育》為各運動管理中心和國家隊擁有優先採訪權的期刊。
《新體育》在立志打造中國最權威的體育雜誌的同時,也在傳播最權威的體育品格。
《新體育》舉辦了“新體育”杯圍棋賽,之後倡議並參與創辦了著名的“中日圍棋擂台賽”。

體育傳媒的國家隊

《新體育》封面
《新體育》封面
2006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專門下發文件,指定《新體育》為各運動管理中心和國家隊擁有優先採訪權的期刊。 《新體育》雜誌在國內的發行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3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港澳地區。《新體育》雜誌國外發行以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為主,此外還遠至北美、西歐和澳洲等地區。覆蓋世界44個國家和地區。
《新體育》雜誌是一本綜合類體育月刊,版面為大16開,訂閱與零售相結合。《新體育》月發行量超過30萬冊,擁有數千萬愛好體育的讀者。歷史最高發行量達到120萬冊。
《新體育》繼續打造權威體育資訊在“后奧運時代”,《新體育》依託高端體育資源,以專業的體育傳媒團隊,充當中國體育傳媒中建設性意見的領袖。

歷史沿革


郝克強與新體育誕生

郝克強,《新體育》雜誌原總編輯,曾被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並曾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1949年底,在體育工作者代表的提議下,團中央決定辦一本體育刊物,就像團中央辦《中國青年》一樣。1950年3月《新體育》雜誌社編輯委員會成立,是體總下屬的第一個機構,委員都是兼職的,有燕京大學體育教授林啟武、北大教授管玉珊、北師大副教授蘇競存、輔仁大學講師閻維仁、體總秘書軻犁,郝克強調來後任專職編委。
1950年7月,第一期《新體育》面世,毛澤東題寫了刊名。創刊號印了一萬冊,很快就賣完了,又加印了五千冊。《新體育》本是月刊,到1950年後期改為半月刊,每期都能發行近兩萬冊。郝克強現在記得榮高棠那時的囑咐:辦《新體育》雜誌,要很好宣傳黨的體育工作方針政策,宣傳體育運動對生產、國防和增進人民健康的意義。時任體總副秘書長的黃中還要求《新體育》的編輯記者不要局限在體育工作者的圈子中,要到學校、廠礦去,報道一些既是勞動模範又是體育積極分子的人物事迹。
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決定,在政務院增設中央體育運動委員會,賀龍為體委主任。“體委成立是《新體育》的一個很大契機,因為比賽活動開始增多,就有報道可寫了,不再僅僅是技術性文章了。”
50年代後期,《新體育》改成半月刊,工作人員增多至20多人,雜誌發展迎來第一個高潮。“我們主要宣傳好的。但輸了球回來之後還是要批評,批評之後還見刊物。50年代批評和自我批評比較多。聽說現在不敢批評人,有各種利益關係。那時候不可能有這樣的情況。”當時已是《新體育》總編輯的郝克強認為,從那時起,《新體育》慢慢步入了一份體育期刊的正常軌跡。
1966年,文革開始后,每期發行量10多萬冊的《新體育》停刊,但編輯團隊沒有解散,而是集體參加勞動。

80年代進入黃金時期

1972年,《新體育》復刊,還是只能根據當時的政治形勢做雜誌,《新體育》偏離了軌道。
伴隨著80年代中國女排的連戰連捷,《新體育》進入了黃金時期。編輯部有三四十人,光跟女排的記者就超過三個,“那時候不講錢,由國家支出,不是現在的自負盈虧。錢的事不用操心。”郝克強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那時《新體育》每期發行130多萬冊。不光是女排,乒乓球等項目的成績也很好,其他項目的國際比賽、國內比賽都很多,全國人民都對體育很關注。《新體育》也成了香餑餑,有很多人要求前來工作。“當時讓我到國家體委去,我說我不去。”郝克強一直到退休也沒捨得離開《新體育》雜誌。因為郝克強的推動,《新體育》不僅開創了許多沿留至今的子刊,還無意中開始了體育媒體的新嘗試。

新體育杯圍棋賽

1979年——1992年期間,《新體育》創辦了“新體育杯”圍棋賽,由全國職業棋手參加,連續舉辦了14屆。聶衛平、馬曉春俞斌等人都曾是這項賽事的冠軍。
1984年,《新體育》與中國圍棋協會日本棋院聯合發起主辦了NEC中日圍棋擂台賽。該項賽事影響深遠,推動了圍棋國際競技的進程。這種由體育媒體開辦的賽事,已成為體育史上的佳話——法國《隊報》早期牽頭舉辦的多項賽事已經成為了當今體壇最重要的賽事。
現在市場上依然流行的《圍棋天地》,就是《新體育》和中國圍棋協會在1985年創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