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泡狀軟組織肉瘤

腺泡狀軟組織肉瘤

腺泡狀軟組織肉瘤是指組織來源不明、細胞呈腺泡樣或器官樣排列的軟組織惡性腫瘤。該肉瘤是一種罕見的軟組織肉瘤,由大的,較一致的上皮樣細胞組成。本病好發於15~35歲。男女發病率與年齡相關。在年齡小於30歲的患者中,女性多於男性;在年齡大於30歲的患者中,男性略多。好發位置為下肢深部肌肉,以四肢深部肌肉或筋膜多見。少數可見於腹壁、肛旁區、舌、腹膜后、頸背部。在嬰幼兒患者中,好發於頭頸部。該肉瘤通常表現為深部軟組織無痛、緩慢生長的腫塊,常導致診斷延誤。患者常以無痛性腫塊就診,可持續數月到1年不等。大者直徑在6~10厘米。腫瘤增長不快,但血液循環豐富,淺表者可觸及搏動。腫瘤生長緩慢,早期無痛。可向肺、骨、腦、皮下等部位轉移。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術后定期複診。該肉瘤肺、骨骼和腦的轉移率高,預后差。5年生存率約為60%,10年生存率約為35%~40%。

就診科室


● 骨科、腫瘤科

病因


● 目前病因尚不明確。

癥狀


● 該肉瘤通常表現為深部軟組織無痛、緩慢生長的腫塊,常導致診斷延誤。患者常以無痛性腫塊就診,可持續數月到1年不等。
● 大者直徑在6~10厘米。腫瘤增長不快,但血液循環豐富,淺表者可觸及搏動,包括轉移至皮下的直徑1厘米大小腫瘤,搏動也很明顯。位於深層組織的腫瘤邊界多不清晰。軟組織肉瘤的血供豐富,新陳代謝旺盛,局部溫度可高於周圍正常組織。

檢查


● 診斷腺泡狀軟組織肉瘤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超聲檢查和病理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

● X線檢查有助於了解軟組織腫瘤的範圍、透明度以及與鄰近骨質的關係。
● CT檢查具有對軟組織腫瘤的密度分辨力和空間分辨力的特點,是近年常用的一種方法。
● MRI檢查可以彌補X線和CT的不足,從縱切面把各種組織的層次同腫瘤的全部範圍顯示出來。

超聲檢查

● 超聲檢查可見腫瘤的體積範圍、包膜邊界和瘤體內部腫瘤組織的回聲,區別良性或惡性。

病理學檢查

● 可見腺泡狀軟組織肉瘤的特異性病理特點,為確診依據。

診斷


● 根據患者的癥狀、影像學檢查以及病理學檢查可以確診,但因本病發展緩慢,癥狀輕,容易漏診誤診。
● 癥狀:患者發現深部軟組織無痛、緩慢生長的腫塊。
● 影像學檢查:CT檢查造影劑增強明顯。血管造影可見明顯造影劑染色,以及大量腫瘤內和腫瘤邊緣新生血管及動靜脈瘺直接徵象。MRI上T1和T2加權像均呈高信號是該腫瘤的特點。
● 病理學檢查:大體上為邊界不清的、灰黃色、質軟腫塊,腫瘤較大時,常見出血、壞死區。低倍鏡下常見器官樣或巢樣排列,被含有竇狀血管的、纖細的結締組織分隔。腫瘤細胞為大的、圓形或多角形的細胞,其形態、大小趨於一致,含有一到兩個空泡狀的核,有明顯的核仁。細胞境界清晰,富含嗜酸性、細顆粒狀胞漿。核分裂象少見。在細胞的胞漿內含有抗澱粉酶消化的PAS陽性結晶狀物。

分型


● 腺泡狀軟組織肉瘤的組織發生至今仍有較大爭議,其來源有多種猜測:非嗜鉻性副神經節細胞、腎小球旁細胞、肌細胞及神經源性等。在已進行的免疫組織化學研究中,未發現對腺泡狀軟組織肉瘤組織存在持續陽性的標記物。目前暫無腺泡狀軟組織肉瘤的病理分型。

分期


● 軟組織肉瘤的分期應用TNM分期系統,分為Ⅰ~Ⅳ期。

AJCC軟組織肉瘤分期系統(2010第7版)(第一部分)

● 原發腫瘤(T)
● ● TX
● ● 原發腫瘤無法評價
● ● T0
● ● 無原發腫瘤證據
● ● T1
● ● 腫瘤最大徑≤5cm
● ● T1a
● ● 表淺腫瘤
● ● T1b
● ● 深部腫瘤
● ● T2
● ● 腫瘤最大徑>5cm
● ● T2a
● ● 表淺腫瘤
● ● T2b
● ● 深部腫瘤
● 區域淋巴結(N)
● ● NX
● ● 局部淋巴結無法評價
● ● N0
● ● 無局部淋巴結轉移
● ● N1
● ● 局部淋巴結轉移
● 遠處轉移(M)
● ● M0
● ● 無遠處轉移
● ● M1
● ● 有遠處轉移
● 病理分級(G)
● ● GX病理分級無法評價
● ● G1 1級
● ● G2 2級
● ● G3 3級

AJCC軟組織肉瘤分期系統(2010第7版)(第二部分)

● ⅠA期
● ● T1a,T1b N0 M0 G1,GX
● ⅠB期
● ● T2a,T2b N0 M0 G1,GX
● ⅡA期
● ● T1a,T1b N0 M0 G2,G3
● ⅡB期
● ● T2a,T2b N0 M0 G2
● Ⅲ期
● ● T2a,T2b N0 M0 G3
● ● 任何T N1 M0 任何G
● Ⅳ期
● ● 任何T 任何N M1 任何G

鑒別診斷


● 應與腺泡橫紋骨肉瘤、腺癌等疾病鑒別。
● 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別,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治療方式以手術治療為主,輔以放化療。

手術治療

● 對於可完全切除的腫瘤,必須是連同周圍的正常組織一併切除,也包括活檢部位、皮膚及其附近的肌肉。對於肌肉內的腫瘤,受累肌肉應將首尾完全切除。只有在臨床顯示淋巴結已受累時,才實施淋巴結清掃術。
● 對於無法完全切除的軟組織腫瘤,採用減積手術的方法,術后輔以其他治療,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並延長病人的生命。
● 截肢手術適用於晚期的巨大腫瘤伴潰瘍大出血而又無法止血者;或伴嚴重感染者(如膿毒血症、破傷風等);或腫瘤生長迅速引起劇烈疼痛,難以用藥物控制者;或肢體己有病理性骨折,失去活動能力者。

放射治療

● 徹底根治性的手術造成功能障礙時,可選擇手術與放射的聯合治療方案,缺點是術后創面不易癒合。

化學治療

● 對軟組織肉瘤有效的藥物很多,主要為ADM、DTIC、CTX及IFO、KSM等。通常認為療效較好的是CYVADIC聯合方案,3~4周為一療程。但多數軟組織肉瘤對化療不敏感,只能作為臨床輔助治療手段。

危害


● 腺泡狀軟組織肉瘤晚期可發生廣泛轉移,危及生命。

轉移性


● 部分患者可發生廣泛轉移,主要轉移到肺、骨、腦、皮下等部位,少數有淋巴轉移,轉移至骨者,沿骨長軸出現境界清楚的溶骨性破壞。

預后


● 該肉瘤肺、骨骼和腦的轉移率高,預后差。5年生存率約為60%,10年生存率約為35%~40%。

預防


● 健康生活,遠離免疫抑制作用的物質,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