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脈

交替脈

交替脈(alternating pulse)指脈律正常而脈搏強弱交替出現的一種病理現象,以坐位時明顯。與心室的收縮力強弱交替有關往往提示左心功能不全。交替脈的發生與左室收縮力強弱交替有關提示心肌損傷與衰竭,是隱性心力衰竭的有力證據。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器質性疾病。交替脈(alternating pulse)指脈律正常而脈搏強弱交替出現的一種病理現象,以坐位時明顯。與心室的收縮力強弱交替有關往往提示左心功能不全。交替脈的發生與左室收縮力強弱交替有關提示心肌損傷與衰竭,是隱性心力衰竭的有力證據。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器質性疾病。

病因


● 1.心臟病
● 引起左心衰竭的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如重度高血壓,嚴重的冠心病,擴張型心肌病等。
● 2.心律不齊
● 洋地黃中毒,陣發性心動過速以及心房顫動。早搏后也可以引起短暫的交替脈。

檢查


● 1.體征
● 心臟檢查發現心臟增大(左心室增大為主),心率增快,聞及舒張期奔馬律(S3奔馬律),P2亢進,兩肺底濕啰音,提示左心衰竭;患者有頸靜脈搏動,聽診心動過速或心律不齊,提示心律失常。
● 2.實驗室檢查
● (1)X線 心臟外形增大以左心為主,並有肺淤血者提示左心衰竭。
● (2)心電圖 心電圖V1導聯P波終末向量(PtfV1)陽性是診斷左已功能不全的常見重要指標。另外心電圖對洋地黃中毒,陣發性心動過速以及心房撲動的診斷有特異性診斷價值。
● (3)超聲心動圖 左心擴大以左室擴大為主,每搏量(SV)和心輸出量(CO)降低,射血分數(EF)降低<0.50提示左心功能不全。
● (4)放射性核素與磁共振顯像檢查 可以測定左室收縮末期舒張末期容積和射血分數。
● (5)創傷性血流動力學檢查 漂浮導管可測定肺毛細血管楔壓心排血量(CO)、心臟指數(CI),是診斷左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標

鑒別診斷


● 1.左心衰竭
● ①見於重度高血壓嚴重的冠心病,擴張型心肌病,心肌炎等常有呼吸道感染,快速心律失常,過快過量等誘因;②主要癥狀有疲倦、乏力、有勞力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及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咳嗽與咯血等;③主要體征有兩肺底濕啰音或全肺濕性啰音,P2亢進,心率快心尖部舒張期奔馬律與交替脈;④X線攝片示左心增大,肺門陰影增深呈蝶翼狀伸延,肺野透光度下降如雲霧狀等;⑤創傷性血流動力學檢查左室舒張末壓或肺毛細血管楔壓升高,臂至舌循環時間延長。
● 2.高血壓性心臟病
● 高血壓併發心力衰竭多見於4O歲以上的患者男性稍多,常有5~10年以上的高血壓史。血壓常超過 21.3/13.3kpa(160/100 mmHg)體檢、X線與心電圖常顯示明顯的左心室肥厚與勞損等改變,超聲心動圖除顯示左室內徑增大主動脈增寬、主動脈壁較僵硬外,並見有室間隔與左室壁厚度增力。
● 3.急性心肌梗死
● 當急性心肌梗死併發泵衰竭時可表現為心源性休克與急性左心衰竭重者可發生急性肺水腫。心力衰竭通常在起病最初幾天內發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轉階段出現,為梗塞后心臟舒縮力顯著減弱或不協調所致,發生率為 32%~48%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發熱、煩躁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隨後可發生頸靜脈怒張肝腫大、水腫等右心衰竭表現。
● 4.缺血性心肌病(又稱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
● 指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長期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瀰漫性纖維化而產生的與原發性擴張型心肌病相類似的臨床綜合征。臨床特點是心臟擴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且慢性進行性加重大多先發生左心衰竭,以後全心衰竭,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或室性早搏、心房顫動。病竇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或來支傳導阻滯,有時出現陣發性心動過速。
● 5.擴張型心肌病(DCM)
● 是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中最常見的類型此型心肌病的特點是心臟增大,兩側心室擴張,心室收縮功能減低產生心力衰竭,亦稱為充血性心肌病,常合併心律失常死亡率較高。雖然各年齡均有發病,但以中青年為多見。
● 6.洋地黃中毒
● 原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特別是伴有心房顫動的患者,常可因停用洋地黃而引起心力衰竭的複發。目前較停用洋地黃重要的心力衰竭誘發因素似為洋地黃使用過量,洋地黃毒性反應常可引起難治性心力衰竭。常見表現:①胃腸道癥狀厭食、噁心、嘔吐;②視覺癥狀紅、綠視;③神經癥狀,疲勞頭痛、失眠、不適眩暈、抑鬱;④心臟癥狀,心力衰竭惡化室早、房速伴房室傳導阻滯、非陣發性連接性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滯。
● 7.心房撲動 ①主要癥狀有心悸胸悶、乏力;②有頸靜脈搏動,聽診心動過速或心律不齊;③心電圖示P波被鋸齒狀的F波取代心室率在250~300次/min之間,心室律規則或有2:l至4:l的傳導,QRS波正常提示心房撲動。

治療原則


●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器質性疾病,也可以考慮中醫辨證治療調理。一般認為交替脈的出現多與心陽虛衰,心血瘀阻有關,故治療多採用益氣補腎,活血化淤違法,佐以蟲類藥物疏通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