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博物館
舟山博物館
舟山博物館系綜合性地誌博物館。有“美麗家園——舟山自然陳列”、“漁風海韻——舟山民俗陳列”、“群島往事——舟山歷史陳列”3個基本陳列室,陳列舟山境內出土文物、魚類標本、各式漁船模型數百件;一個臨時展覽室不定期舉辦各類專題展覽。1987年10月被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接收為團體會員。
舟山博物館
幾年來,舟山博物館立足海島,以徵集歷史文物,研究地方文化,展示海洋文明為已任,向社會廣泛傳播科技、文化知識,不定期舉辦各類專題展覽,豐富社區和廣大青少年的文化生活。館內優雅潔凈,花木蔥蘢,是公眾增長知識,愉悅身心,陶冶情趣的最佳場所。2004年1月,舟山博物館積極響應省政府號召,實行全年免費向社會開放,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作為海洋文化的傳承者、墾拓者、引導者,舟山博物館秉承“特色創建”的理念,立足自身實際和海島特點,穩紮穩打、步步深入,不斷積聚和提升舟山博物館文化服務力和對外影響力,為舟山群島新區文化發展與繁榮貢獻力量。
2020年12月,舟山博物館入選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
舟山博物館是一座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建築面積為14100㎡,建築外立面以銀灰色的幾何塊面分割,凹陷間隙處以藍色填充,象徵舟山島礁林立,陳列展覽總面積為6120㎡。新館運用現代化展示語言向觀眾介紹舟山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別具一格的漁風民俗和源遠流長的海島歷史。
一層基本陳列為“美麗家園——舟山自然陳列”,包括“群島由來”、“野性舟山”、“藍色寶庫”三個單位,通過古動物化石和植物、動物、昆蟲、礦物標本,反映了舟山群島成島過程、自然環境和資源蘊藏,專設“五峙山鳥島”和“獐的一家”場景,通過現代化展示語言,展示了五峙山鳥類自然保護區鳥類繁殖生息的風貌和小型鹿科哺乳動物獐的生活環境。
二層為“漁風海韻——舟山民俗陳列”,包括“煮海製鹽”、“漁風民俗”、“漁鎮街市”、“漁熙船功”五個單元,系統展示了舟山獨特海洋文化背景下的民風民俗。
三層為“群島往事——舟山歷史陳列”,包括“海島先民”、“甬東故事”、“翁山昌國”、“門戶砥柱”、“潮起千島”五個單元,按時間順序講述了舟山從東海邊的蠻荒之地,歷經風雨滄桑,逐步發展成千島新區的漫長路程。
另外,一層和三層還配備2個臨(特)展廳,用於展示從外地引進及原創的精品臨特展,豐富展覽內容。
一樓展廳 | 二樓展廳 | 三樓展廳 |
館藏文物主要分為:古動物化石、書畫、陶瓷器、玉器、石器、竹木器以及其他。
舟博館藏出土文物和傳世文物743件,其中較珍貴的有:字畫《蔣仁字屏》、《方士遮岱嶽圖》、《任立凡繪蔡榮北像》等;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錛、石刀、石犁以及商代玉筀,漢代龍形青銅鐎斗和谷紋玉璧,東晉點彩水盂,唐代葵邊雙鳳鏡,北宋上林湖窯的纏枝紋青瓷盒等。
舟山博物館現有陶瓷、玉器、字畫各類文物藏品2000餘件。近年,本館注重海洋文化建設,薈集到一批犀牛角荷葉螭虎杯、明清書畫、寧式傢具、地方文書契約和出自舟山金塘海域的古菱齒象、德氏水牛和四不像麋鹿等晚更新世古哺乳動物化石。為我們研究舊石器文化,探索舟山海洋古氣候、古地理等環境考古提供了實物證據;並為創建富有海洋文化特色的博物館準備了條件。
古菱齒象左下頜帶M3(編號:ZSMV105),僅保存水平支和小部分上升支,水平支與上升支幾乎垂直相交,頜骨短壯,內側豎直而外側明顯鼓起,橫切面似半圓形。下頜孔三個,下沿較平直幾與牙齒的嚼面平行。下頜高17cm,保存長47cm。M3中低冠,冠面明顯凹人,齒板16個,白堊質發育。齒板前部微凹、中部直、後部呈圓點狀,“中裂溝”不發育。釉質層小褶曲弱、厚度2-3mm。臼齒長30cm,最大寬9.2cm,齒脊頻率1.67(註:每10厘米5個齒板)。
四不像麋鹿頭骨(編號:ZSMV017),缺失前半部分,包括上頜骨、鼻骨和顴弓;角只保存右側主幹的下部。個體較大,角從額骨的后側長出,骨縫明顯可見。角柄短,長度3.6cm,斷面圓形,直徑5cm;角節部近圓形,前後徑7cm,內外徑6.7cm,瘤狀突起明顯;主幹表面溝明顯,前後徑5.7cm,內外徑5.1cm。推測是成年個體,據現生四不象鹿的觀察,成年鹿為6歲,故年齡應大於6歲。
2020年5月13日,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名錄的通知顯示,現有藏品數量10,011件套,珍貴文物285件套。
地址:舟山新城海天大道610號,舟山海洋文化藝術中心,市政府斜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