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分佈於歐洲、熱帶非洲至亞洲,我國有川續斷D. asper Wall. 和續斷D. japonicus Miq. 等8種,產西南至東北,上述2種根藥用,強筋骨,接斷損。

科學分類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屬拼音名:chuanxuduanshu
屬拉丁名:Dipsacus
中國植物志:73(1):56

形態特徵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Dipsacus L. 川續斷屬,川續斷科,5種,有刺或被粗毛草本;莖葉基部常合生;花排成頂生的頭狀花序或短穗狀花序,有總苞;總苞片質硬,具刺尖;萼檐杯狀,4裂;花冠近輻射對稱,4裂,裂片近相等,傾斜或2唇形;雄蕊4,全發育,花柱絲狀,在頭斜形或側生;果為一瘦果,與萼狀總苞合生且為其所包藏。

種群分佈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川續斷 川續斷(原變種) 川續斷屬 大頭續斷滇藏續斷峨眉續斷 恩施續斷 涪陵續斷 勁直續斷 勁直續斷(原變種) 拉毛果
起絨草 日本續斷 深紫續斷 天目續斷 續斷

川續斷的研究


川續斷簡介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川續斷為川續斷科川續斷屬(Dipsacus)植物川續斷(C.Y.Chenget T.M.Ai.)的根。又名川斷,是該屬的模式種。《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安胎等功效….用於腰膝酸軟、肢節痿痹、跌打損傷、損筋折股、胎動漏紅、血崩下血以及遺精、帶下、癰疽瘡腫等症的治療。

川續斷形態特徵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川續斷的原植物為多年生草本,高60~200cm,根l至 數條,圓柱狀,黃褐色,稍肉質,側根細長疏生。莖直立,具6—8棱,棱上有刺毛。基生葉稀疏叢生,具長柄,葉片琴狀羽裂.長15。25cm。寬5—20cm。兩側裂片3-4對,靠近中央裂片1對較大.向下漸小,側裂片倒卵形或匙形,最大的長
4~9cm,寬3。4.5cm,上面被短毛,下面脈上被刺毛;莖生葉在莖中下部的羽狀深裂,中央裂片特長,披針形,長可達llem,寬達5cm,先端漸尖,有疏粗鋸齒,兩側裂片2q對,披針形或長圓形,較小,具長柄、向上葉柄漸短;上部葉披針形,不裂或基部3裂。花序頭狀球形,直徑2—3cm,總花梗長可達55em,總苞片5—7片,著生在花序基部,葉狀.披針形或長線形,長1--4.5cm,寬2—5ram,被硬毛;小苞片倒卵楔形,長7-11mm,最寬處為4—5mm。頂端稍平截,被短柔毛,中央尖頭稍扁平。長2~3mm,小總苞每側面有2條 淺縱溝,頂端4裂,裂片先端急尖,裂片間有不規則細裂;花萼四棱皿狀,長約lmm,不裂或4淺裂至4深裂,外被短毛,先端毛較長;花冠淡黃白色,花冠管窄漏斗狀,長9—1lmm,基部1/4。1/3處窄縮成細管.頂端4裂,裂片倒卵形,1片稍大,外被短柔毛;雄蕊,4著生於花冠管的上部,明顯超出花冠。花絲扁平,花藥紫色,橢圓形;花柱短於雄蕊,柱頭短棒狀,子房下位,包於小總苞內。瘦果長倒卵柱狀,長約4mm,僅頂端露於小總苞之外。花期8至9月份,果期9至10月份。生於土壤肥沃、潮濕的山坡、草地。

川續斷分佈

於歐洲、熱帶非洲至亞洲,我國廣泛分佈於四川、湖北、湖南、雲南、西藏等地,資源極為豐富。目前國內外用藥大多還是采自野生。也有少數人工栽培[卵]。

相關物種圖片簡介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
川續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