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灰椋鳥的結果 展開

灰椋鳥

徐秀娟著散文

《灰椋鳥》是一篇徐秀娟的散文,描繪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色,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愛和對林場工人辛勤勞動的敬仰之情。

原文


早就聽說林場的灰椋鳥多。我想,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有什麼好看的呢?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像,就再也忍不住了,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一天下午,我和同伴來到了林場。下了車,輕輕走進林內。棕紅色的水杉落葉,給大地鋪上了一層華貴的絨地毯,走在上面軟綿綿的。我們選好觀察位置,便在那兒等候灰椋鳥歸來。
周圍靜得出奇。路兩邊近百畝的竹林鬱鬱蔥蔥,與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鳥!”我翹首遙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許多黑點向這邊移動——灰椋鳥開始歸林了。
一開始還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飛過來,盤旋著,陸續投入刺槐林。沒有幾分鐘,“大部隊”便排空而至,老遠就聽到它們的叫聲。它們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隊飛行。有的排成數百米長的長隊,有的圍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一批一批,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先回來的鳥在林內不停地鳴叫,好像互相傾訴著一天的見聞和收穫,又像在呼喚未歸的同伴和兒女;後到的鳥與林中的鳥互相應和,邊飛邊鳴,很快找到自己棲息的處所,與熟悉的夥伴會合。
夕陽漸漸西沉,晚霞映紅了天空,也映紅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鳥越來越少了,可是整個林子里的灰椋鳥還是不願過早地安眠。看,這幾隻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隻又馬上撲稜稜地飛起。它們的羽毛全變成金紅色的了,多麼像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這上萬隻灰椋鳥是在舉行盛大的聯歡會,還是在慶祝自己的節日?要不怎麼會這樣熱鬧?我被這喧鬧而又熱烈的場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
在回來的路上,我想: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到哪兒去觀賞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呢?

作者簡介


徐秀娟墓高清大圖
徐秀娟墓高清大圖
徐秀娟(1964~1987)女,1964年10月16日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個滿族漁民家庭,一個養鶴世家。她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小時候常幫著父母喂小鶴,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丹頂鶴。1987年9月16日,為尋走失的天鵝(因受傷被保護區救下的)溺水犧牲,被追為烈士,譽為“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另外,徐秀娟烈士也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首歌中的為救丹頂鶴而犧牲的女孩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