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火箭手的結果 展開
- 1991年上映的美國超級英雄歷險電影
- 喬·約翰斯頓1991年導演的電影
- 遊戲王卡片
火箭手
1991年上映的美國超級英雄歷險電影
《火箭手》是一部1991年上映的美國超級英雄電影,由喬·庄斯頓執導,華特迪士尼影片製作,根據戴夫·史蒂文斯的同名漫畫書改編,比利·坎貝爾、詹妮弗·康納利、艾倫·阿金、提摩西·道爾頓、保羅·索維諾和汀尼·羅恩·泰勒出演。
該片講述了一位特技飛行員克利夫·塞科德發現一個可以讓他飛起來的飛行包裹的故事。
1938年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一夥艾迪·瓦倫泰(保羅·索維諾飾)黑幫成員從霍華德·休斯(特瑞·歐奎恩飾)的工廠偷走了一個休斯設計的火箭包,但他們被聯邦調查局探員緊追不捨並在一個小機場內被捕,被捕前一人將火箭包藏在一架飛機中。在機場工作的特技飛行員克利夫·塞科德(比利·坎貝爾飾)和機械師皮維(艾倫·阿金飾)發現了這個神秘的火箭包,他們決定試一試,但皮維警告克利夫牽涉到這一事件中的危險性。與此同時,雇請黑幫偷出火箭包的電影演員內維爾·辛克萊爾(提摩西·道爾頓飾)與瓦倫泰達成了新的協議,辛克萊爾將直接調動這些暴徒去尋找那個火箭包,原來此人竟是一個納粹間諜。
克利夫的女友簡妮·布萊克(詹妮弗·康納利飾)是一位很有抱負的女演員,這天克利夫到片場去看她時意外引起一場事故,雖然沒有造成重大損失,但卻導致簡妮被解僱,也令兩人之間出現了裂痕。克利夫試圖告訴女友他發現的火箭包,但沒有引起簡妮的注意,卻意外被旁邊的男演員辛克萊爾聽到,於是等克利夫走後,辛克萊爾邀請簡妮到當地很有名的一家“南海俱樂部”共進晚餐。另一邊,當地正舉行一場飛行比賽,克利夫本計劃用來參賽的飛機已經因為之前暴徒的闖入而嚴重受損,但是看到自己年長的朋友馬爾科姆因為飛機故障而遇險時,他戴上皮維新製作的頭盔,裝配好火箭包飛上天空,幫助馬爾科姆安全著陸。在場的所有觀眾和記者都看到了這一幕,“火箭手”開始成為各個媒體的頭條新聞。
辛克萊爾派出他的心腹洛薩(汀尼·羅恩·泰勒飾)去取回火箭包,洛薩搶到了皮維繪製的詳細電路圖。FBI探員也看到火箭手的新聞而趕來,克利夫、皮維一起從皮維的家中逃出,但洛薩也趁機溜走。克利夫與皮維一起在當地一家餐館被幾名暴徒抓住,並得知簡妮和辛克萊爾有一次晚餐約會,而且辛克萊爾還參與了犯罪活動。餐館里的眾顧客一起制服了暴徒,但火箭包被一顆跳彈打破了一個小孔,皮維於是用克利夫嚼的口香糖暫時將之封好。在南海俱樂部,克利夫差點被瓦倫泰的手下困住,而簡妮則在隨後的混戰中被辛克萊爾綁架。
辛克萊爾將簡妮帶到自己的別墅並試圖引誘對方,但簡妮偶然發現了他的真實身份並且打暈了他。但靠著洛薩的幫助,辛克萊爾又抓住了簡妮,並給克利夫留下信息,要求對方當晚帶火箭包到格里菲斯天文台換取簡妮的性命。克利夫發現聯邦調查局找上了自己,他剛藏好火箭就被捕了,探員帶著他去面見霍華德·休斯。休斯向眾人放映了一段從德國偷運出來的短片,原來該國科學家也試圖開發這樣一種火箭包但沒能成功,如果這一技術落入納粹之手,將被用來大舉入侵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表示他們追蹤到好萊塢有一位納粹間諜,克利夫馬上意識到肯定是辛克萊爾。休斯要求克利夫以大局為重歸還火箭包,但克利夫表示自己需要它來救出簡妮,並在隨後成功逃脫,只是在不經意間留下了自己去向的線索。
化身火箭手的克利夫飛到了約定地點,辛克萊爾、洛薩和瓦倫泰一幫人正在等候。辛克萊爾命令對方交出火箭,克利夫於是告訴瓦倫泰這個所謂的名演員竟是一位納粹間諜。瓦倫泰只是為了錢而捲入,但卻不能容忍叛國,於是他和手下轉過來對付辛克萊爾。可這個時候辛克萊爾突然大喊了幾句德語,招來了躲藏在附近的60個全副武裝的衝鋒隊員將黑幫分子和克利夫團團圍住。天文台的上空出現了德國的一艘“盧森堡號”齊柏林飛船,原來以“友好的姿態”來到美國只是在為其秘密執行間諜活動作掩護。正當辛克萊爾要下令開槍時,聯邦調查局的人出現了,結果黑幫與政府化敵為友,開始攜手對抗納粹,但混戰中辛克萊爾和洛薩還是成功帶著簡妮登上飛船逃離。
克利夫使用火箭包登上了盧森堡號,而簡妮卻意外用一支信號槍導致飛船著火。辛克萊爾奪走了火箭包來保命,但卻沒發現克利夫掰掉了堵住漏洞的口香糧,裡面的燃料正不斷外泄。於是他背上火箭包后剛剛起飛就爆炸了,並且掉落在好萊塢山上的標誌“HOLLYWOODLAND”上還砸毀了最後面的“LAND”四個字母,於是這個標誌就成了之後的“HOLLYWOOD”。盧森堡號之後不久也爆炸了,洛薩被火焰吞噬,克利夫和簡妮在最後一瞬被開著一架自轉旋翼機的休斯和皮維所救。
休斯為感謝克利夫而送了一架全新的比賽用飛機給他,簡妮也把自己在辛克萊爾的別墅找到的火箭藍圖拿給皮維,皮維覺得自己還能進行一些改進,做出一個更好的火箭包。
導演 | 喬·庄斯頓 |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比利·坎貝爾 | 克利夫·塞科德 | |
詹妮弗·康納利 | 簡妮·布萊克 | |
艾倫·阿金 | 機械師皮維 | |
提摩西·道爾頓 | 內維爾·辛克萊爾 | |
特瑞·歐奎恩 | 霍華德·休斯 | |
汀尼·羅恩·泰勒 | 洛薩 | |
保羅·索維諾 | 艾迪·瓦倫泰 |
火箭手 | |
詹姆斯·霍納/原聲帶 | |
發行時間 | 1991年5月26日 |
錄製時間 | 1991 |
音樂類型 | 原聲音樂 |
時間長度 | 57:16 |
唱片公司 | 好萊塢唱片 |
專業評分 | |
評論得分 | |
來源 | 評分 |
Filmtracks | |
該表格需要使用敘述文字擴展。 |
《火箭手》的背景音樂由詹姆斯·霍納創作,其原聲帶獲得了正面評價,並且經常被當作電影的一個優點來提及。原聲帶由好萊塢唱片發行,包含有近一小時的音樂,其中8段是樂曲,兩段是由女演員梅羅拉·哈丁演唱的歌曲。
曲序 | 曲目 | 時長 |
1. | Main Title / Takeoff | 4:30 |
2. | The Flying Circus | 6:30 |
3. | Jenny | 5:10 |
4. | Begin the Beguine(performed by Melora Hardin) | 3:36 |
5. | Neville Sinclair's House | 7:20 |
6. | Jenny's Rescue | 3:20 |
7. | Rendezvous at Griffith Park Observatory | 8:10 |
8. | When Your Lover Has Gone(performed by Melora Hardin) | 3:25 |
9. | The Zeppelin | 7:58 |
10. | Rocketeer to the Rescue / End Titles | 6:30 |
土星獎(1992;第18屆)獲獎: 1提名: 3
獲獎
土星獎-最佳服裝Marilyn Vance
提名
土星獎-最佳女配角詹妮弗·康納利 Jennifer Connelly
土星獎-最佳特效肯·羅爾斯頓 Ken Ralston
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
《火箭手》獲得了雨果獎最佳戲劇表現提名和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提名,但均不敵《終結者2:審判日》。不過影片獲得了土星獎的最佳服裝獎,另外詹妮弗·康納利獲得了土星獎最佳女配角提名,肯·拉斯頓也獲得了土星獎最佳特技效果提名。
漫畫書作家、藝術家戴夫·史蒂文斯於1982年創作了“火箭手”,他立即意識到這個角色將成為電影改編作品的一個理想主角。1983年,史蒂夫·邁納從史蒂文斯手中購買了電影版權,但由於偏離原本的創作理念太遠,版權之後又回到了史蒂文斯手中。1985年,史蒂文斯給予編劇丹尼·比爾森和保羅·德·梅奧一個免費的《火箭手》期權,史蒂文斯喜歡“他們對《火箭手》創作的理念,用合適的對話和氛圍發自內心地向20世紀30年代深情地致敬。大多數人只會以充滿現代感的方式來理解我的角色,但丹尼和保羅看到了其中戰前年代的痕迹。”
史蒂文斯、比爾森和德·梅奧開始時打算將《火箭手》拍成一部低成本的黑白片,請獨立投資者出資。他們計劃大量啟用個性演員,並向1950年代的“科迪中校”系列電影致敬。同年三人聯繫了威廉·迪爾來共同擔任編劇並出任導演一職,不過四人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低成本的方案。比爾森·德·梅奧和迪爾保留了漫畫書上的基本劇情,但新增了一些好萊塢的元素以及高潮戲段與納粹的大戰。他們還調整了克利夫女友的職業和外型,以避免這一角色與史蒂文斯最初的靈感來源,裸體模特兒貝蒂·佩吉過於類似,角色的名字從貝蒂改為簡妮,職業也從裸模換作好萊塢的臨時演員,這樣的改動也讓電影可以適合更廣的觀眾面。迪爾還將高潮戲段的發生地從一艘潛艇改為一架齊柏林飛船。
史蒂文斯、比爾森、德·梅奧和迪爾於1986年開始向各個大型電影製作商推銷《火箭手》,但都遭到了拒絕。對此史蒂文斯解釋道,“那是1986年,像《蝙蝠俠》、《迪克·特雷西》這些類似的電影都還遠遠沒有問世。”“在那個時候,沒有哪家公司會對一部昂貴的漫畫改編電影有任何興趣。我們早了整整三年!”最終迪士尼公司接受了《火箭手》,因為他們相信這部電影有推動玩具等周邊廣告商品銷售的潛力。史蒂文斯等4人都簽訂了可以拍攝《火箭手》三部曲電影的合約,電影原計劃將以迪士尼旗下試金石影業的名義發行。但是,迪士尼總裁傑弗瑞·卡贊伯格決定將影片改為直接以華特迪士尼電影公司的名義發行,據史蒂文斯所說,“貝蒂或是任何其他‘成人’性質的內容立刻就被掃地出門了。他們真是很想把電影拍得更適合兒童觀看,以便能推銷玩具。到頭來他們真正想要的還是一個名聲。”
迪士尼的高管起初希望電影以現代作為背景,因為擔心一個久遠的年代可能無法吸引大批的觀眾。不過比爾森和德·梅奧舉出《印第安納·瓊斯》三部曲的例子來證明,影迷同樣會喜歡一部1930年代背景的冒險片,公司最終同意了他們的意見。比爾森和德·梅奧向迪士尼提交了7頁的電影大綱,但公司卻開始對之進行了無窮無盡的改寫。在多年的時間裡,迪士尼解僱又重新聘請了比爾森和德·梅奧三個輪迴。德·梅奧對此解釋道,“迪士尼覺得劇本需要有一個不同的立意,這意味著要另覓人選。但改寫后的劇本他們都不滿意,所以到頭來總是要讓我們回來。”
公司對劇本反覆地修修補補也讓人感到厭煩和沮喪,德·梅奧表示:“高管們會把那些三個月前已經去除的台詞又加回來,還有那些兩年前決定不要的場景也是如此。這有什麼意義?”比爾森和德·梅奧在這幾年中對劇本作出的一個比較大的改動就是避免將簡妮刻劃成又一個“遇險女子等待英雄求援”的刻板形象,讓克利夫與簡妮之間的浪漫感情更真實可信。項目連續多次的延誤最終迫使迪爾放棄了導演一職,而漫畫原著的粉絲喬·庄斯頓得知迪士尼公司擁有電影版權后馬上就自薦來執導,迪士尼也很快就聘請了他,電影的前期製作於1990年初開始。經過比爾森和德·梅奧的第三次徹底改寫,公司終於准許了《火箭手》開拍。
對內維爾·辛克萊爾一角特徵的描述是以電影演員埃羅爾·弗林為靈感,或更準確地來說,是根據傳記作家查爾斯·海曼對弗林未經授權傳記中的描寫,書中作者斷言弗林是一個納粹間諜。電影中的辛克萊爾同樣是電影演員,同樣是因出演劍俠出名,而且還是個納粹的秘密間諜。海曼撰寫的弗林傳記直到1980年代末才出版,辛克萊爾身為一個納粹的形象也在劇本反覆進行改寫后得到保持。另外一個來自現實生活中的角色則是霍華德·休斯。
選擇由誰出演男主角克利夫·塞科德的過程十分繁複,迪士尼高管傑弗瑞·卡贊伯格甚至曾讓公司當時一位名叫凱瑞·柯克帕特里克的編劇參加該角色的試鏡。公司最初考慮的是凱文·科斯特納和馬修·莫迪恩,但兩人都騰不出檔期。丹尼斯·奎德、庫爾特·拉塞爾、比爾·帕克斯頓和艾米利奧·艾斯特維茲都曾參加該角色試鏡。約翰尼·德普是迪士尼的首選,之後帕克斯頓表示他“差一點點”就得到了這個角色,而文森特·諾費奧則直接拒絕出演,於是選擇演員的工作仍然要繼續。
選擇比利·坎貝爾出演克利文·塞科德的決定引起了迪士尼高層的複雜反應。導演喬·庄斯頓和原著作者戴夫·史蒂文斯相信坎貝爾是該角色的完美人選,但迪士尼希望找一位一線演員,不過庄斯頓最終說服了公司。坎貝爾得到出演機會時對這套漫畫小說並不熟悉,但他很快就找來閱讀。他還通過聆聽1940年代的音樂作品來做準備。坎貝爾有飛行恐懼症,不過在電影的空中協調員克雷格·霍斯金的幫助下成功克服。最終,工業光魔公司的木偶操作師湯姆·聖阿曼德設計了一個比例模型,用來拍攝所有有火箭包的鏡頭。
女主角簡妮的人選曾考慮過雪琳·芬、凱利·普雷斯頓、戴安·琳恩和伊麗莎白·麥戈文,但最終入選的是詹妮弗·康納利。坎貝爾與康納利之間的合作關係最終還在兩人間擦出了感情的火花,約翰遜發現這有著方法演技的妙處,有助於表現兩人在銀幕上的化學反應。對賽科德的搭檔皮維一角,戴夫·史蒂文斯原本希望能請到勞埃德·布里奇斯出演,但對方拒絕了這個角色,于是之后選擇的是艾倫·阿金。大反派內維爾·辛克萊爾一角先後則先後聯繫過傑瑞米·艾恩斯和查里斯·丹斯,最終提摩西·道爾頓同意出演,他當時還正是007系列電影中男主角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黑幫老大艾迪·瓦倫泰一角最初編寫時心目中的理想人選是喬·佩西,但他也拒絕也這一角色,所以最終選擇的是保羅·索維諾。
《火箭手》的主體拍攝工作於1990年9月19日展開並持續至1991年1月22日,其中格里菲斯天文台的拍攝是在1990年11月進行。由於天氣和機械故障方面原因,電影拍攝超期了50天。原著作者戴夫·史蒂文斯與導演喬·庄斯頓,製作經理伊恩·布萊斯(Ian Bryce)形成了一個同盟,希望可以儘可能地穩固對藝術創作的主控權。迪士尼公司對史蒂文斯的參與毫不熱心,對此史蒂文斯表示,“我一天到晚都呆在片場,從前期到後期製作都是如此!一開始我還必須要努力證明我的確是在為電影作貢獻,而不是為了自己的一點私利。”
原定的製作預算為2500萬美元,后因迪士尼對拍出的樣片感到滿意於是上漲到了4000萬美元。庄斯頓對此表示:“他們意識到這是一部比預計會更有所作為的電影,所以他們批准了超支,情況並沒有徹底失控。”劇組使用了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瑪麗亞機場的一段二戰期間的廢棄跑道,來拍攝片中虛構卓別林空軍基地的鏡頭,此外還有一些鏡頭是在貝克斯菲爾德拍攝的。片中一場高空戲段動用了700名來自聖瑪麗亞的臨時演員和25架老式飛機。空中協調員克雷格·霍斯金在接受採訪時說:“《火箭手》的特別之處在於,其中有多架已經多年沒有飛行過,獨一無二的飛機。”這裡面還包括一架1916年的老式標準雙翼機。片中克利夫救下飛機出現故障的馬爾科姆這場戲與史蒂文斯的漫畫原著一模一樣,為電影拍攝而製作的一種老式飛機複製品相比原作進行了很大的改動,其機身進行了擴展,翼展也更長。這都是因為這種飛機有著“危險”的名聲,因此需要這些改動來讓其更加安全。另外一些空中鏡頭不但包括真正的老式飛機,同時也包括使用電影成像或是比例模型製作的特技鏡頭。
史蒂文斯將自己那個時期所有有關火箭手的資料庫都交給了電影的藝術指導吉姆·比塞爾(Jim Bissell)及其兩位手下,包括機庫和看台的藍圖,旋翼機的建設和原理圖,以及片中一家咖啡廳的圖紙和照片,這家名為“鬥牛犬”的咖啡廳是1920年代真實存在的。史蒂文斯之後回憶道,片中使用的制服等物品,“直接就是根據我的資料設計並製造的”。迪士尼總裁邁克爾·艾斯納一開始希望把火箭手的頭盔換為直接採用一個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風格的頭盔,不過導演以退齣電影製作相要脅,而迪士尼還是製作了多個不同的頭盔,但都被庄斯頓拒絕,之後公司也改變了主意。史蒂文斯請導演給他一星期的時間來設計一個好頭盔,他與自己認識的一位雕塑家合作,把電影中的幾位主要特技演員的頭型和自己的草圖結合予以思考,他們最終製作出了一個頭盔,導演對其很滿意,認為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很合適。
化妝師里克·貝克以蘭道·哈頓的形象為靈感利用假股化妝技術塑造了洛薩的形象,該角色由汀尼·羅恩·泰勒扮演。
《火箭手》一片的視覺特技由喬治·盧卡斯的工業光魔公司製作,曾因《誰陷害了兔子羅傑》獲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視覺效果獎的肯·拉斯頓(Ken Ralston)擔任視覺效果總監。喬·庄斯坦在成為電影導演前曾在這家公司擔任藝術指導和模型製作,參與過《星球大戰》三部曲和《奪寶奇兵》的特技製作。庄斯頓堅持要有一個副真的火箭手飛行效果,工業光魔公司為此製作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克利夫·塞科德真人模型,配合一個45.7厘米高的塑像將動態和靜態鏡頭一起拍攝,製造出動態模糊的效果。片中的空中馬戲團這場戲也將真人動作和定格動畫結合使用,並採用了加速聲畫剪輯效果。
火箭手進攻納粹齊柏林飛船的鏡頭是在聖塔克拉利塔的一家名為六旗魔法山的主題公園附近拍攝的,其它的視覺特技部分則是在漢密爾頓空軍基地和工業光魔公司位於聖拉斐爾的總部完成。他們製作了一個長3.66米的齊柏林飛船比例模型,並結合類似1938年洛杉磯的照片進行接景拍攝,最終單齊柏林飛船爆炸的一組鏡頭就耗資40萬美元。
為了給《火箭手》造勢,迪斯尼與必勝客和M&M's/瑪氏糖果達成了商業搭配代言協議。還開發了廣泛的電腦遊戲產品線,對包括PC在內的多種機型格式提供支持,玩具、海報、交易卡等各項周邊商品都配合電影的上映發行。公司單在電視廣告一項就花了1900萬美元。1991年6月,迪士尼頻道播出了一部名為《火箭手:天上的興奮》的紀錄片電視特別節目。同月,一位名叫彼得·大衛的作家根據電影改編,面向成年讀者的小說也得以出版,羅恩·方特斯(Ron Fontes同樣出版了電影改編小說,不過這個版本是為更年輕的讀者準備的。
1991年6月19日,《火箭手》在位於好萊塢大道6838號,擁有1100個座位的艾爾·卡皮坦劇院舉行了首映式。這也是這裡兩年來首次舉辦電影首映式。
《火箭手》於1991年6月21日在美國上映,首周在1616家電影院共計收入960萬美元,名列票房榜第4位,不及《俠盜王子羅賓漢》、《城市鄉巴佬》和《伴你一生》,最後在美國上映的總入賬為4670萬美元,迪斯尼公司對此表示很失望。電影由試金石影業在除美國和加拿大外的其他國家發行,主要試圖吸引青少年觀眾觀看。
電影宣傳品中迪斯尼的標籤導致一些觀眾認為這是一部為兒童準備的電影,因此沒有興趣前往觀看。最初使用的裝飾風藝術海報也沒能吸引觀眾注意到片中的幾位名演員,於是公司重新安排設計了一張包含提摩西·道爾頓、比利·坎貝爾和詹妮弗·康納利的海報予以替換,但這都沒能挽回其商業上的頹勢,影片僅在英國的不到250張銀幕上映,收入剛剛超過100萬英鎊。
火箭手原著作者戴夫·史蒂文斯表示自己對電影的滿意度有70%,並對導演喬·庄斯頓給出了高度評價。他回憶道,“這一系列的整體精神仍然完整無缺,後期剪輯中雖然失去了一些好的角色內容,但整體基調仍然沒變,仍然和我在漫畫時期所力圖達成的目標相符。我還認為喬對演員的選擇真是太棒了,他並沒有找一堆花哨但沒用的人”史蒂文斯覺得比利·坎貝爾不但英俊,而且還與克利夫的形象很相似,是這個角色的完美人選,彷彿就是從漫畫書中走出來的幻覺一般。
根據爛蕃茄上收集的57篇專業評論文章,有35篇給出了“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61%,平均得分5.9分(滿分10分)。羅傑·艾伯特對影片表示讚賞,指齣電影有向1930至1950年代的系列電影作品致敬,而且還稱讚了其視覺特技表現。倫納德·馬爾丁認為電影看起來有1930年代的時代感,不過在台詞和劇情發展上有些拖沓。《滾石》雜誌的彼得·特拉弗斯(Peter Travers)也給出了較為正面的評價,“《火箭手》已經不單是這個暑期最好的電影之一了,而且還是那種我們已經不容易再看到的電影魔術”,“是那種讓我們感到迷醉(的電影魔術),而不是受到欺辱、感到難以置信。”
在線評論家詹姆斯·伯拉丁內里認為《火箭手》或許並不完美,但卻是將漫畫作品搬上銀幕的一個絕佳典範。不過《紐約時報的簡妮特·瑪絲琳給出的評價褒貶不一。她稱《火箭手》構思精巧,製作精良,有吸引觀眾的演員和精心製作的噱頭,“除了個性外應有盡有”。瑪絲琳認為電影人將時代背景設置在1938年後更多地關注在裝飾風藝術的設計及視覺效果方面,而忽視了故事情節本身的靈感和啟發,以致於最後給人的感覺趨於平淡。哈爾·辛森(Hal Hinson)在《華盛頓郵報》上表示他感覺電影有些太過注重保持電影適合合家觀賞。《芝加哥讀者》的喬納森·羅森堡認為電影在故事情節和剪輯上沒有把握好平衡,他還認為電影中選擇性格演員的決定有些過於務實,結果勢得其反。
美國USA1991年6月21日
阿根廷Argentina1991年7月18日
荷蘭Netherlands1991年7月26日
英國UK1991年8月2日
西班牙Spain1991年8月9日
德國Germany1991年8月15日
瑞典Sweden1991年9月27日
芬蘭Finland1991年9月27日
法國France1991年12月18日
家用媒體發行
1991至1992年,《火箭手》發行了VHS錄像帶和鐳射影碟,其出租收入達到2318萬美元,由詹姆斯·霍納製作的電影原聲帶也以音頻磁帶和CD兩種格式發行。1999年8月,沃爾特·迪斯尼家庭娛樂公司發行了《火箭手》的DVD,其中沒有包含特別花絮之類內容,不過1991年發行的鐳射影碟中倒是有當年的電影預告片。2011年12月13日,電影於20周年之際發行了藍光影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