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

公辦高等院校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英文:Law Schoo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刑事司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共同組成中國政法大學的四個骨幹法學院。

現設5個博士專業、5個碩士專業和1個本科專業,下設9個教學科研機構、38個學術研究中心。作為中國公法學和法理學教育研究的重鎮,其中法律史學和行政法律科學在國內具有頂尖的學術地位和一流的科研教學水平。

院長是憲法學家焦洪昌

歷史沿革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是在原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學科建設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現設5個博士專業、5個碩士專業和1個本科專業(法學),下設9個教學科研機構、38個學術研究中心。

師資隊伍

法學院現有教職工101人,其中專任教師87人,教授34人,副教授38人,講師15人,博士生導師46人,碩士生導師119人。教師中有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資深專家,海外留學歸來的學者,精通實務與理論的司法實務部門專家,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
教師參與多部國家重大法律法規起草和審議工作,多位教師受邀參加中央各部委、司法行政機關組織的重大法律問題論證工作。

學科體系

法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732人,有六年製法學實驗班892人、西部體制改革班98人,雙學士二學位252人、碩士研究生309人、博士研究生154人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員27人。(基礎數據截止2014年年底)
法學院堅持法學教育面向學生、面向社會、面向世界,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實務能力。
2008年開始國家和教育部推行“六年製法律人才培養計劃”,中國政法大學成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基地,法學院成為全國高等院校試點學院之一,並於2013年起承擔起全部六年製法學實驗班的學生培養工作。
全院師生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新思路,勇於開拓,不斷創新,為中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經過努力,2014年首屆六年製法學實驗班已實現全員就業,他們的整體素質得到用人單位好評。
學院已為社會各界輸送優秀畢業生上萬人,其中絕大部分已成為國家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司法行政部門及行政機關、經濟實體的骨幹和法學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股權法律研究中心
• 立法學研究中心
• 社區自治研究中心
• 東亞律令法研究中心
• 司法制度研究中心
• 法學院資源與建設規劃法研究中心
• 法學院中國法治研究中心
• 衛生法學研究中心
• 法學院社會法學研究中心
• 法學院社會保障法研究中心
• 企業法律風險研究中心
• 土地與礦產資源流轉問題研究中心
• 法學院海關法研究中心
• 法學院比較憲法研究中心
• 法學院法學教育研究中心
• 財政法研究中心
• 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
• 法學院法律經濟分析中心
• 德國公法研究中心
• 法學方法論研究中心

教研部門

• 立法學研究所
• 法理學研究所
• 法律史研究所
• 憲法學研究所
• 行政法學研究所
• 軍事法研究所
• 實踐教學教研室
• 法律職業倫理教研室
• 法律語言教研室

對外交流

國家/地區合作高校/機構名稱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美利堅大學
台灣東吳大學
義大利RomaTreUniversity
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法學部
廣島大學
法國孟德斯鳩波爾多第四大學
巴黎二大
韓國韓國中央大學法學部
韓國慶北大學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院長焦洪昌
副院長劉大煒
黨委書記許身健、薛小建、王文英
黨委副書記雷磊

行政機構


• 師資科研辦公室
• 院務辦公室
• 外事辦公室
• 教學辦公室
• 學生工作辦公室
• 研究生工作辦公室
• 對外培訓辦公室

院委員會


• 教授委員會
• 學位分委員會
• 學術分委員會

發展定位


進入21世紀的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以“法治天下、學問古今”為院訓,以中國政法大學的辦學指導思想和辦學目標為導向,全面規劃和開展各項中心工作,力爭將法學院建成“高品質、創新型、開放性”的一流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