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猴

克隆猴

克隆猴,就是利用猴的細胞,複製出相同個體的過程。

2018年1月25日,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登上學術期刊《細胞》封面。

2019年1月24日,5隻生物鐘紊亂體細胞克隆猴登上中國綜合英文期刊《國家科學評論》封面。

2019年2月27日,國家科技部發布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克隆猴位列其中。

研究歷程


體細胞克隆猴
體細胞克隆猴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台誕生(蘇州);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
2018年1月25日,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此項成果。
2019年1月24日,5隻生物鐘紊亂體細胞克隆猴登上中國綜合英文期刊《國家科學評論》封面,標誌著中國體細胞克隆技術走向成熟,實驗用疾病模型猴批量克隆“照進現實”,全球實驗動物使用數量有望大幅降低,藥物研發駛入“快車道”。
克隆猴
克隆猴

研究意義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
體細胞克隆猴的成功,將推動中國率先發展出基於非人靈長類疾病動物模型的全新醫藥研發產業鏈,加速針對阿爾茨海默病、自閉症等腦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腫瘤、代謝性疾病的新葯研發進程。標誌著中國在非人靈長類疾病動物模型研究中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克隆猴列入2018年度科技類十大流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