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樓觀圖
山腰樓觀圖
《山腰樓觀圖》是宋代畫家蕭照創作的一幅絹本水墨畫,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圖右側,僅畫江水、淺灘、遠渚、煙樹,山間一條小路迂迴盤旋,經前峰山腰渡口直抵后峰山巔,臨近山巔處有一片樓台亭閣,一登山行人已走近。右下臨水山岩上兩人指看遠方美景;左側最高峰畫得半壁實半壁虛,虛處乃為江上水氣所迷,上升成嵐,後面還添上幾座淡淡峭峰,啟人高遠不可測的“仰止”之嘆。山際徑路盤曲,有兩人策杖而上,而樓觀卻深深埋藏在山坳幽谷中。該圖近山濃重,遠山清淡,又形成虛實對比。
山腰樓觀圖
作品中名款“蕭照”二字楷書於幅中央之樹石間,則與《西湖志余》所載相同。另舊亦謂其頗知書,並“以姓名作石鼓文書”。幅內除清宮鑒藏印外,亦有收傳印二,一為明內府“司印”半印,一“慧辯知賢印章”則不知為何人所鈐,待考。
蕭照青少年時代酷愛書畫,經常在山西陽城蟒河一帶寫生,可以說是這裡的靈山秀水滋養了他,為他以後的創作奠定了厚實的基礎。他的《秋山紅樹圖》、《山腰樓觀圖》等很多作品,就是蟒河山水的藝術再現。
相傳蕭照是李唐的弟子,若將《山腰樓觀圖》與李唐的《萬壑松風圖》並列比較,不難看出後者對石塊描寫的方式為《山腰樓觀》所承襲。
蕭照山水畫出自李唐,大致有兩種畫格:一種是破筆輕靈的畫法,把李唐的長釘皴、釘頭皴、刮鐵皴、斧劈皴,運化得筆致靈動,別有勁硬荒率之趣,這一路恐以小幅為多,如《秋山紅樹圖》;另一種是下筆沉重,皴斫堅硬,墨色濃黑,《山腰樓觀圖》就屬於這一種。
整個畫面偉峰半壁峭立,山間藏一古剎,樹木蔥蘢,江水曲環,孤舟泊岸,遠處山樹蒼茫離迷,澄江似練,既溶入了北方雲山的雄厚,又寫出了南國水鄉的清雅,以淡墨濃筆將自己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盡情地傾注於畫中,反映了作者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意境。
《山腰樓觀圖》局部
景物的虛實對比是作品的一大特色,左面近山實,右面遠樹虛。從中景的峰巔上,畫家的筆調即為之一轉,用柔順的濕筆替代了剛勁的干筆,以烘染出雲霧掩映遠山的迷濛感覺。最遠的山峰,只是淡墨一抹,猶如剪影,卻已經表現出空間的無垠。江邊遠樹,畫家運用破墨點染,使其時隱時現,霧氣淋漓,並且在氣韻上與群山呼應接合,構成渾然的整體。至此,筆墨已化成山川靈氣,意境極為深遠。
該圖近處隔水作平緩的沙洲樹叢在煙霧中隱現。畫樹近於范寬,勁硬老辣而有姿致;作者多畫夾葉樹,山巔叢樹,雖非夾葉,也點得實中有隙,能從黑里透白,得茂密而松空之妙:山巔亭台樓閣,林木繁密:近景右下方歸舟停於泊岸,即右方溪岸開闊平遠。兩人登上臨水高岩,峽谷山路數人抬級而上,其中一人凝目遠望,一人遙指對江,隔水煙罩遙岑,陂岸隱約,觀者隨圖中人所指,卻可擴大心胸,左側最高峰畫得半壁實半壁虛,實者山石方折堅硬,極見稜角,墨色黝黑,仍為懸崖峭壁;虛者為江上水氣所迷,上升成為嵐:左側的高峰山石與右側的平闊平遠的溪岸,形成強烈的虛實對比。畫面左右虛實與山石畫法的虛實,使畫面更具畫趣:景物的虛實對比是此作品的一大特色,稍遠處,一條山間小徑,蜿蜒曲折而上,掩沒于山谷林木之中,通向山巔“樓觀”:山頂上樓閣隱現,似闖遊人笑語:在畫幅中心處,畫家精心刻劃了兩個人,使其立於沒入江中的一巨石,伸手指點,沉醉於江邊優美的景色。人物雖小,但卻尤為引人注目,並點出了此畫的主題,畫家以筆墨化成山川靈氣,意境極為深遠。
圖右下方一舟方艤,兩人登上臨水高岩,一人凝目遠盼,一人遙指對江,隔水煙罩遙岑,陂岸隱約,觀者隨圖中人所指,卻可大擴心胸。左側最高峰畫得半壁實半壁虛,乃半為江上水氣所迷,上升成嵐,後面還添上幾座淡淡峭峰,啟人高遠不可測的“仰止”之嘆。山際徑路盤曲,有兩人策杖而上,而樓觀卻深深埋藏在山坳幽谷中,這是蕭照處理屋木位置的用心處。
該圖曾入明內府,后入清內府,經《石渠寶笈三編》著錄,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