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港街道

煙台市龍口市黃縣下轄街道

龍口市龍港街道原為黃縣的龍口鎮,位於膠東半島西北部,渤海灣南岸,龍口市西北部。區域面積22.58平方公里,人口1.8萬(2021年),轄16個行政村,村莊綠化覆蓋率達44%。

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2℃左右,年平均日照2800小時,年平均降雨600毫米左右。 

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625.4萬元。人均純收入10762元,人均居住面積25平方米。龍港街道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礦藏豐富,特別是煤炭資源;草莓、櫻桃、綠花菜、粉絲、紅富士蘋果、大對蝦、梭子蟹、扇貝、海參等土特產品遠近聞名,素有“魚米之鄉”、“草莓之鄉”美譽。豐富的特色農業帶動了食品加工業的興起。依賴便利的交通,齊全的基礎設施,豐富的特產資源、自然資源、優美的海邊城鎮環境以及雄厚的工業基礎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以汽車配件、機械、電子、塑料、農產品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工業格局,擁有泰爾斯機械、大川活塞、強盛塑膠、福瑞斯空調、礦山機械、瑞圖建材、濱海明珠葡萄酒、龍金花花生油等多家規模企業。

行政區劃


龍港街道
龍港街道
龍港街道下轄村:曲家村鄒劉村逄家村莊子村甲王村甲劉村廒上村橋上村屺坶島村北皂前村北皂后村興隆庄村小孫家村梁家村。

歷史沿革


原龍口鎮位於龍口市西部。東接中村鎮、南與北馬鎮、海岱鎮毗鄰,西北頻渤海。海岸線長26公里。總面積27.51平方公里。耕地8,000畝。總人口5.01萬人。全鎮轄12個村民委員會,2個專業隊,13個自然村。除西北端的屺姆島,其他屬平原。古歷一、四、七為集日。
清康熙版《黃縣誌》載:“龍口墩,明洪武21年魏國公徐輝祖建”,龍口之名始見於此。清同治十年,屬乾山都馬亭社。1971年屬十區乾元鄉。1929年屬八區。1939年至1944年為偽山東省龍口市。1945年為龍口特區。1946年設龍口市。1950年撤市改為龍口區。1956年為龍口鎮。1958年9月與龍化鄉聯合成立東風人民公社。1959年給稱龍口鎮人民公社。1981年恢復龍口鎮,1993年11月19日,撤銷龍口鎮,以原龍口鎮的行政區域設立西城街道辦事處,原龍口鎮人民政府駐地為西城街道辦事處駐地。2000年12月19日,西城街道辦事處更名為龍港街道辦事處,龍港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西城街道辦事處駐地。

經濟


龍口鎮是一個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鎮,工農業總收入20,887萬元,人均收入880元。有糧田6,300畝,糧食總產3,660噸,果園2,076畝,各種水果總產量1,053噸。各類大牲畜135頭,豬1,100頭,羊127隻。鎮辦企業主要有隨機工具廠、化工廠、蓬布廠、標準件廠、印刷廠等,村辦工業70餘處,年出口總值420萬元,經濟收入佔全市首位。全街道生產總值18億元,一、二、三產業比為5.5:66.2:28.3。糧食平均畝產489.4公斤,總產654.25萬公斤。農業總產值24272萬元,其中種植業總產值5528萬元,林果業總產值6181萬元,畜牧業總產值1519萬元,漁業總產值10391萬元。進出口總值3357萬美元,其中出口總值3330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8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00萬美元。

社會


文教衛體

龍口鎮內設有影劇院、工人俱樂部、傳播台等文化娛樂場所多處。有中學3所,小學8所,幼兒園11所。市級醫院2處。煙台市複員軍人療養所1處。農村醫療衛生市12個。敬老院1處。央格庄西南側沿海建有龍口浴場。全鎮籃球場20餘個,燈光球場2個。

經濟開發區

屬龍港街道辦轄區,1992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控制面積18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總人口1.5萬人。開發區西臨渤海灣,北臨龍口城區,緊靠煙濰高速公路,距煙台空港70公里,距龍口港2公里,交通四通八達。
目前區內累計投資1.5億,完成了水、電、暖、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區內並建有35KV和110KV的變電站各一座,建成了“五縱六橫”的主幹道路框架,達到了“六通一平”的投資條件。開發區管委對外招商實行統一管理,具有協調、調查、洽談、立項、報批等職能。開發區下屬的外企服務中心,一條龍為入住園區企業服務。對入住園區投資企業的審批資料的編製指導及轉報批複,在所需材料備齊的基礎上,三天內報批結束。開發區已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投資,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88個,合同外資額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額1.5億美元。初步形成了以汽車配件、食品加工、生物製藥、機械製造、服裝加工為重點五大支柱產業。目前開發區已經成為龍口市對外開放的窗口、招商引資的基地、是龍口市新的經濟增長點,是近兩年煙台發展最快的經濟開發區之一。

文化


地方特色

龍港街道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礦藏豐富,特別是煤炭資源;草莓、櫻桃、綠花菜、粉絲、紅富士蘋果、大對蝦、梭子蟹、扇貝、海參等土特產品遠近聞名,素有“魚米之鄉”、“草莓之鄉”美譽。豐富的特色農業帶動了食品加工業的興起。依賴便利的交通,齊全的基礎設施,豐富的特產資源、自然資源、優美的海邊城鎮環境以及雄厚的工業基礎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以汽車配件、機械、電子、塑料、農產品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工業格局,擁有泰爾斯機械、大川活塞、強盛塑膠、福瑞斯空調、礦山機械、瑞圖建材、濱海明珠葡萄酒、龍金花花生油等多家規模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