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村

北京市密雲區古北口鎮下轄村

古北口村,北京市密雲區古北口鎮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地處燕山山脈,蟠龍、卧虎兩山南面的淺山丘陵區,村域面積約11.33平方千米。

古北口由潮河切割燕山而形成,東有蟠龍山,西有卧虎山。古北口有近4500年的建置史,1500年左右的長城建造史,亦有1000年的營城歷史。古北口村街道骨架基本保存民國時期“一縱四橫”的魚骨式格局,村內建築主要採用傳統的四合院模式。長城——古北口鎮城、古北口瓮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11月17日,古北口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七部門公布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

歷史沿革


古北口歷史悠久,有近4500年的建置史,1500年左右的長城建造史,亦有1000年的營城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北京地區出現了燕山南北文化的接觸,古北口是當時燕山南北文化交流的天然通道之一。
據《通獻通考》《密雲縣誌》載:唐屬冀州,虞屬幽州,稱冀州。
夏屬冀州,據《密雲縣誌》載:“夏省幽並為冀州”。
商屬冀州,據《密雲縣誌》載:“商周仍之”。
西周屬燕之冀州。
東周,燕國在古北口築墩設防以阻止東胡進犯,俗稱北口。
秦划三十六郡,古北口屬幽州漁陽郡。
漢代,據《史記》載:“漁陽郡領燕樂、要陽、白檀三縣,古北口屬漁陽郡要陽縣。”
三國,曹魏統一北方時期仍屬漁陽郡。
西晉,據《史記》載:“惠帝之後,後趙、前燕、前秦三國相繼之時,屬幽州漁陽郡。”
古北口村
古北口村
南北朝,屬漁陽郡燕落縣,在古北口築有石砌長城,有鐵門關之稱。
隋朝,開皇初年修造燕冀段長城防禦契丹,古北口成為長城三十一個軍鎮之一,屬安樂郡燕落縣。
唐初,屬燕落縣併入密雲縣屬檀州,據《唐書》載,古北口曾設守捉之職。古北口自唐代始獲其名,因是唐幽州(今北京)之北重要長城關口而得名“北口”。
古北口村古御道
五代,後晉石敬塘割幽雲十六州給遼,古北口隨檀州密雲縣歸遼。
北宋,金將燕山前的涿、易、檀、順、景、冀六州歸宋,古北口隨檀州密雲縣歸宋后又被金奪回。
金泰和五年(1025年),設北口城,屬密雲縣,稱留斡嶺。
元代,古北口仍保持交通咽喉的重要性,設古北口驛。仍屬檀州密雲縣。
明代,擴修古北口至山海關各段長城關口,並建古北口城。屬順天府密雲縣。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令徐達建古北口關城,徐達守軍在北齊長城基礎上,對古北口一帶的長城加砌石塊以增強防禦能力,並加修關城、關口和烽火台等關塞設施,增修門關兩道。設守御千戶所。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古北口關城升為密雲後衛,下轄左、右、中、前、后5個千戶所,古北口和西北的居庸關一樣,成為明王朝首都的重要軍事門戶。
清代,屬順天府密雲縣。古北口關城軍事功弱化,成為區域中心和商業集鎮,在古北口北關外形成古北口來最早的商業街。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古北口城牆全被沖毀。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由北京海淀撥來的八旗官兵2152人(內有蒙八旗官兵),連同家屬約7000人,駐防檀營,原駐熱河的210名八旗官兵后移駐古北口。
清光緒十六年八月十六日(1890年9月29日),一場山洪將古北口東門城洞、南門水洞及沿河兩岸的衙市房舍全部沖毀,城內的居民遷到城外居住,除官署外只有少量的軍政人員家屬的住宅。古北口出現了城外為市、城內為郊的局面。
古北口村小清河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后,古北口屬河北省密雲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月15日,古北口改屬熱河省公署管轄。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月4日,古北口由薊密區行政督察公署管轄。
解放戰爭時期,古北口由承興密聯合縣管轄。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河東與河西合併恢復密雲區,設古北口鎮。古北口村屬古北口鎮。
1976年7月23日,水災后,政府重建古北口鎮。古北口集鎮沿大路向北和向東的緩坡兩個方向不斷建設發展,形成如今的城鎮格局。
2006年,古北口村行政區範圍進行合村,包括:南關、西隊、東隊、大嶺、二寨五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古北口村位於北京市密雲區東北部,地處燕山山脈,蟠龍、卧虎兩山南面的淺山丘陵區,村域面積約11.33平方千米。 © 2021Baidu-GS(2019)5218號-甲測資字1100930-京ICP證030173號-Data©長地萬方古北口村
地形地貌
古北口村屬燕山山脈,海拔為200—400米,坡度為5°—50°。東有蟠龍山,低山丘陵;西有卧虎山,為高山丘陵,坡度較陡,山體變化較大;南接青峰、疊翠二嶺,潮河南北流向,沿潮河為河漫灘,階地,形成“四面環山,一水中流”的布局。

自然資源


氣候

古北口村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南風。四季中,春秋短,夏冬長,季節特徵明顯。年平均氣溫8℃—10℃;年降水量為600—650毫米。

水文

潮河流經古北口鎮和上甸子鄉與太師屯鎮交界地區,入密雲水庫,常年有基流。古北口村域內有小清河,為季節性小河,常年有水,匯入潮河。城內小河河床230米左右。

植物資源

古北口村野生植物種類繁多,大部分山坡為灌木叢和灌草叢。東部山地散生著松柏和小片側柏琳、松林;陽坡主要有荊條、酸棗、白草及椿、榆等喬木100多種;陰坡以野菊為主,還有人工松林、刺槐林等;主要果林有杏、桃、李、棗、梨等等經濟和觀賞樹木100多種;河岸、路邊多為大楊樹;草藥植物有苦參、黃芩、遠志、智母、川芎柴胡、黨參、車前草、桔梗、串地龍、白頭翁、蒼朮、板蘭等130多種;野菜野草類主要有野綠豆、葛條、馬齒筧、蒲公英、羊鬍子草、野薄荷、木麻、節節草、車前草、拉秧、瓦松、兔絲等近100種。

動物資源

古北口地區野生動物有狼,豹子,狍子,黃狼,狐狸,獾,野兔,刺蝟,野貓,松鼠,花狸棒,寒號蟲;鳥類有野雞,石雞,貓頭鷹,啄木鳥、喜鵲,燕子,麻雀,鴨,河野,胡不臘,山喜鵲,山鴿子,河丟丟,地牤牛等;魚類有青魚,草魚,鯉魚,鯰魚,鯽魚,厚魚,鱉,泥鰍,蝦,沙丁口等;蟲類有螻蛄,蚯蚓,蠍,土鱉,蜜蜂,蜻蜓,蛇,蜘蛛,螢火蟲,蚤,粘蟲,壁虎,蝸牛,金龜子,臭板蟲等。

人口民族


人口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博物館官網顯示,古北口村常住人口4202人,戶籍人口3202人,主要民族:漢、滿、回。

經濟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博物館官網顯示,古北口村主要產業為旅遊業、農業。種植玉米和果樹等。村民人均年收入22790元,村集體年收入4900萬元。

文化


文物古迹

● 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公墓
古北口村
古北口村
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公墓是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坐落於北京市密雲區古北口鎮南關外國道西側長城腳下,是一座用黃沙土堆積而成的高大墓丘(俗稱“肉丘墳”),高6米,底部直徑15米,墓的四周用青磚砌著2米多高的花牆,東南方向有一門,門樓高3米。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月,長城抗戰爆發,3月10日至5月12日國民黨愛國官兵在古北口地區英勇抗擊日寇的進攻,許多愛國官兵為國捐軀。長城抗戰失敗后,古北口道士出面收斂陣亡將士遺體合葬於古北口城西,墓前立碑即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公墓碑,原碑現藏於古北口鎮政府。1984年5月北京市密雲區古北口鄉人民政府重修公墓,同時立新碑一座,1993年,公墓新建一座“長城抗戰古北口戰役”紀念碑和碑亭。1995年10月被公布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8月13日,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公墓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 古北口保衛戰紀念碑
古北口保衛戰紀念碑,密雲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12日至14日,解放軍冀晉縱隊等部勝利地進行了古北口保衛戰,挫敗了國民黨軍隊企圖打通進軍東北之路的軍事計劃。古北口保衛戰紀念碑現存為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原建建築,2001年由北京市密雲縣政府出資修繕。高約5米,正面刻有“古北口保衛戰紀念碑”,碑背面刻有的冀晉縱隊司令趙爾陸手書的“河山永在”四個大字,碑座四周鐫刻著100餘名為實現和平而獻身的烈士姓名、籍貫、年齡。該碑於2000年9月被原密雲縣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七勇士紀念碑
七勇士紀念碑,密雲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月,日軍進犯華北長城沿線,帽兒山七勇士為掩護後撤,犧牲在日軍飛機重炮的轟炸下。七勇士紀念碑基座高約1.2米,碑高約3米。現存紀念碑為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八周年時重修。

節慶活動

火神廟會:每年正月十五是火神廟會。屆時就要在潮河東岸搭“火神棚”3間,將火神廟裡火神架上的火神小型塑像抬到“火神棚”,對面搭台唱戲,唱戲3天。白日唱戲,晚上耍龍燈、踩高蹺。
財神廟會:每年正月十七,是財神的生日。火神廟會之後,戲班子馬上挪到財神廟,唱戲4天,接著在土地祠唱戲2天至3天。
藥王廟會: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是藥王廟會日。自四月二十五日開始,會期一般為5天,有時延長至7天。因藥王廟外面積比較狹窄,故此廟會只唱戲,不上花會。
古北口村
古北口村
令公廟會:每年農曆九月十四為廟會日,唱戲5天以示隆重。屆時將令公塑像前一尊一尺多高的小令公塑像抬到關帝廟的神龕上,面對戲樓接受膜拜。廟會

傳統技藝

瞎掰:又叫“魯班枕”,是古代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生活用具,出門在外乘涼的時候打開可以當座子用,休息時可以當枕頭用。
古北口村
古北口村
瞎掰是從微觀考察木匠的天賦和雕刻功夫,木匠要學會了製作瞎掰,雕刻一類的細活就容易操作,木匠也就成為了名副其實匠人了。

物產美食

特色小吃
古北口村的特色小吃有古北口燒餅、北口麵茶、白黏高梁米元宵、豆面年糕、驢打滾、大小黃米粽子、爽口涼粉、砂鍋紅薯、甜麵醬、油糕、黏火燒、老豆腐、羊雜碎;切糕、小鍋餑餑、炸薄荷等。
農副產品:香油、甜麵醬。
古北口村
古北口村
手工藝品:蒲墩、剪紙。

旅遊


主要景點

● 長城——古北口鎮城
古北口鎮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侵華日軍佔領古北口后,將北門拆毀,2012年修復了鎮城北門。鎮城隨山而建,呈不規則形,周長3245.1米,設東、南、北三門,現僅存北門和水關一座。牆體用條石、毛石及城磚壘砌,中間為毛石夯土填芯。
古北口村
古北口村
● 長城——古北口瓮城
古北口瓮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古北口村與河北省的交界處,是古北口關的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可加強關隘的防守。依附於長城古北口關,與長城連為一體。當來軍進入瓮城時,將主城門與瓮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形成合圍之勢,現牆體也保存完好。該瓮城建於明代,隸屬薊鎮總督管轄,屬於薊鎮西協古北口路,明代戚繼光在此建督。瓮城平面呈三角形,周長238.2米,設在通往東北的重要關口“鐵門關”上,也稱“鐵門關瓮城”。牆體用城磚和毛石混合建造,設有兩門。
2001年6月25日,長城——司馬台段(含古北口鎮城和古北口瓮城)被評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東關二郎廟
東關二郎廟,密雲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明朝期間。二郎廟從右開始,第一間供奉的是楊戩楊二郎,中間是關羽關老爺,左邊殿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
● 楊令公廟
古北口村
古北口村
楊令公廟,密雲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北宋天聖三年(1025年)遼聖宗耶律隆緒所建。楊令公廟分前殿、後殿。楊令公廟
● 藥王廟
藥王廟,密雲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明朝初年。藥王廟是一組以藥王廟為主的廟宇群,主要包括包括藥王廟、關帝廟、觀音閣、龍王廟、戲樓、抱廈牌樓等建築。西邊是關帝廟,右前方是龍王廟,右後角是關帝閣,說是兩步三座廟,實際是三廟加一閣,外加一明初的古戲樓。藥王廟這種廟中套廟的建築格局,在建築學史上是特殊的,在廟宇群里堪稱之首。藥王廟
● 財神廟
財神廟,密雲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清朝道光年間重新維修過。廟宇為古代建築,殿外兩邊牆上留有古代壁畫,殿里正中供奉著祖師爺——文財神比干。
● 玉皇廟
玉皇廟,密雲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乾隆年間,位於古北口村上營城堡北牆中間頂部,坐北朝南。
交通
1、自駕車:從北京四、五環入京承高速至密雲境內第23出口(太師屯出口)入101國道至古北口隧道口右轉進入景區正門停車場。
2、公交車:北京東直門長途汽車站乘980公交車至密雲長途汽車站,再換乘密25路或開往古北口、承德、灤平方向的班車,行至古北口隧道口下車。
導覽
廟宇文化游線:古御道商業街——北門——藥王廟建築群——廟宇一條街——楊令公廟——三眼井——李家大院——古鎮體驗區——南北主街——玉皇廟。
民俗生活游線:古御道商業街——神農藝品街——民俗特色美食街——養殖體驗區。
抗戰文化游線:長城抗戰烈士紀念碑——長城抗戰烈士公墓——長城抗戰紀念館——娘娘廟——憶苦思甜民俗接待區。
長城觀光游線:二寨民俗接待區——森林嘉年華——蟠龍山長城。

社會


選址理念

古北口村選址上選擇四面環山並且地勢平坦的地帶,具有較強的防禦功能,村落建築順應山勢而建,形成高低錯落的形式。古北口村

空間布局

古北口村在明朝時形成向三個方向發展的“人”字形街道格局。街區現狀保存了從古北口舊城向鎮區、南關、東西關三個方向發展的“人”字形格局。
古北口村街道骨架基本保存民國時期“一縱四橫”的魚骨式格局。即一條南北向老街為軸線,東西向延伸出眾多的次要街巷,構成古北口村的主體道路結構。這些道路寬窄不一,但尺度宜人,結構較為清晰,把居住、商業、交往等空間聯繫起來。古北口村格局

建村智慧

由於邊塞地區戰亂頻發,所以古北口一帶的居民流動性較大,因此古時建造院落時,一般不會太大。建村過程中,在材料的選取上,一般就地取材,順勢而為。
古北口村的建築主要採用傳統的四合院模式,因山地地形複雜,其空間形態較為靈活。建築材料講究就地取材,以當地出產的磚石為主。古北口鎮院落正房坐北朝南,面闊多為三間,廂房居於東西兩側;有時為2—3進院落,無廂房。有別於北京典型四合院的地方在於沒有耳房,多以磚牆或石牆連接廂房和正房直接圍合院落,有時相鄰兩家共用圍合院落的院牆。院落進深隨地勢靈活變化,短至12米以下,長至18米以上。院落多通過坡道、台階以及台地的方式解決地形高差問題。

代表人物


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明代抗倭民族英雄。由於戰略上的需要,戚繼光於隆慶三年(1569年)春,組織將士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修復以古北口長城為重心的薊鎮長城,長達16年。
關搏慶籍貫古北口河東村(今古北口村),曾任潼關都司。
關中平字圖布,籍貫古北口河東村(今古北口村),滿族人,曾任昌平州守備。
李文翰籍貫古北口河東村(今古北口村),光緒丁亥優供(朝考一等官),曾任安徽省無為州知府。
郝乘均字振恆,籍貫古北口東關,曾任綏遠省警察廳廳長。
李希田字松雲,籍貫古北口東關,曾任李運昌部下大隊長,中國承德市組織部長,市糧食局局長,承德市共青團書記。
鄒廣生籍貫古北口東關,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參加革命,古北口保衛戰戰役中犧牲於密雲縣白河澗。
關懷籍貫古北口河東村(今古北口村),曾任志願軍團政治處處長,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

獲得榮譽


2008年,古北口村被北京市委農工委評為"北京最美的鄉村"。
2011年,古北口村被原農業部評為"中國最具魅力休閑鄉村"。
2014年11月17日,古北口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公布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
2018年3月,古北口村入選北京首批市級傳統村落名錄。
古北口村
古北口村
2019年7月2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古北口村為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