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羅門的結果 展開

羅門

台灣十大著名詩人之一

羅門(1928年—2017年1月18日),本名韓仁存,出生於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地太村,中國台灣藍星詩社成員,當代詩人、詩歌理論家,被譽為“台灣現代主義詩歌巨擘”。

1949年,隨空軍飛行官學校到台灣。1954年,開始發表詩作。1955年,與台灣女詩人蓉子結婚。1958年,出版詩集《曙光》。1963年,出版詩集《第九日的底流》。1964年,出版論文集《現代人的悲劇精神與現代詩人》。1966年,羅門以《麥堅利堡》一詩獲菲律賓總統“馬可仕金牌獎”。1969年,出版詩集《死亡之塔》,論文集《心靈訪問記》,同年獲菲律賓總統“大綬勳章”。 1974年,出版論文集《長期受著審判的人》。1975年,出版詩集《隱形的椅子》。1980年,出版詩集《曠野》。1982年,出版論文集《時空的回聲》。1984年,出版詩集《日月的行蹤》。1988年,出版詩集《整個世界停止呼吸在起跑線上》,同年獲得台灣時報文學獎新詩推薦獎。1989年,出版論文集《詩眼看世界》。2012年,獲首屆兩岸詩會“桂冠詩人”獎。2017年1月18日,在台北逝世。

人物關係


個人簡介


羅門
羅門
羅門(1928年-2017年1月18日),原名韓仁存,男,生於海南文昌。空軍飛行官校肄業,美國民航中心畢業,考試院舉辦民航高級技術員考試及格,曾任民航局高級技術員,民航業務發展研究員。從事詩創作四十年,曾任藍星詩社社長、中國文協詩創作班主任、國家文藝獎評審委員、先後曾赴菲律賓、中國香港、中國大陸、泰國與美國等國家和地區以中文發表有關詩的專題講演,一九九五年同蓉子參加「愛荷華大學寫作計劃(IWP)」。曾獲藍星詩獎、文復會「鼓吹中興」文化榮譽獎、台灣地區教育事務主管部門「詩教獎」、中國時報推薦詩獎、中山文藝獎「麥堅利堡」詩獲菲總統金牌。名列英文版「世界名詩人辭典」及中文版「大美百科全書」。

人生歷程


1928年,生於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地太村。1942年,考進國民黨空軍幼年學校。後轉進杭州筧橋空軍飛行官校。1949年,隨空軍飛行官學校到台灣。1951年,考進台灣民航局,在民航圖書館擔任管理員,其後主要從事民航業務。
1954年,第一首詩《加力布露斯》在《現代詩》雜誌上發表。1955年,與中國台灣女詩人蓉子結婚。 1958年,出版詩集《曙光》。1963年,出版詩集《第九日的底流》,內收羅門1958年至1961年創作的詩歌33首。1964年,出版論文集《現代人的悲劇精神與現代詩人》。1966年,羅門以《麥堅利堡》一詩獲菲律賓總統“馬可仕金牌獎”。 1969年,出版詩集《死亡之塔》,論文集《心靈訪問記》,同年獲菲律賓總統“大綬勳章”。
1974年,出版論文集《長期受著審判的人》。1975年,出版詩集《隱形的椅子》。1980年,出版詩集《曠野》。1982年,出版論文集《時空的回聲》。1984年,出版詩集《日月的行蹤》。1988年,出版詩集《整個世界停止呼吸在起跑線上》,同年獲得台灣時報文學獎新詩推薦獎。1989年,出版論文集《詩眼看世界》。 2012年,獲首屆兩岸詩會“桂冠詩人”獎。
2017年1月18日,在台北逝世。

主要作品


個人作品首版時間作品類型
《曙光》1958年詩集
《第九日的底流》1963年詩集
《現代人的悲劇精神與現代詩人》1964年論文集
《心靈訪問記》1969年論文集
《死亡之塔》1969年詩集
《長期受著審判的人》1974年論文集
《隱形的椅子》1975年詩集
《曠野》1980年詩集
《時空的回聲》1982年論文集
《日月的行蹤》1984年詩集
《整個世界停止呼吸在起跑線上》1988年詩集
《詩眼看世界》1989年論文集

評價與榮譽


羅門是台灣十大著名詩人之一,也被認為是有世界級水準的詩人。他強調詩是美與“精神深度”的結合。作品多寫戰爭、死亡題材,重視人性的真誠與尊嚴,批判機械的文明,致力於人類心靈的探索。

評價

1989年秋,羅門應海南詩詞學會之邀到海南文聯、海南大學、海南師院講學,受到家鄉的學者和鄉親們的熱烈歡迎。此後,他曾多次往返海峽兩岸,使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羅門從事詩創作30多年,著作很豐,成就巨大。他曾為國際詩人協會榮譽會員,現為藍星詩社社長。曾任中國新詩學會常務理監事、台灣文協詩創作班班主任。同蓉子曾應邀赴香港大學及菲律賓中醫學院與文藝界演講。一九九五年同蓉子參加“愛荷華大學寫作計劃(IWP)”。作品選入《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部分被英、法、日、韓等國用外文出版,並有兩首詩分別被碑刻入台北市公園與動物園,當為現代詩的創舉。著作有詩集《曙光》、《第九日的底流》、《死亡之塔》、《隱形的椅子》、《羅門自選集》、《曠野》、《日月的行蹤》、《羅門編年詩選》、《日月集》(英文版)、《整個世界停止呼吸在起跑線上》等;論文集有《現代人的悲劇精神與現代詩人》、《心靈訪問記》、《長期受著審判的人》、《時空的回聲》、《詩眼看世界》等。
“他不僅對華語詩壇有貢獻,在中國現代詩發展方面有影響,而且推動兩岸詩歌和文化交流。”(海南省詩歌協會名譽主席劉耿評)
“羅門、蓉子這對中國詩壇佳偶,一甲子輝煌詩作,老而彌堅,如日月般相映成趣。”(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戴維揚評)
“在我眼中他是個鬥士,有著一顆年輕的心,是非常純粹的詩人。”(詩人雁西評)
“羅門是當代台灣詩壇的一位奇才,也是人們認為難解的一個謎。他不僅具有李賀、李商隱的詭秘奇特,又有蘇軾辛棄疾的恢宏悲壯;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詩人,還是出色的詩歌理論家。”(原西南師範大學教授劉揚烈評)
“羅門寫給戰爭、愛情和伴侶的詩歌,語言非常精妙,在口水詩鼻涕詩泛濫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精神生活的衛生,羅門為我們樹立了值得敬仰的好榜樣。”(作家孔見評)
“羅門先生所寫的詩歌的意象很奇特,雖然數量不多,但想象很豐富。羅門先生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激情充滿熱愛的人,他對自己的每一首詩都精雕細琢,而這正是自己或是詩人應該學習的地方。”(詩人樂冰評)

榮譽

文學類
1966 菲律賓總統“馬可仕金牌獎” 《麥堅利堡》 (獲獎) 
1988 台灣時報文學獎新詩推薦獎 (獲獎)
2012 首屆兩岸詩會“桂冠詩人”獎 (獲獎)

人物評價

編輯 語音

逝世


2017年1月18日,羅門在台北逝世。

葉落歸根


2017年4月2日,羅門家人將已故台灣詩人羅門的骨灰迎請回瓊,安葬於其家鄉文昌地太村父母的墓旁,滿足他落葉歸根的願望。

創作特點


主題思想

生命意識
羅門專事於心靈的探索,強調人的精神與生命,塑造獨特繽紛的意象,擴展詩中的投射力與生命內涵性。羅門經常處理戰爭與死亡的題材,批判機械文明而喚起人性的真誠與尊嚴。
悲劇意識
羅門對現代人的悲劇命運探討尤為深刻,這與其自身經歷、生活環境及時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身世之感,家國之思,以及對現代工業文明的審視,使得羅門對現代人的生存困境有了深入細緻的體驗,體驗決定感悟,情理轉換,共同造就了羅門詩作中濃厚的悲劇氛圍和悲劇哲學化傾向。

藝術手法

唯美主義
羅門早期詩歌創作受蓉子的影響,充滿著火山般的激情,表現了呼嘯奔放的“自我”形象,詩的想象豐富,色彩瑰麗,有唯美主義色彩。
重複形式
羅門善於運用重複的形式,層層逼近事物的本質內涵,在逼近過程中加強詩的濃度。在寫戰爭、死亡等主題上,常常採用迂迴包圍的方法,重複向核心爆炸進去,使得意念更加明朗,詩的韻味也更濃郁。
語言技巧
羅門詩歌藝術風格的突出成就表現在語言上。不相干的語片,在羅門的筆下成了有著密切聯繫的意象,而這些意象帶著詩人獨特的感受與知性,帶著現代意識,又構建了羅門心目中理想的境界。羅門想象奇特、聯想微妙、比喻鮮活的意象語言,給讀者陳舊的習慣性的欣賞心境,帶來了美妙的新意。

後世紀念


追思集會
2017年1月24日,兩岸詩會組委會、海南省詩歌學會、海南音樂廣播、現代青年雜誌社等聯合在海口主辦“追思一位純粹詩人羅門”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