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是一個漢字,動詞,讀音為hōng。

基本含義為用火取暖。

烘的常用組詞有烤乾、烘烤、烘乾。襯托;渲染:烘托、烘染、烘襯、烘雲托月。

基本釋義


● 烘 hōng ㄏㄨㄥˉ
1. 用火或蒸氣使身體暖和或使物體變熱、乾燥:~箱。~手。~干(gān)。~烤。~焙。
2. 燒。
3. 襯托,渲染:~襯。~托。~染。~雲托月(喻從側面加以點染以烘托所描繪的事物)。

詳細釋義


◎ 烘 hōng
〈動〉
● ● (形聲。從火,從共,共亦聲。“共”義為“一起”、“一同”。“火”與“共”聯合起來表示“用多個火把(火源)一起加熱”。本義:增強型的加熱)
● ● 同本義
烘,燎也。――《爾雅·釋言》
昂烘於歁。――《詩·小雅·白華》
● ● 又如:烘眼(角膜炎之類的眼病,俗稱“紅眼”);烘焰(光焰);烘騰騰(火旺盛貌)
4. 烤乾;烤熱
● ● 襯托;渲染
● ● 映照
● ● 用同“哄”。人同時發出聲音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部】烘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唐韻》呼東切《集韻》《韻會》呼公切《正韻》呼洪切,音。《爾雅·釋言》烘,燎也。《廣韻》火貌。《詩·小雅》卬烘於煁。
又《廣韻》戸公切《集韻》胡公切,音洪。義同。
又《集韻》居容切,音恭。《詩·小雅》卬烘於煁。《釋文》孫炎音恭。
又《集韻》《類篇》渠容切,音蛩。義同。
又《廣韻》《集韻》胡貢切,音閧。《廣韻》火貌。
又《集韻》一曰火乾物。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貢切,音戇。《廣韻》火乾也。 《集韻》或作灴。

常用片語


⒈烤乾、烤熱或向火取暖:~衣服。~麵包。~火。~干機
⒉襯,渲染:~托。~雲托月。
⒊迭用。〈表〉加強語氣:熱~ ~。鬧~ ~。
【釋義】①用火取暖、烤乾:烘箱|烘烤|烘乾。②襯托;渲染:烘托|烘染|烘襯|烘雲托月。
【烘托】 #hōngtuō ①國畫的一種畫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點染輪廓外部,使物象鮮明。②寫作時先從側面描寫,然後再引出主題,使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③泛指陪襯,使主體明顯突出。
〖例句〗在幾朵浮雲的烘托下,月亮顯得更加皎潔。
【烘雲托月】 #hōng yún tuō yuè 比喻從側面加以點染以烘托所描繪的事物。
〖例句〗楊朔的散文常常採用烘雲托月的手法,把主題闡述得更加鮮明。

烹飪手法


1.點心或食物調好味或加工好後置入烘爐中致熟的烹調方法。
2.中藥炮製方法之一。亦稱焙。是用微火加熱,使潮濕藥物變燥的方法。如菊花、金銀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櫃內,使藥物乾燥而不焦黑。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冬烘、烘染、烘箱、烘托、烘籠、烘籃、烘襯、烘焙、烘烘、烘明。

相關成語

烘雲托月、冬烘先生、烘托渲染

字形源流


統一規範簡化為“烘”。
烘

方言集匯


客家話:[寶安腔] fung1 fung2 | fung3 [海陸豐腔] fung6 fung2 [梅縣腔] fung1 [台灣四縣腔] fung5 fung2 [客語拼音字彙] fung1 [東莞腔] kung1 [客英字典] fung2
粵語:hong3 hung1 hun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