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楊力,法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副院長。1974年生,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交大SMC-B“晨星學者”。2005年進入凱原法學院,2006年破格晉陞副教授,2007-2008年在最高人民法院訪問,2009年在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后出站,2010-2011年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杜克大學訪學。多次受邀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最高人民法院、台灣“中央研究院”等學術講壇或國際研討會演講、點評或發言,以及擔任多家核心雜誌或出版社的評審人。主要研究領域為法社會學、司法制度和法律教育。

人物經歷


2005年進入凱原法學院,2006年破格晉陞副教授,2007-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訪學,2009年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后出站,2010-2011年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杜克大學訪學。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副院長,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交大SMC-B“晨星學者”,凱原法學院“最受歡迎教師”。

研究方向


法社會學、司法制度和法律教育。

主要貢獻


論文成績

已在《中國法學》、《政法論壇》、《法學家》、《法學》、《法律科學》、《政治與法律》、《法商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70餘篇,半數以上為CSSCI期刊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10次,觀點摘要2次。承擔過部省級和上海市教委重點、曙光計劃等縱向課題6項,參與教育部、國家社科重大或重點項目2項。

代表論文

“新農民階層與鄉村司法理論的反證”(《中國法學》2007年第6期)、“司法特殊正義及其運作機制研究”(《新華文摘》2009年第1期)、“The Research of Direction Case and Benign Mechanism in China”,(《中國法學》(英文版)2008年第1期)、“中國案例指導運作研究”(《法律科學》2008年第6期)、“最高法院的政治決策過程”(《政法論壇》2010年第1期)、“民事疑案裁判的利益衡量原則問題”(《法學》2011年第1期)、“納稅人意識:公民意識的法律分析”(《法律科學》2007年第2期)、“中國階層分化與司法多邊主義”(《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司法多邊主義如何可能”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論稅權理念及其底線規則”(《政治與法律》2007年第3期)、 “論承租人先買權的十個問題”(《判解研究》2007年第5期)、“基於利益衡量的裁判規則形成”(《法商研究》2012年第1期)。

代表著作

《司法多邊主義》(法律出版社,2010)、《法律思維與法學經典閱讀》(北京大學出版社、上海交大出版社,2012),《社會學視野下的法律秩序》(山東人民出版社“法理文庫”,2006)、《司法推理與法官思維》(法律出版社,2010,合著)、《中國鄉土司法修正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合著)、《比較法制現代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合著)、《訴訟理論與訴訟實踐》(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1,合著)。

獲獎記錄


獲得過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二等獎、上海市法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中國法學會優秀論文獎、上海交大晨星獎勵計劃一等獎、第五屆“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榮譽稱號等。
2020年11月4日,獲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