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棘豆

甘肅棘豆

甘肅棘豆,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甘肅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 Bunge的全草,分佈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止血,利尿,解毒療瘡之功效。用於各種內出血,水腫,瘡瘍。

入葯部位


全草。

性味


微辛,溫。

歸經


歸心、肺、小腸經。

功效


止血,利尿,解毒療瘡。

主治


用於各種內出血,水腫,瘡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採集加工


7-8月採收全草,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甘肅棘豆,多年生小草本,高15~25cm。莖直立或斜上,基部分枝,疏被白色長柔毛,有時有黑色短柔毛。羽狀複葉,長5~13cm,葉軸密被長柔毛;托葉卵狀披針形,基部連合,與葉柄分離;小葉13~25,葉片卵狀長圓形至披針形,長8~13mm,寬4~6m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均密被長柔毛。頭狀花序生於花梗頂端,總花梗長5~15cm,被長柔毛;花萼筒狀,長約9mm,密被長柔毛,萼齒線形;花冠黃色,旗瓣長10~18mm,寬卵形,翼瓣稍短,龍骨瓣比翼瓣短,頂端具喙;雄蕊10,二體;子房有多數胚珠,花柱向內彎,柱頭頭狀。莢果長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約lcm,膨脹,密生黑色長柔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300-5300m的乾燥草原及山坡草地。分佈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藥材鑒別


多皺縮成團,密被灰白色、黑色柔毛。主根圓錐形,葉叢生,綠色或淡綠色,濕潤展平後為羽狀複葉,小葉片13-25,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全緣。可見近頭狀的總狀花序,圓錐形,總花梗較長。莢果橢圓形,長約1cm,寬約4mm,膨脹,被黑色長柔毛。氣微,味微甘苦。

相關論述


《青藏高原藥物圖鑑》:“利水,治各種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