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燕振昌的結果 展開

燕振昌

長葛市坡胡鎮水磨河村黨支部書記

燕振昌,河南省長葛市水磨河村黨委書記,歷任長葛市坡胡鎮水磨河村黨支部書記、黨總支書記、黨委書記,2014年12月12日凌晨在寫完3項具體工作安排后,剛寫出一個“4”字,就突發心梗,與世長辭。2016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工作履歷


自1970年當選河南省長葛市水磨河村村支書以來,燕振昌就堅持把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記錄在冊,至2014年他的工作日記已達90多本、8000多頁、100多萬字。
從貧困到富裕,從老舊到嶄新,從落後到文明,水磨河村在燕振昌的帶領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創造了多個第一:創辦河南省第一個村級敬老院,建設許昌市第一個農村寄宿制學校,成為長葛市第一個億元村、長葛市44年來唯一的“零上訪村”。
直到2014年12月12日凌晨生命的最後一刻,燕振昌仍在書寫工作日記。讓人痛惜的是,他在寫完3項具體工作安排后,剛寫出一個“4”字,就突發心梗,再也沒有起來。

治村舉措


從貧困村到億元村
“水磨河,磨來磨去災禍多;十年種地九年荒,男女老幼掉苦窩。”四五十年前水磨河村的一則民謠,就是這個貧困村的真實寫照。“那時候水磨河村窮得揭不開鍋”,據村民們回憶,當時人均耕地不超過7分,全村人“戰天鬥地”,也只能勉強保肚皮、保口糧。
1970年,剛剛接任村支書的燕振昌在日記里寫下了自己的願望:一定要讓村民過上有房住、走好路、能讀書、有玩處的安生日子。
其實在此之前,燕振昌有更多更好的選擇。1962年,20歲的燕振昌高中畢業被分配到長葛縣稅務局坡胡稅務所工作。由於工作突出,1966年縣裡選拔幹部時,他是第一人選。燕振昌自幼家貧,父母早亡,既要養兒育女,又要拉扯年幼兄弟,生活極為困窘。這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對當時的燕振昌來說,幾乎是難以抗拒的誘惑。
然而,他卻毅然選擇回到家鄉。1967年,他被社員推選為第八生產隊隊長,3年後被選為水磨河村黨支部書記。在當年5月12日的工作日記里,燕振昌工整地寫道:“留在農村,照樣能幹出名堂來。”
燕振昌有文化、肯吃苦、敢做事。面對一窮二白的水磨村,燕振昌下定決心:“辦集體企業,給大隊多產點東西、多積點錢。”於是,他把大隊里所有“有本事、有手藝”的能工巧匠集中起來,張羅起了農機配件廠。後來又陸續建起了麵粉廠、冰糕廠、機瓦廠……到1981年,村裡十幾家集體企業每年給村裡上繳利潤超過30萬元。
1986年,中央開始有了“股份制企業”的提法,燕振昌敏銳地嗅到經濟改革的信號。他帶領村民以土地、廠房入股,吸引村民入資,辦起村造紙廠,成為河南省第一批股份制企業。幾年間,水磨河村吸收股金800多萬元,辦了50多家企業,成為長葛市第一個工農業總產值超億元的村子。
現在的水磨河村,投資百萬元以上企業超過50家,2014年水磨河村年產值超過4億元,人均年收入近2萬元。水磨河村從昔日的貧困村變成了如今遠近聞名的明星村。
從老舊村到漂亮村
在從貧向富的過程中,水磨河村從舊到新的浩大工程也在同時進行。從土坯草房,到小瓦青磚,再到兩層小樓。燕振昌領著村民划宅基、蓋排房,告別破舊擁擠的老房子,建成了橫成排、豎成行的新農村。
吃得飽,住得好,這是村民最樸素的願望。幾十年前,水磨河村土坯草房“里生外熟”,即外面是磚、裡面是土坯,麥草或瓦苫頂。房子未經規劃,大門朝向亂七八糟;宅基地窄,五戶一院、三輩同室、兒大不婚、晚上住牲口屋的情況比比皆是;條條小土路,在各家各戶之間曲里拐彎地“自然”形成,坑坑窪窪,七拐八扭。
蓋新房的目標在燕振昌心裡深深紮下了根。宅基地不足,他帶領村民扒掉老寨牆、北關爺廟、西關爺廟;沒有石灰,他協商到臨近的禹縣無梁鎮拉石頭,建石灰窯;沒有磚瓦,他發動各生產隊建磚瓦窯……
自1978年第一所“示範房”建成,水磨河村舊村改造、新村建設大工程,歷時近10年終於在1986年勝利結束,全村1000多戶村民基本都住上了新房。小瓦青磚的排房住了十幾年後,一部分較富裕的村民要求拆舊房、建新房,於是,村裡引導著村民開始了第二輪新村建設。1998年以來,水磨河村又陸陸續續都翻蓋了新房,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二層、三層樓房在村裡紛紛拔地而起。
一項工作,堅持十年。燕振昌曾說:“農村工作周期長,計劃、規劃的實現得有連續性。如果把當村支部書記當成短期行為,不打長牌,這些工作做不到底不說,還會留‘話把兒’,丟‘遺症’,給以後造成矛盾和糾紛。”
從落後村到文明村
建設新村難,移風易俗更難。燕振昌常常以身作則,處處帶頭示範。“燕書記給黨員幹部帶了個好頭,全村沒有一個人不支持他工作的。”水磨河村委委員燕松軍說。
燕振昌年輕時就是桿“老煙槍”,可在30年前他突然把煙給戒了。原來在建設新村時,不少村民為先建自家房給燕振昌送煙,為了秉公辦事又不傷害村民間感情,燕振昌開始戒煙。燕振昌在日記中寫道:“就這一根煙,不僅壞了規矩,也給村民原本就不富裕的日子增加負擔,這煙以後不能再抽了。”
在任44年,燕振昌為自己和村兩委定下了兩條不可逾越的的規矩。對自己,是“五個不沾邊”:錢不沾邊、物不沾邊、獎金不沾邊、紅白喜事酒場不沾邊、煙不沾邊;對村兩委,是“四個不幹”:村民不同意的不幹、收費攤派的不幹、搞形式做面子的不幹、村民得不到實惠的不幹。
黨風正,則民風淳。燕振昌不和稀泥、不搞特殊,時時嚴於律己,處處以身作則,以一身正氣樹立形象,以兩袖清風贏得民心,村兩委因此風清氣正,水磨河村由此安定和諧。他在任的44年裡,水磨河村沒有發生過一起上訪事件,成為長葛市唯一的“零上訪村”。此外,水磨河村還創辦了全省第一家村級敬老院,每年重陽節開展“好兒子”、“好媳婦”、“五好家庭”評選,為70歲以上老人發補助。比誰對老人孝順、比誰給老人端飯勤,在水磨河村已蔚然成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燕振昌不僅著眼於水磨河村的現實問題,還把目光投向了水磨河村的未來,8次修建學校即是例證。在燕振昌的帶領下,水磨河村的小學、中學經歷了8次擴建,最大的一次是1982年,建成了長葛市第一個農村百米長廊的教學大樓;第二次是2004年,擴建坡胡鎮二中,4層教學樓、學生宿舍樓、餐廳拔地而起,建成了長葛市第一個農村全寄宿制中學。從恢復高考制度至今,水磨河村已有460多名學生考入大學。

所獲榮譽


2016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發布河南省長葛市水磨河村黨委書記燕振昌的先進事迹,並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在授予決定中這樣寫道,“燕振昌帶領全村幹部群眾苦幹實幹,把昔日的貧困村建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人物評價


一個富裕、漂亮、文明的新村已然建成,而為此日夜殫精竭慮的帶頭人——燕振昌卻於2014年12月12日猝然長逝。“干工作要像春蠶吐絲,兢兢業業到死方休。做人要像點著的蠟燭,從頭燃到腳一生光明。”燕振昌說到做到。
燕振昌去世時,全村人哭紅了眼,自發為他送行……經許昌市委批准,他的身上蓋著鮮艷的黨旗,被安葬在村裡的祭祖園。園門古樸,上面鐫刻的正是他親自編寫的對聯:“伏牛靈照忠孝子,暖泉滋潤德善心”;橫批“德澤猶存”。

後世紀念


2015年8月18日晚,大型現代豫劇《燕振昌》彙報演出在河南省許昌市許都大劇院舉行。該劇是河南省許昌市知名劇作家齊飛根據河南省長葛市坡胡鎮水磨河村原黨委書記燕振昌生前事迹所創作,通過燕振昌解決村民吃水問題、解決南水北調工程房屋補償問題、弘揚孝道等方面,展現燕振昌身為基層幹部的價值追求和使命擔當。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