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府

金朝上京路下設的行政建制

金朝上京路下設的行政建制。初為會寧州,金太宗以建都於此而升為府。府治上京城(今哈爾濱市阿城區市區南2公里白城)。《大金國志》載,“國初無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國相寨、太子庄。后升皇帝寨曰會寧府,建為上京”。城近“按出虎水”(今阿什河)。會寧府轄區:北抵松花江,西涉拉林河,南達長白山,東至蜚克圖河流域。下轄會寧、曲江、宜春3縣。

上京會寧府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國號“大金”,年號“收國”,定都於此。
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完顏亮宣布燕京為首都,命名為中都大興府。金朝的都城從會寧府遷至燕京。會寧府作為金的都城,歷時三十八年(1115年--1153年)。金末地入蒙古,府廢。

歷史


位於阿城市南郊2公里,俗稱白城,張廣才嶺西麓大青山腳下,阿什河左岸,青山綠水之間,俗稱白城。被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代皇帝,作為金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被沿用38年之久。
據史書記載,太祖阿骨打稱帝時,只設氈帳(稱皇帝寨),晚年始築宮殿。
現如今會寧府遺址
現如今會寧府遺址
金太宗天會二年(1124)始建南城內的皇城,初名為會寧州。金太宗建為都城,升為會寧。天眷元年(1138)八月,金熙宗以京師為上京,府曰會寧,開始有上京之稱。皇統六年(1146)春,仿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規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奠定了南北二城的雛形。貞元元年(1153)海陵王遷都於燕京,正隆二年(1157)削上京之號,並毀宮殿廟宇。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七月,又重新恢復了上京稱號,成為金朝的陪都。大定二十一年金世宗復建上京城。兩年後,又內外砌青磚。清初,此城磚石砌築的城牆外表保存尚好,后城之樓堞為阿勒楚喀副都統拆運去建築阿城(今縣治),遂毀。
此遺址是仿照北宋都城的規模建築,城市布局與汴京(今開封)基本相同,宏偉壯觀。由南北二城和皇城組成。南城略大於北城,二城均為長方形。其夯土版築的城垣仍高達3~5米,頹垣基闊7~10米。城牆斷面處,夯土層痕迹依然清晰可辨。外垣平均每隔70~120米築一馬面。在全城5個城角上各構築角樓一處,為城牆上的重點防禦工事。城門9處,其中7處帶有瓮城。城外及二城間的腰垣南側,均有護城壕。皇城則建於南城偏西處,周長近2.5公里。自南向北有五重宮殿基址整齊地排列在皇城南北中軸線上,東西兩側還有迴廊遺址。皇城南門兩側有兩個高約7米的土阜,對峙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