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性面癱

周圍性面癱

周圍性面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病,男女發病率相近。絕大多數為一側發病,雙側發病者較少。具體病因並不明確,可能在受寒、病毒感染(如帶狀皰疹、單純皰疹)和自主神經功能異常等,可引起周圍性面癱。本病主要表現為:一側面部肌肉癱瘓,口角歪斜,流涎,講話漏風,鼓腮和吹口哨漏氣,食物殘渣總是留在齒頰之間,病側額紋消失,眼裂閉合不全,鼻唇溝變淺。部分患者還可伴有味覺減退、聽覺過敏、淚液分泌功能異常。本病的治療原則為減輕面神經炎症、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防治併發症。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針灸理療康復等。患者可因不能閉眼、瞬目,使角膜長期暴露,容易發生感染。本病還常伴有味覺減退、聽覺過敏、淚液分泌異常,使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大多數患者可以治癒。年輕的病人治癒率較高。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病因


● 可能在受寒、病毒感染(如帶狀皰疹、單純皰疹)和自主神經功能異常等,可引起周圍性面癱。

癥狀


● 本病主要表現為一側面部肌肉癱瘓。部分患者還可伴有味覺減退、聽覺過敏、淚液分泌功能異常。

典型表現

● 口角歪斜。
● 流涎。
● 講話漏風。
● 鼓腮和吹口哨漏氣。
● 食物殘渣總是留在齒頰之間。
● 用力閉眼時,患側眼睛不能完全閉上。
● 病側額紋消失,鼻唇溝變淺。

其他表現

● 味覺減退。
● 聽覺過敏(聽到稍微大一點的聲音,就感覺難以忍受)。
● 淚液分泌減少、眼痛、視物模糊。

檢查


● 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神經電生理檢查、專科檢查,可以幫助診斷疾病。

體格檢查

● 醫生會讓你完成皺眉、閉眼、微笑、鼓腮、吹口哨等動作,來判斷面癱的部位,是上面部癱瘓,還是下面部癱瘓。

影像學檢查

● 醫生還可能會建議你做顱腦(或耳部)CT或磁共振,來明確顱腦(或耳部)的器質性病變,幫助醫生尋找病因。

神經電生理檢查

● 神經電生理檢查,可以幫助醫生判斷面神經受損的嚴重程度。
● 常用的神經電生理檢查有:肌電圖、面神經電圖、神經電興奮試驗。

專科檢查

● 醫生還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進行聽力檢查、淚液分泌試驗、唾液分泌試驗、味覺試驗、腦幹誘發電位、顱腦磁共振檢查等,來進一步的了解病情。

診斷


● 醫生根據患者突然出現口角歪斜、流涎、講話漏風、鼓腮和吹口哨漏氣等表現,即可進行診斷。

鑒別診斷


● 周圍性面癱,需要與格林-巴利綜合征、后顱窩腫瘤、中樞性面癱等相鑒別。
● 如果突然出現口角歪斜、流涎、講話漏風、鼓腮和吹口哨漏氣等表現,應及時到醫院掛號就診。
● 醫生通過相關檢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本病的治療原則為減輕面神經炎症、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防治併發症。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針灸理療康復等。

藥物治療

● 急性期,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補充B族維生素,抗病毒治療等。
● 恢復期,還應繼續使用B族維生素治療,促使神經功能恢復。

手術治療

● 少數患者在發病2年後,可能會留有不同程度後遺症,嚴重者可試用面-副神經、面-舌下神經或面-膈神經吻合術治療,但療效不肯定。

其他治療

● 急性期,局部熱敷或理療,有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神經水腫。
● 恢復期,應儘早做功能訓練,可對著鏡子皺眉、舉額、閉眼、露齒、鼓腮和吹口哨等,每日數次,每日數分鐘,然後按摩面部肌肉。配合針灸、理療按摩康復等手段綜合治療。

危害


● 患者可因不能閉眼、瞬目,使角膜長期暴露,容易發生感染。
● 本病還常伴有味覺減退、聽覺過敏,淚液分泌異常,使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
●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面肌痙攣、鱷魚類綜合征等後遺症。

預后


● 大多數患者可以治癒。年輕的病人治癒率較高。

預防


● 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添衣物。
● 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