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青盲的結果 展開

青盲

眼病的一種

青盲病,中醫病名。黑睛與瞳神之氣色、形態正常,惟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慢性內障眼病。多由視瞻昏渺、暴盲等病,失治轉變而來。由肝腎氣虛,精血衰弱,肝氣鬱結,玄府郁遏,臟腑精華不能上承於目,或氣血兩虧,目失滋養所致。西醫學之視神經萎縮與本病相似。其它眼底病變之晚期,近乎失明階段亦屬本病之範疇。相當於西醫的眼底退行病變,或繼發於多種眼病的視神經萎縮、黃斑變性,腦部腫瘤也可引起此病。常以疏肝解郁,活血祛瘀益氣養血,補肝益腎為治則。

簡介


● 英文名稱:Bluish Blindness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眼科

古籍摘選


● 小兒目盲候:眼無障翳而不見物謂之盲。此由小兒臟內有停飲而無熱,但有飲水積漬於肝也。(幼幼新書·青盲第七)

名詞解釋


● 以眼外觀端好,而視力漸降至失明為主要表現的眼病。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青盲病名首見於《神農本草經》,是以視盤色淡,視力漸降,甚至盲無所見為特徵的內障眼病。小兒罹患者稱小兒青盲。本病與性別、年齡無關,可單眼或雙眼發病。

疾病特點

● 自覺癥狀:視力逐漸下降,或視野窄小,逐漸加重,終致失明。
● 眼部檢查: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可見視盤色淡或蒼白,邊界清楚,篩板明顯可見,視網膜血管一般正常;繼發性視神經萎縮可見視盤色灰白、穢暗,邊界不清,篩板不顯,視網膜動脈變細,視盤附近血管可伴有鞘膜,后極部視網膜可見殘留的硬性滲出。

現代醫學範疇

● 青盲相當於現代醫學之視神經萎縮,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軸索廣泛損害,出現萎縮變性的疾病。

病因病機

● 肝氣不舒,情志抑鬱,經絡郁滯,目竅鬱閉,神光不得發越。
● 稟賦不足,肝腎兩虧,精虛血少,不得榮目,目竅萎閉,神光遂沒。
● 久病過勞或失血過多,氣血不足,失於榮潤,目竅萎縮,神光泯滅。
● 腦部腫瘤壓迫目系或頭眼外傷,目系受損,致脈絡瘀阻,目竅閉塞而神光泯滅。

治則治法

● 青盲是諸多內障眼病拖延演變而成,病情嚴重,病機複雜,甚難速效。內障多虛,久病多瘀,余邪未清,是青盲的基本特點。論治時著重補養精、氣、血,兼以化瘀通絡、疏肝解郁、祛濕清熱等。

預防調護

● 本病為諸多內障眼病的結局,或是顱內病變引起,或是藥物毒性引起,故要注意慎用對視神經有毒害作用的藥物,如乙胺丁醇、奎寧等;預防頭部或眼部損傷。
● 本病一旦發生,多治療困難,故應作好思想疏導,使患者樹立信心,積極治療原發疾病,配合醫生療治。
● 避免情緒緊張和情志抑鬱,以免加重病情和影響療效。
● 飲食宜清淡而富於營養,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彭清華。中醫眼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