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先天性腫瘤

顱內先天性腫瘤

顱內先天性腫瘤是指出生前即診斷出來的或出生后60天內發現的腫瘤,主要為畸胎瘤,還有其他少見類型,如:顱咽管瘤,Rathke囊腫,髓母細胞瘤,中樞神經系統原始外胚層腫瘤,星形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脈絡叢乳頭狀瘤,神經纖維瘤,脂肪瘤,海綿狀血管瘤等。顱內先天性腫瘤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遺傳因素、發育異常或其他致病因素有關。孕婦的主要癥狀有羊水過多、早產、死胎;新生兒的主要癥狀有巨顱、嘔吐、易激怒、癲癇、嗜睡、異常眼動。手術治療是顱內先天性腫瘤主要的治療手段,對於部分惡行腫瘤,還需進行放化療。對於腫瘤惡性程度低的患者,預后尚可。對於惡性程度高的腫瘤,預后不佳。

就診科室


● 神經外科、小兒外科

病因


● 遺傳因素:部分遺傳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即為顱內腫瘤,如神經纖維瘤病Ⅰ/Ⅱ型。
● 發育異常:胚胎髮育時期,因各種因素導致各種本應退化消失的組織沒有正常退化消失,或本應位於顱外的組織細胞進入了顱內。
● 其他因素:因該病發病率低,故對其研究甚少,是否還有其他致病因素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癥狀


● 腫瘤較小時多無癥狀,診斷較為困難。
● 腫瘤較大時,通常會導致患兒巨顱、噴射性嘔吐等。
● 產前超聲篩查,多可發現較大的顱內腫瘤。出生后可通過頭顱影像學檢查發現顱內異常佔位。
● 最終確診需要進行病理檢查。

檢查


● 頭顱B超、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有助於發現病變。確診需要病理檢查。

體格檢查

● 因腫瘤大小、腫瘤類型的不同,顱內先天性腫瘤的癥狀可各不相同。但常見的癥狀包括巨顱、嘔吐、癲癇、嗜睡等。

影像學檢查

● 產前B超,有助於發現胎兒較大的顱內先天性腫瘤。
● 頭顱磁共振有助於發現胎兒及新生兒較小的顱內先天性腫瘤,初步判斷腫瘤性質,準確判斷腫瘤位置。
● 儘管頭顱CT有一定的輻射,但CT檢查可以為醫生提供更多的影像學資料。

病理檢查

● 可確定病變性質,確診本病。

診斷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診斷本病。
● 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的相關癥狀。
● 頭顱B超、CT、磁共振發現顱內病變。
● 腫瘤病理檢查可確診。

分型


● 根據腫瘤部位,顱內先天性腫瘤可以分為腦實質內腫瘤和腦實質外腫瘤。
● 根據腫瘤組織學分型,顱內先天性腫瘤可分為顱咽管瘤、Rathke囊腫、髓母細胞瘤、中樞神經系統原始外胚層腫瘤、星形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脈絡叢乳頭狀瘤、神經纖維瘤、脂肪瘤、海綿狀血管瘤等。

分期


● 絕大部分顱內先天性腫瘤無分期系統。
● 部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分級分為Ⅰ、Ⅱ、Ⅲ、Ⅳ級。

鑒別診斷


● 因顱內先天性腫瘤包括了任何出生前到出生后2個月內出現的任何顱內良惡性腫瘤,所以主要應進行的是各種腫瘤間的相互區別。
● 醫生通過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顱內先天性腫瘤的治療主要是通過手術切除腫瘤,並輔以放療和化療。

非手術治療

● 腫瘤較小,考慮良性者,可密切觀察。
● 部分腫瘤對放化療敏感,可先選擇放化療。

手術治療

● 腫瘤較大,壓迫正常腦組織,惡性可能者,應考慮限期手術治療。

危害


● 大多數顱內先天性腫瘤惡性程度高,易複發,預后差,威脅患者生命。
● 腫瘤較大者,壓迫正常腦組織,嚴重者可出現顱內高壓,腦疝形成,導致呼吸心跳驟停。
● 腦腫瘤可破壞大腦正常結構,導致正常腦功能受損,如偏癱、失明、失聰、生長發育遲緩等。

轉移性


● 顱內先天性腫瘤較少發生顱外轉移,其中惡性腫瘤可發生顱內播散和轉移。

預后


● 顱內先天性腫瘤的預后與患者的年齡、術前有無其他疾病、腫瘤部位、腫瘤病理類型、治療相關併發症有關。
● 對於腫瘤惡性程度低的患者,預后尚可。對於惡性程度高的腫瘤,預后不佳。

預防


● 婚前進行婚檢,有助於發現家族性遺傳性疾病,有助於優生優育。
● 孕期定期體檢,行B超檢查有助於提前發現顱內先天性腫瘤。

參考文獻


● [1] Sugimoto M, Kurishima C, Masutani S, et al. Congenital brain tumor within the first 2 months of life[J]. Pediatr Neonatol, 2015, 56(6): 369-375.
● [2] Hwang SW, Su JM, Jea A.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rain and spinal cord tumors in the neonate[J]. Semin Fetal Neonatal Med, 2012, 17(4): 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