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主要革命根據地之一。

正文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創立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是在大革命時期,由中共領導紅軍在鄂豫皖三省邊界以大別山為中心的地區建立的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革命失敗后,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鄂豫皖三省黨組織領導紅軍從血泊中奮起,高舉土地革命戰爭和武裝鬥爭的旗幟,英勇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和進攻。在鬥爭中,三省黨組織克服了第一次“左”傾錯誤的影響,分別舉行了黃麻、商南、六霍等著名的武裝起義,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師及工農革命軍潛山獨立師、第三十五師,創立了鄂豫邊、豫東南、皖西三塊革命根據地。
193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給中共河南、湖北省委和安徽省六安中心縣委指示,將鄂東、鄂東南、皖西三塊根據地的黨組織統一組織起來,成立中共鄂豫皖特委,郭述申任書記。同年決定將紅軍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許繼慎任軍長,統一指揮鄂豫皖邊區的武裝鬥爭。6月下旬,鄂豫皖邊區第一屆工農兵代表大會在光山縣王家灣召開,成立了鄂豫皖邊區工農民主政府。至此,鄂豫皖邊區黨政軍三方面都實現了統一,以大別山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形成以後,紅一軍實施進攻作戰,分兵東征皖西、西擊平漢線,連戰皆捷,使根據地得到鞏固並向外擴展。1931年5月成立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7月召開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鄂豫皖蘇維埃政府,11月中旬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成立。至1932年6月,根據地向外猛烈擴展,人口由100餘萬發展到350萬;武裝力量迅速擴大,其中紅軍主力由6000多人發展到4.5萬餘人。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迅猛發展,直接威脅到南京政府,蔣介石急忙調集30萬兵力,自任總指揮,對這塊根據地進行“圍剿”。由於張國燾無視敵強我弱的事實,盲目輕敵,因而在戰略上發生嚴重錯誤,雖經紅軍將士浴血奮戰,殲敵上萬,仍未能打破敵人的“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大部喪失,紅四方面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紅二十五軍繼續堅持保衛根據地的鬥爭。(省委黨史研究室 供稿)

四個發展階段


組織和發展階段

1927年7月—1930年6月,在這一階段,經過貫徹八七會議精神,發動黃(安)麻(城)起義,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31師,形成了鄂豫邊革命根據地;商(城)南起義,創建了紅11軍32師,形成了豫東南革命根據地;六(安)霍(邱)起義,創建了紅11軍33師,形成了皖西革命根據地。根據1930年2月中共中央的指示,三塊根據地所轄的20餘縣統一,成立了中共鄂豫皖邊特委;三支紅軍合編為紅1軍,全軍2100餘人,成立了前敵委員會和軍部;6月成立了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政府。中共鄂豫皖邊特委、紅1軍、邊區蘇維埃政府的成立,標誌著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它“一面可以控制平漢鐵路,一面可以截斷長江交通,有直接威脅武漢進而與全國紅色區域打成一片的前途”。

鞏固和發展階段

1930年7月—1932年6月,在這一階段,中共中央六屆三中全會後,於1930年10月18日指示,將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劃為全國六大根據地之一。在1930年10月至1931年3月的第一次反“圍剿”鬥爭中,紅1軍與從蘄黃廣過來的紅15軍合編為紅4軍。第一次反“圍剿”共殲敵1.3萬餘人,使根據地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擴展,人口達200萬。經過1931年3月至5月的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紅軍發展到4個師,近2萬人;根據地擴大到東西長300多里,南北寬150餘里,人口近250萬。1931年初中共六屆四中全會後,成立了鄂豫皖中分局及鄂豫皖省委。1931年2月河南新集(今新縣)的解放,並成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首府,成為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中心。1931年11月,紅4軍與10月成立的紅25軍合編為紅4方面軍,全軍近3萬人。從1931年10月至1932年6月,紅4方面軍根據敵人的兵力部署,主動出擊,先後發動了黃安、商城、潢川、蘇家埠四大戰役,共殲敵6萬人,其中成建制殲敵將近40個團,使敵人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計劃徹底破產。
經過四大戰役的勝利,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進入全盛時期,主力紅軍發展到2個軍6個師,還組建了4個獨立師和少共國際團,總兵力達4.5萬餘人,各縣獨立團、游擊隊、赤衛軍等地方武裝發展到20萬人以上。同時,根據地迅速擴大,東起舒城附近,南到黃麻、廣濟,西跨平漢鐵路,北瀕淮河,面積達4萬餘平方公里,人口350萬,擁有黃安、商城、霍邱、英山、羅田5座縣城,建立起26個縣的革命政權。
根據地在鞏固和發展中,還進行了土地革命及黨的建設、政權建設、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的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堅持和保衛階段

1932年7月—1934年11月,在這一階段,由於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張國燾等人貫徹執行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使紅4方面軍在敵人於1932年8月發動的第四次“圍剿”鬥爭中遭到了慘重失敗,於10月被迫西征轉移,不久創建了川陝革命根據地。留在根據地的黨組織——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紅軍主力——紅25軍和紅28軍,繼續進行第四次反“圍剿”鬥爭。在鬥爭中,由於兩支主力紅軍廣大指戰員的英勇奮鬥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打破了敵人的“圍剿”計劃,使根據地的形勢初步好轉。
由於中央一再指示要奪回中心城鎮,省委在連續取得一系列戰鬥勝利后,滋長了輕敵冒進的思想情緒,逐步形成冒險主義的軍事行動方針,貿然決定奪取敵人重兵駐守的中心城鎮,使紅軍力量損失很大,致使第四次反“圍剿”終於失敗。
1933年夏,敵人又調集10萬大軍,對鄂豫皖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圍剿”。在鬥爭的初期,由於省委錯誤地估計了形勢,採取內線單純防禦的作戰方針,使鄂東北、鄂西北中心區保衛戰先後遭到失敗,紅軍和根據地遭到重大損失,剛剛好起來的形勢又發生逆轉。鬥爭的失利,迫使省委召開會議,總結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重新考慮鬥爭方針,省委認識到造成目前危難的局面,是“自己的路線差錯”和“一貫脫離群眾所造成的”,決定採取游擊方式和內外線結合的戰法,主動靈活地打擊敵人,恢復和鞏固根據地,並決定開展便衣隊運動,“用黨、蘇維埃、紅軍及游擊隊的全部力量,去發動這種武裝形式”。由於鬥爭方針的轉變及便衣隊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鬥爭的勝利,開始轉變鄂豫皖邊區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嚴重局面。根據鄂豫皖邊區所面臨的形勢及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鄂豫皖省委按照周恩來副主席的指示召開會議,決定立即率領紅25軍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名義實行戰略轉移,留下部分武裝重建紅28軍堅持鄂豫皖邊區的鬥爭。會後,紅25軍2900餘人,於1934年11月16日從羅山縣何家衝出發,向西挺進,開始長征,開創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有力配合了中央紅軍的長征。紅軍

三年游擊戰爭階段

1934年12月—1937年7月,在這一階段,堅守在根據地的黨組織及紅軍力量,重建了紅28軍,積極開展游擊戰爭,並多次打破敵人的“清剿”。在游擊戰爭中大力發展便衣隊運動。到1937年春,共組建82個隊和20個小隊600餘人,遍佈於鄂豫皖邊界的22個縣境,協助紅28軍和游擊師、獨立團、戰鬥營堅守老區、建立新區,對三年游擊戰爭的勝利進行作出了重要貢獻。便衣隊運動是鄂豫皖邊區黨和紅軍的一大創舉,是鄂豫皖根據地的重要特色之一。便衣隊發展之快,作用之大,使敵人大為震驚,但又無可奈何。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后,蔣介石背信棄義,調兵遣將,組織發動了對鄂豫皖邊區的三個月秘密“清剿”。紅28軍和地方武裝進行了英勇頑強的奮鬥,採取靈活的游擊戰術,打破了敵人的“清剿”。
在三年游擊戰爭中,紅28軍轉戰於鄂豫皖邊區的45個縣。地方武裝和便衣隊就地堅持鬥爭,人民群眾始終進行全力支援。以不足2000人的紅軍,牽制敵人大量兵力,最多時達68個團,約17萬人;殲敵18個營又15個連和大量小股敵軍,粉碎了敵人的反覆“清剿”,使革命的紅旗始終飄揚在大別山上。同時,有力地支援了主力紅軍的戰略轉移,配合了南方各省紅軍游擊隊的鬥爭。

後續


“七·七”事變后,鄂豫皖邊區的共產黨組織和紅軍面臨著由反對國民黨“清剿”的戰爭到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戰略轉變。邊區黨和紅軍領導人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響應國民黨當局關於停戰談判的倡議,達成了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議。根據協議,紅28軍和地方武裝及便衣隊共1800多人,集中改編為新四軍第4支隊,開赴抗日前線,從而揭開了鄂豫皖邊區軍民進行抗日民族解放鬥爭的新篇章。
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