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慶一中

鶴慶一中

鶴慶徠一中創建於1926年春,其前身是“鶴慶縣初級中學”和“雲南省立鶴慶師範”。1996雲南麗江“2.3地震”,鶴慶一中慘遭重創。在黨和政府及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幫助下,一中抓住機遇,以世行貸款為主,投資2000多萬元,擴展了校園佔地面積,現學校佔地60000多平方米。

學校環境


學校重視校園環境建設,有規劃地植樹種草。植樹1200多株,設置盆景800多盆,校園綠化總面積為13700多平方米,生均8.3平方米。一年四季,春有鮮花、夏有綠蔭、秋有果實、冬有常青。整個校園既顯得古樸典雅,又富有現代氣息,既蘊藏著渾厚的民族文化,又展示了現代文明成果,2000年被評為“大理州育人環境優級學校”。
創設良好的育人氛圍,深化德育系列教育,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增加教育教學中的科技含量,面向全體,整體推進.激發興趣,培養特長,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才是鶴慶一中的辦學思路。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146人,其中專任教師84人,學歷達標100%,高級教師16人,中級教師37人,受國家級表彰的教師4人,受省級表彰的6人,近五年有43篇學術論文在國家、省、州有關刊物發表,有7項教研教改成果獲獎。

辦學特色


為了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大現代技術教育的力度,1999年至2000年學校先後投資76萬元和32萬元,組建了一定規模的現代技術教育網路系統,有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電教室、教師課件製作室、調頻廣播台,並建成州內首家雙向閉路電視教學控制系統。教師可以在教室內使用紅外線遙控器控制中心播放室的錄像機、影碟機;教師可以在教室內與主控室或其他教室通過電話對講,靈活選擇電教內容;教師可以在課件製作室查閱、切換相關教學信息。學生人手一台接收器,可以在兩公里範圍內選擇學校調頻廣播台播出的英語、音樂和新聞節目;課餘時間多媒體電教室對學生開放,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觀看內容……
如今,學校現代化教學設備已日趨完善,學校以現代化技術教育為載體融傳統教學媒體和現代化技術教學媒體、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教學手段為一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了課堂教學密度,強化了教學難點、重點。實現了教育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過程的優化。2000年,學校被確定為“大理州現代技術實驗學校”。

辦學業績


學校榮譽
1996年,學校被大理州授予“德育先進學校”的獎牌。
1998年,被大理州評為“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先進單位”。課間能看到生龍活虎的體育訓練場面,能看到應聲而歌的文藝訓練場景。
1992年,學校被省體委、省教委定為“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1998年在大理州中小學文藝調演中榮獲“中學級舞蹈一等獎”,在“雲南省大中學校跨世紀學生素質發展奪杯賽”中兩次榮獲“形象環”。
1999年在“大理州中小學交通安全知識電視大賽”中榮獲中學組第一名……
學校自創辦以來,共招收418個教學班,畢業學生15600多名。現有28個教學班,開校學生1600多名,有白、彝、壯、僳僳、納西等九種少數民族學生,其中,白族學生佔70%。1998年至2001年,向高校輸送1203名學生,1999年一2001年連續三年平均每班升學人數達44約人,自1995年起,累計獲國家級獎的學生計6人次,省級獎的學生8人次,州級獎的30多人次。
12高考
1、鶴慶一中考生有667人,總上線率為100%。
2、全縣文、理科第一都是鶴慶一中考生,他們是:杜宇澄593分,王焱630分。
3、全縣一本上線188人,鶴慶一中一本上線125人,一本上線率為18.8%。
4徠、全縣600分以上人數為4人,均為鶴慶一中考生,他們是:王焱630分,張銀江620分,洪煥超603分,李琳600分。
5、鶴慶一中本科上線人數為457人,本科上線率為68.52%。
6、鶴慶一中首屆興傑班參加高考人數為62人,其中上一本線的有58人,有4人上二本線。興傑班一本上線率為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