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承裕

唐朝末期靜海軍節度使

曲承裕(Khúc Thừa Dụ,-907年,又稱“曲先主”Khúc Tiên chủ),中國唐朝末期,被授為靜海軍節度使,管轄今越南北部一帶,為日後越南脫離中國獨立建國打下基礎。

人物關係


生平


曲承裕出身於安南鴻州( Hồng Châu,今海陽省寧江縣)的富豪世家。905年,靜海節度使獨孤損被貶職,流放到海南島。與此同時,中國境內藩鎮割據,政局混亂,而曲承裕則憑著他“寬和愛人”的性格及地方豪族身份,受到當地人支持,自稱靜海節度使,治理安南。唐朝被迫承認既成事實,認可曲承裕靜海節度使之職,並加封 同平章事( Đồng bình chương sự)。關於曲承裕開始任靜海節度使的年份,台灣學者呂士朋認為是905年,越南學者陳仲金認為是906年。雖然名義上還是唐朝的官員,實際上曲承裕已建立起自主的政權。
曲承裕任職不久,便於907年6月去世,其子靜海軍行營司馬權知留後曲顥(Khúc Hạo)繼位。

評價


越南封建時代史家黎嵩讚賞:“曲先主世為巨族,雄睿智略,因唐之亡,群心愛戴,共推為主,都於羅城民安國治,功德永垂。”
越共學者認為,曲承裕名義上雖然還是唐朝的官員,但實際上已建立起自主政權。他從中國封建王朝中奪得政權,令越南擺脫其枷鎖,因而堪稱是“民族獨立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