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意不滿意
1963年嚴恭執導電影
《滿意不滿意》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攝製的喜劇電影,由嚴恭執導,小楊天笑主演,於1964年6月公映
該片根據蘇州市滑稽劇團的滑稽戲《店堂里的笑聲》改編,講述了不安心本職工作的青年服務員楊友生在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端正工作態度,成長為顧客滿意的服務員的故事。
根據蘇州市滑稽劇團同名滑稽戲改編。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家名叫“得月樓”的飯館里。青年服務員楊友生自認 年輕有為,不屑於做這種“伺候人”的工作。因此工作時弔兒郎當,馬馬虎虎。給顧客拿錯了飯菜,不以為過,反而怨顧客挑剔。有時甚至出口傷人,竟罵一位年輕女顧客是“蔥油餅臉”。批評並沒有使他從思想上解決問題。他一反常態,收起冰冷的面孔,硬擠出一副不倫不類的“笑臉”。從事服務性行業的人,對人和藹、說話和氣、笑臉相迎、笑臉相送,這當然會受到顧客的歡迎,可楊友生的這副奇形怪狀的笑容和一連串的嘿嘿聲卻把顧客都給嚇跑了。人們還當他是神經病發作了呢。同事的批評,顧客的意見,不只是使楊友生滿肚怨氣,而且也使一直為兒子的脾氣感到不安的母親著急。這慈祥的老人家也在動腦筋,想法使兒子變好。嘿,她也竟然想出了“辦法”!給兒子找個愛人,也許因此會使兒子的脾氣變得溫和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楊母才說服兒子隨自己到公園去和一位約好的姑娘會面。不見面還好,一見面楊友就狼狽不堪地逃之夭夭。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這個姑娘就是他罵人家“蔥油餅臉”的那個女青年——某醫院的護士葉梅英。楊友生決計另謀出路。他騎車到郊區茶場找工作,受到茶場負責人的歡迎,並準備安排他做他的老行當——炊事工作。這如一盆涼水迎頭潑下,他惟恐避之不及而調頭跑了。在歸途中,他騎車不慎跌倒,腿部受了重傷。一輛過路的公共汽車救了他。這些熱心關懷他的司機、乘客,他都覺得似曾相識。在醫院裡,一個戴口罩的女護士照顧他,這使他感激不已。可當這個護士摘下口罩時,嘿,真是有緣無處不相逢——又是那張“蔥油餅臉”!他羞愧得無地自容。可這個護士並不因楊友生在飯館不“伺候”自己而現在就不“伺候”他。休養期間,飯館的沈師傅語重心長地向他敘述了解放前飯館堂倌所受的欺凌、侮辱,和今天飯館服務員所受的尊敬。
滿意不滿意劇照
演員表
角色名 | 演員名 | 配音 | 備註 |
---|---|---|---|
楊友生、楊父 | 小楊天笑 | 孫敖 | |
沈師傅 | 方笑笑 | 車軒 | |
老張師傅 | 張幻爾 | 陳占河 | |
小顧 | 顧月娥 | 潘淑蘭 | |
楊母 | 丁鳳英 | 李鏵 | |
馬伯伯 | 楊天笑 | 張玉昆 | |
葉梅英 | 丁吟 | 向雋殊 | |
顧客 | 任頤 | ||
顧客 | 張巨光 | ||
工會幹部 | 陸辰生 | ||
劉麻子 | 李頡 | ||
金根 | 小張幻爾 | 陳光廷 | |
王科長 | 黃影 | 徐雁 | |
劉麻子太太 | 蘇芸 | ||
阿娟 | 錢端蓉 | 張慧君 | |
葉蘭英 | 周霄艷 | 郭玲 | |
丟皮包的林師傅 | 盛洪庄 | 肖南 | |
商業局長 | 聶慈風 | 苑曉君 | |
挑剔女顧客 | 葉霞珍 | 馬玉玲 |
職員表
總導演 | 嚴恭 |
---|---|
製作人 | 郝偉光(製片主任) |
原著 | 張幻爾 |
角色介紹
楊友生
演員 小楊天笑
得月樓的青年服務員,愣頭愣腦,熱情誠實,不願意從事“伺候人”的飯店服務員工作,一心想當工人,認為那樣才能為人民多做有意義的事。因此,工作吊兒拉當,對顧客態度惡劣。在師傅和周圍人幫助下,他看到了自身的缺點,徹底改造思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服務員。
沈師傅
演員 方笑笑
得月樓的3號服務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先進工作者、市人民代表。因為是舊社會的過來人,他有強烈的翻身感,階級感情深。作為楊友生的師傅,他憶苦思甜、耐心教導,操了不少心,終於使小楊卸下了思想包袱。
老張
演員張幻爾
得月樓的2號服務員,油嘴滑舌,每天對顧客笑臉相迎,口頭禪是“親愛的顧客們”,熱情得過了頭,但實際上對工作有怠惰情緒,怕麻煩,對於顧客的特殊要求能推就推。
楊母
演員丁鳳英
慈祥的老人,丈夫去世后,一手把友生兄妹倆拉扯大。她也很頭疼兒子的壞脾氣,於是開動腦筋,想用給友生找個對象的辦法讓他改掉壞脾氣好好工作。
葉梅英
演員丁吟
醫院的護士,得月樓的顧客,因為楊友生服務態度不好而與他產生矛盾,被他罵作“蔥油餅臉”。但她在工作中堅守職業道德,細心照顧患者楊友生,即使他粗言惡語,仍態度和藹地把他扶到門外。而在楊友生工作態度改變后,她對楊友生刮目相看。
王科長
演員黃影
商業局新調來的科長,到得月樓下基層參加勞動,為了能和同事們打成一片,他請沈師傅幫忙隱瞞了他的真實身份。工作中熱情主動,態度親切,一心一意為顧客著想。
片中插曲 | |
曲名 | 演唱 |
---|---|
《學雷鋒》(評彈) | 周霄艷 |
《大家都開心》(滑稽戲) | 小楊天笑 |
該片設置的幾條線中都有技巧地安排了種種細節上的巧合與前後呼應,這些情節設置難免有些牽強,但因為各條線索交替,使巧合點散落在整體劇作構架中,反而與影片整體活潑而淡雅的格調相得益彰,顯得精緻靈動。(南京藝術學院影視學院副教授秦翼評)
滿意不滿意劇照
該片引得觀眾不斷發笑,而且有著一個嚴肅的主題,它表現了思想意識領域中資產階級剝削思想與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思想的矛盾衝突,滿懷熱情地歌頌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共產主義風尚。它以喜劇樣式生動有趣地反映了勞動人民內部的先進與落後之間的矛盾。該片恰到好處地運用了善意的嘲諷,不是出小楊的“洋相,而是經常把他放置在自己的錯誤缺點所造成的惡果里,尷尬的境地在他身上造成了喜劇效果,讓自食其果嘲諷了他,他又從中受到了教育。影片對於主人公的批評教育也是採用喜劇樣式。從滑稽戲移植到電影,該片是比較成功的。整個影片的導演處理做到了通俗易懂、緊湊流暢
● 確定改編拍攝后,嚴恭先去蘇州商業局等單位了解素材,然後親自到觀前街“松鶴樓”體驗生活,在廳堂里擦桌子、打下手、賣包子,和店員交朋友。松鶴樓的市級勞模孫榮泉就是片中3號師傅的原型。
● 要將舞台演出順利變化為喜劇電影,就必須熟悉滑稽戲,嚴恭在江蘇、上海等觀摩各種滑稽戲演出,學習滑稽戲的喜劇技法,有關單位甚至為他專門演出了解放前的保留劇目。
● 關於影片中飯館的名字,嚴恭想起幼時南京老家附近的茶樓“得月台”掛的對聯“近水樓台先得月”,於是,就為飯館取名“得月樓”。影片上映后,許多遊客到蘇州時都想找到這間“得月樓”,1982年,蘇州真的在觀前街上修了一座古色古香的酒樓“得月樓” 。
● 該片中小楊錯穿上沈師傅的3號工作服的細節,是來自於嚴恭自己的生活經歷。有一次,嚴恭和吳祖光、謝添吃涮羊肉,因為太熱,大家都把外衣脫下來掛在牆上,吃完飯後,謝添搶先從牆上的外衣中掏出錢包付賬,但從飯店出來后才發現,他抓錯了衣服,用別人的錢付了賬。
● 滑稽戲中有大量的“唱段”,在改編時為配合電影風格而大量刪減,嚴恭導演原想在電影里增加的茶廠段落中安排採茶女輕歌曼舞的一場戲,費克寫好了唱詞,譜好了曲,但最終還是由於擔心風格突兀而沒有採用。
● 在審查樣片時,文化部副部長夏衍指示,該片不能僅在蘇浙一帶上映,要全國放映,所以要做普通話和蘇州話兩個版本。為此,長影挑選了兩名懂上海話的翻譯片導演負責配音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嚴恭導演的妻子蘭馥
創作背景
1963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中央主管經濟工作的李先念副總理向中央電影局局長陳荒煤指出,建國十幾年沒有一部反映服務行業的電影是不“公平”的。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陳荒煤想到左翼時期就熟悉的導演嚴恭,提出由他擔起這個任務。經過交流,二人達成一致:這種題材只能拍喜劇。這時,長影廠的文學副廠長林杉從江蘇回到長春,告訴嚴恭說蘇州有一台滑稽戲叫《店堂里的笑聲》,是表現飯館服務業的。嚴恭馬上趕往江蘇洽談改編事宜。
滿意不滿意劇照
劇本改編
準備工作告一段落後,嚴恭請費克和原劇作者、蘇州滑稽戲藝人張幻爾參加劇本修改。片名由《店堂里的笑聲》改為《滿意不滿意》。《店堂里的笑聲》講的是1958年“大躍進”中發生在兩個飯館里的故事,為了使觀眾覺得親切,攝製組經討論決定將時間背景拉后五年,即1963年夏天,也配合了這年毛主席發出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
為了加強戲劇衝突,劇組對原劇的結構進行了調整,將劇情集中到飯館,把“堂口”作為社會交流的窗口,成為全片向更廣闊的社會面擴展的軸心。舞台戲劇電影化,必須完全打碎舞台結構,重新結構,確立電影思維,在“時”“空”處理上做文章,因此,嚴恭等主創對情節做了根本的改動,按電影的時、空重新組織全局。原舞台劇是兩家飯店,小楊是一家合作飯店,沈師傅是在一家紅旗飯店,改編時合併為一家店“得月樓”麵館,將經常出場的19個人物的人物關係也絞在一起。編劇們確定影片是以楊友生為主軸,並著力刻劃沈師傅、王科長等滿懷社會主義道德風尚人物的群戲,因為這有利於展示時代面貌,豐富主題思想。為了強調正面人物沈師傅,還給他安排了“二送”的戲份——送工具包到碼頭、送飯到書場後台。
表演指導
為保持江南特色和喜劇風格,嚴恭堅持全部使用蘇州、無錫、常州三地的滑稽戲演員。針對滑稽戲演員不熟悉電影表演的情況,嚴恭制定了“放—收—放”的方針:先鼓勵演員放開了演,使導演了解演員對角色的理解程度和表演能力;然後,導演和演員一起分析、核理劇本、人物性格、發展脈絡,為文化程度不高的演員們講解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幫他們找正確的人物感覺,輔以名片觀摩等方法,導演進而又提出“三避”,要求演員自我嚴格檢查——“避惡”“避俗”“避飛”(阿飛式動作語氣),使演員克服滑稽戲表演誇張的舊習慣;第三,在此基礎上,鼓勵演員放開演,敢於提出自己的設想,嚴導演還把給每個演員所作的記錄,即他們在過去瞬間表現出的好苗頭、好動作細說給他們。經過一番努力,演員進入了正確創作狀態,這樣實拍時就相對順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