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四伏

中國成語

危機四伏,漢語成語,拼音是wēi jī sì fú,意思是四面都有埋伏,比喻到處隱藏著危險的禍根。出自《子夜》。

釋義


到處隱藏著危險的禍根。

出處


茅盾《子夜》九:“不要太樂觀。上海此時也是危機四伏。”

典故


伏:隱藏。處處隱藏著危險的禍根。茅盾《子夜》九:“不要太樂觀。上海此時也是危機四伏。”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四面楚歌

用法搭配


例句

我們公司正處在內外交困,危機四伏的時期,隨時都有倒閉的危險。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英文翻譯


be beset with cri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