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腎小球疾病

原發性腎小球疾病

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是一類病變局限於腎小球或以腎小球損害為主的一組腎臟疾病。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是中國慢性腎衰竭的最常見病因。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少數是由細菌感染或藥物誘發,絕大多數腎小球疾病與免疫異常有關。根據臨床特徵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分為5種臨床類型:急性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無癥狀血尿和(或)蛋白尿、腎病綜合征。原發性腎小球疾病臨床表現為泡沫尿、血尿、水腫、高血壓等,絕大多數是需要做腎活檢病理來進行診斷。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治療包括一般治療,對症治療(降壓、利尿等),合理應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製劑。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如不及時診斷與治療,延誤的結果必然會出現腎衰竭,表現為:少尿、無尿、高血壓、貧血、心力衰竭等。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預后與其病理類型、是否有基礎疾病、是否及時住院治療、是否有併發症等有關。

就診科室


● 腎內科

病因


● 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發病原因不明,少數是由細菌感染或藥物誘發。

癥狀


● 不同類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臨床表現可能有很大差異,但有以下共同點。
● 蛋白尿(泡沫尿)。
● 血尿。
● 高血壓。
● 水腫。
● 無繼發性疾病癥狀。

檢查


● 確診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主要依靠尿常規、腎功能檢查、腎臟病理及彩超幫助確診。
● 尿常規
● ● 是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最基本的檢查方法,可以判斷是否有蛋白尿和血尿。
● 腎功能檢查
● ● 主要是檢查腎功能,尤其是血清肌酐和腎小球濾過率,幫助明確腎功能分期。
● 腎臟病理學檢查
● ● 經腎穿刺活檢可以確定病理分型,同時排除遺傳性和繼發性腎小球疾病。
● 腎臟彩超
● ● 腎臟彩超可以了解腎臟的形態及大小,判斷腎臟損害情況。

診斷


● 醫生診斷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主要依據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以及腎臟病理檢查等。
● 臨床癥狀:患者大多出現泡沫尿、血尿、水腫、高血壓等,也有部分患者無任何癥狀,意外體檢發現。
● 腎臟病理檢查:經腎穿刺活檢病理檢查確定病理分型診斷,同時依據病理特徵排除遺傳性和繼發性腎小球疾病。
● 腎功能檢查:血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即可對腎功能進行分級確診。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腎小球疾病也可能會出現泡沫尿、血尿等類似的癥狀,容易與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混淆,主要是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和遺傳性腎小球疾病,如狼瘡性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Alport病、先天性腎病綜合征、薄基膜腎病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病史、臨床癥狀、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腎病理檢查法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治療包括一般治療,對症治療(降壓、利尿抗感染等),合理應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製劑等。

一般治療

● 休息。
● 防止感染。
● 低鹽飲食。
● 避免使用對腎臟有毒性的藥物。
● 優質低蛋白飲食。

利尿治療

● 常用噻嗪類利尿葯、袢利尿葯,易發生低鉀血症,可聯合使用螺內酯保鉀利尿劑。
● 應用利尿劑期間注意觀察尿量、體重、電解質和腎功能變化。

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製劑

● 腎病綜合征、急進性腎小球腎炎及部分慢性腎小球腎炎者,常需應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製劑,由於此類藥物臨床副作用相對較大,因此,高度建議需在腎活檢病理指導下進行使用。
● 治療中需注意該葯骨髓抑制、感染、骨質疏鬆等副作用。

控制血壓

● 常需兩種降壓藥聯合應用,首選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如卡托普利)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如纈沙坦)。
● 對於尿蛋白<1.0g/d者,控制血壓<130/80mmHg; 尿蛋白>1.0g/d者,控制血壓<125/75mmHg。

危害


● 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不僅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正常學習與工作,延誤診斷與治療,最終必然進入慢性腎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療。

預后


● 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預后與其病理類型、是否有基礎疾病、是否及時住院治療、是否有併發症等有關。總體而言,積極有效的治療可以改善癥狀,減少併發症的出現。

預防


注意身體的某些變化

● 每年進行一次體檢,以便於及早發現原發性腎小球疾病。

注意身體的某些變化

● 如血壓、尿中是否有泡沫、是否有血尿等,如有異常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