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死亡率

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平均總人數之比

人口死亡率是還在某一地區一段時間內的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平均總人數之比率。人口死亡率是用來衡量一部分人口中、一定規模的人口大小、每單位時間的死亡數目(整體或歸因於指定因素)。死亡率通常以每年每一千人為單位來表示;因此在死亡率為 9.5 的 10 萬人口中,表示這一人口中每年死去 950 人。

2016年,我國人口死亡率為7.09‰。

定義


某一地區一段時間內的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平均總人數之比率為該地區 人口死亡率。

計算


一段時間內的:
死亡人口 / 總人口數 = 人口死亡率(該時間內)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
(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總人口=人口自然增長率
單位一般為‰

應用


該指標反映人口死亡的程度,適於進行空間、時間上的對比、城市飽和度的計算。同時,該指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一個地區醫療水平及居民健康水平的高低。除對一個地區的總死亡率研究外,還可以根據某種需要分年齡、分地區、分部門考察死亡率。另外,也對人口增長情況提供重要依據。對社會的發展和計劃生育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

我國分析


概述

利用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並結合其它資料,對中國人口年齡、性別死亡率水平和特點進行了描述性分析,結果表明:1973~1990年的17年間,中國嬰兒死亡率呈 下降趨勢,由1973年和1981年男性高於女性轉為1990年女性 高於男性,並且在城鄉及省市自治區間仍存在較大差異,少年兒童死亡率下降幅度是所有年齡組中最大的,尤其以1~4歲組最明顯,下降了73.25%;育齡期婦女死亡率已由1973年和1981年高於男性,轉為1990年低於男性;老年死亡率男性有所 上升,女性略有 下降,地區差異不明顯。
人口死亡率逐漸下降達到百分之六點多左右之間。但並不是很確定。

我國死亡率

(1978-2007)
死亡率單位:‰
年 份死亡率年 份死亡率年 份死亡率
19786.2519896.5419996.46
19806.3419906.6720006.45
19816.3619916.720016.43
19826.619926.6420026.41
19836.919936.6420036.4
19846.8219946.4920046.42
19856.7819956.5720056.51
19866.8619966.5620066.81
19876.7219976.5120076.93
19886.6419986.5
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珠江三角洲經濟區人口死亡率
單位:地區長江三角洲經濟區
19781980199020002004
上海市6.206.506.707.207.207.54
南京市5.665.835.597.695.456.86
蘇州市6.516.536.697.056.866.69
無錫市6.416.346.597.406.816.17
常州市6.326.476.376.756.996.17
鎮江市6.397.036.547.898.357.46
南通市6.126.427.007.127.586.39
揚州市6.076.756.717.568.426.12
泰州市6.385.996.617.517.596.12
杭州市5.955.986.116.505.275.39
寧波市5.746.036.026.206.646.06
嘉興市6.136.397.057.066.697.15
湖州市6.466.297.067.466.636.54
紹興市6.276.576.577.076.497.22
舟山市6.006.306.206.716.397.01
台州市5.705.416.165.946.24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197819801990200020042005
廣州市5.325.575.495.775.745.64
深圳市5.602.792.551.371.41
珠海市4.974.083.803.022.64
佛山市5.706.005.604.57
江門市5.505.205.596.406.345.34
東莞市4.925.104.764.594.904.60
中山市5.435.305.356.216.036.12
惠州市區4.173.89
惠陽市3.903.69
惠東縣4.274.43
博羅縣4.795.01
肇慶市區4.144.564.484.833.903.88
高要市6.046.045.286.555.685.64
四會市5.426.725.826.165.6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