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

漢語辭彙

支教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zhī jiāo。是指一項支援落後地區鄉鎮中小學校的教育和教學管理工作。也稱扶貧支教。

官方支教途徑


(1)如果是應屆畢業生,可以參加團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發起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這個計劃是從03年開始的。
(2)如果是應屆畢業生,還可以參加由本省組織的志願者支教活動,其實就是各個省仿照團中央的西部計劃而在本省開展的支教活動。黑龍江和吉林好像都有,一般這樣的信息在本省團省委的網頁上都有,可以去看下。
(3)如果是應屆畢業生還可以參加本校組織的研究生支教團活動,一般是支教回來后就讀研,這個自己得向所在的系院諮詢。
(4)如果是在職的,可以參加團中央的“扶貧接力計劃”,一般是服務半年至兩年,想要了解這方面更多的信息,可以向團中央諮詢。
(5)如果有一定的條件,自己可以找個在西部的貧困學校來實現支教。
通常參加有組織的計劃是要報名審核的。例如西部計劃,個人通過體檢和培訓后即可上崗。另外,西部計劃的項目辦設在每個高校的團委。

非官方途徑

好友營支教
好友營支教
由個人發起的自組織,也稱為草根組織。
一、由需要老師的學校或知道某學校需要老師的人,自行在網上發帖,招募支教老師,提供一定補貼。
二、常年組織招募、培訓、派遣到定向支持村小的社會團體。提供意外傷害保險、每月補貼、教學支持。如好友營支教、大涼山起航公益助學、天使支教、吉林省青少年之家愛心學校。
三、依託大學社團發起的短期或假期項目,時間幾天到一個月不等,重在體驗生活。

支教原因


撤點並校”,指的是自90年代末已經存在、2001年正式開始的一場對全國農村中小學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具體說來,就是大量撤銷農村原有的中小學,使學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鎮學校。從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間,全國減少小學371470所,其中農村小學減少302099所,佔全國小學總減少量的81.3%。
在城鎮學校無法容納鄉村學生,村小代課老師又被清退的情況下,志願者自發組織前往村小支持教育,做支教老師。

支教期刊


支教
支教
《支教》公益期刊,聚焦貧困地區教育現狀,微光公益期刊社出品。用薇芒之光引導人們去關注,並通過支教或其他方式去改善貧困地區教育現狀。意在為大家呈現一個真實的支教現狀。
《支教》創刊號
《支教》第二期
在這裡:
有一束光,微微茫茫,探亮著中華大地的艱難之地;
有一束光,閃閃爍爍,追尋著大山深處的貧苦生活;
有一束光,斑斑點點,照護著孩子們那渴望的眼神;
有一束光,溫溫和和,引導著助學與支教的崎嶇路。

支教的定義

廣義支教:改善當地教育環境,培養當地師資力量。
狹義支教:去到實地的支教行為。
到底是提倡哪種支教行為?其實也是魚和漁的道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道理也是片面的,打個比方,一個人要餓死了,你和其談漁,現實嘛?不現實!我們應該怎麼看呢?,一個人要餓死了,那就給他魚,救命,一個人還餓不死,那麼我們在幫助的過程中,就要教他漁。
換成支教也是如此,倘若一個地點(學校),沒有老師很匱乏,此時大談培養師資力量,這是不現實的,倘若有一定老師力量和基礎,則可以在實地支教過程中,嘗試培養當地的師資力量和改善教學環境。
當然凡事切忌盲目求快,畢竟公益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勞!

支教的理解

感覺一談到支教,很多朋友會想到所謂支教是自己去到當地教孩子,一方面是對此精神可嘉讚揚和欽佩,另一方面卻也是擔憂,有幾個方面的不足:
1、專業知識不足:育人不是只靠激情,更需要靠專業知識,如何系統地教孩子。
2、安全保障不足:有的朋友一想支教,會想到去最偏遠的地方,但是否有考慮過當地境況,地理環境,存在安全隱患,一旦出現傷病,醫療保障誰負責?
3、生活保障不足:偏遠山區等,條件艱苦,習慣城市生活的自己,是否能適應,適應飲食、居所、適應蚊蟲、適應人文,好比西藏、青海等地,有不殺生的習俗。
4、適應能力不足:前面2條是客觀存在的環境,那麼這一條,則是自己的主觀適應力。
5、經濟保障不足:有些支教行為,特別是個體,是沒有經濟收入的,如何維繫生活,倘若家庭是否困難,父母經濟收入也困難,那麼此時是否應該去支教,而不承擔家庭重擔?
6、支教認識不足:支教不應該只是定義為自己去到實地,支教從直面意思來看,是支持當地教育的發展,那麼就應該是改善當地的教學環境,那麼我們還可以做的:
1)提供教學設備
2)修繕教學校舍
3)老師生活補貼(包括支教老師、經濟困難老師)
……
對於支教也是要以平常心,長期心去關注,而不是一時衝動。
三、支教的環境
我國基本國情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是高中地理課文中的一句,但如果算起整體,前句話需改為“地小物稀”,又因各地自然和社會條件不一,及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等政策原因,讓物質分配極為不均衡,貧富差距較之以前擴大許多,部分地區“富顯闊,貧求生”,這就需要教育和政策性引導。
作為去到異地支教的志願者,首先需要具備生存自理和溝通能力,其次具備教學能力,能長期忍受在艱苦、孤獨的條件下從事教育的毅力和能力,切忌盲目衝動和缺乏理智。

支教分類

1、長期支教 支教時間:一年及一年以上
2、接力支教 支教時間:一學期,採用接力方式完成教學計劃
3、假期支教 支教時間:一般為寒暑假,或利用周末去輔導留守兒童的幫助形式。

支教地點

甘肅、四川、雲南、貴州、西藏、新疆、青海、廣西、湖南等西部教育資源匱乏地區學校;
城市的打工子弟學校。

條件及保障


條件

根據政策規定,2007年被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範大學錄取的所有師範專業學生,必須與學校簽訂基層支教協議。比如陝西師範大學就出台配套政策:2007年的師範專業新生在享受免費的同時,有義務到國家約定的西部農村中小學任教3年。學生支教期間,可通過寒暑假回學校讀教育碩士研究生,支教期間便可拿到碩士文憑,也可在支教結束後繼續深造;支教結束后,國家會提供專場招聘會,讓畢業生選擇自己的去向;另外,國家還考慮到了畢業生支教時的住房、結婚、生子等問題,也會陸續有相應的政策出台。

享受政策

參加“西部計劃”大學生志願者除享受國家規定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優惠政策外,還可以享受以下政策:
支教
支教
一。是服務期間中央財政給予必要的生活補貼(含交通補貼和人身意外傷害、住院醫療保險)。其中生活補助每月600元/人(在西藏服務的,每月800元/人),交通補貼每年1000元/人(在西藏、新疆服務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另行確定)。
二。是服務期間計算工齡,黨團關係轉至服務單位。本人要求戶口和檔案保留在學校的,按規定保留兩年,在此期間,檔案管理機構對保管其檔案免收服務費用;本人要求將戶口轉回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按照規定為其辦理落戶手續,人事、教育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機構負責辦理相關手續,人事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免費提供人事代理服務。服務期滿落實工作單位后,公安機關按有關規定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三。是服務期間可兼職或專職擔任所在鄉鎮團委副書記、學校及其它服務單位的管理職務。
四。是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報考研究生給予加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具體規定在當年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中予以明確。
五。是服務期滿考核合格報考黨政機關公務員的,可適當加分,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錄用,具體規定由省級公務員考試錄用主管機關在當年招考中予以明確。
六。是服務期滿將對志願者作出鑒定,並存入本人檔案;考核合格的,頒發證書,作為志願者服務經歷和就業、創業的證明。
七。是服務單位應向志願者提供住宿等必要的生活條件;在錄用黨政機關公務員和新增國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時優先錄用、招聘志願者。
八。是服務期為1年、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銅獎獎章。服務期為2年、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銀獎獎章,表現優秀的授予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金獎獎章,表現特別優秀的推薦參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等評選。另外,鼓勵各高校和社會各方面對高校畢業生的工作、生活、學習、就業和創業提供幫助和支持。

新增政策

支教
支教
參加西部計劃的志願者,享受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事部《關於實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的通知》(中青聯發[2003]26號)中規定的八項政策支持。現進一步明確有關政策並新增部分政策如下:新增部分政策如下:
1.服務期滿1年考核合格,報考研究生的,總分加10分;各高校出台的政策如優惠於此政策則參照高校政策;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2.服務期滿1年考核合格,可以應屆高校畢業生身份報考國家機關公務員。報考中央國家機關和東、中部地區公務員的,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報考西部地區公務員的,筆試總分加5分。
3.服務期間,戶口和檔案保留在畢業高校,免收服務費用。服務期滿后,學校再發放派遣證
4。服務期間,享受往返於入學前戶籍所在地與服務地之間每年4次火車硬座票半價優惠。
5.對於上學期間辦理助學貸款,服務期間還貸確有困難的,各高校應積極協調銀行等有關方面,為其展期還貸提供幫助。
6.有條件的高校可拿出部分獎學金用於鼓勵和引導大學畢業生到西部基層開展志願服務。
參加“全國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志願服務行動、“百縣千鄉宣傳文化工程”志願服務行動、西部基層檢察院志願服務行動等專項行動的志願者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個人準備


最好考慮清楚再去,也就是想清楚自己的計劃。建議最好把支教納入到自己未來10年內的人生計劃來規劃,有很多志願者支教回來后的景況很不好。另外就是要現實地估計下自己承受各種困難和困惑的問題。到西部貧困地區支教,要遇到很多困難,語言上的,飲食上的,環境上的,心理上的,習慣上的,感情上的,思維方式上的等等,好多。自己一定要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其實支教的時間有限,能做的事情更有限。但我們可以大致做好這事情: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奮起的精神,為他們的心靈打開一扇通向外界的窗口。其實,教育不應是一桶水,應該是一把火,一把點燃孩子心靈的火。教會孩子們懂得自強自信自愛,比傳授那些具體知識重要得多。

西部現狀


群眾教育意識現狀
現狀
現狀
通過調研,當前農村群眾接受教育素質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接受教育通型;二是似懂非懂型;三是法盲型。
(一)、接受教育型。在走訪的幾個村的部分村兩委成員和普通群眾共80人,有17%的幹部群眾屬接受教育通型的,他們主要是通過觀看電視節目、閱讀報紙、書籍,縣、鄉司法機關、公安機關組成的“接受教育講師團”下村講課來學習接受教育知識。他們往往會用接受教育的知識武裝、充實自己的頭腦,接受教育通型的幹部群眾較善於用接受教育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前不久,某村的黨支部書記高某在處理村內宅基地時引起糾紛,幾名群眾無故毆打了高。在這種情況下,高家兄弟拿來木棍、鐵杴要與他們決以死戰,為哥哥報仇血恨。高清醒地認識到此事非同一般,不能以武力解決,要用接受教育的手段來處理。於是,他向鄉黨委和派出所報了案。鄉黨委和公安機關通過調查,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並通過教育,打人的群眾認識到了錯誤,避免了一場危及家族利益的血戰。近幾年來,在農村群眾借貸問題逐漸成為激化矛盾的焦點、熱點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數群眾礙於面子在借還錢、借還物時不寫欠條和收據。在這種情況下,萬一單方失信,無法訴諸於接受教育。而一些在接受教育方面較為精通的農民就會讓對方寫好欠條或收據,這樣就有效地避免了經濟的損失,也不至於傷了雙方和氣。一些村的老人會用法,與子女簽訂老人贍養協議;有的農家女在結婚時與丈夫辦理婚前財產公證,這都表明當前農村接受教育的存在和運用。但反之,極少數接受教育通型的幹部群眾出現知法犯法或鑽接受教育的空子,投機取巧。
支教
支教
(二)、似懂非懂型。在調研的120人中,有大約57%的屬於這一類型。他們對接受教育往往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他們獲取接受教育知識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別人說和評論。他們往往不輕易犯法,但不能更好的用接受教育的武器維護自己。如,前幾天西小王鄉某村的村民張某2畝麥田連續三次被羊群“侵襲”,張某憑著自己懂點接受教育常識,認為用槍或棍打的方式違法,他冥思苦想,最後決定用玉米拌上劇毒農藥撒於麥地,並在地頭寫上了麥地有葯的牌子。幾天後,同村李某的羊群因看管不嚴,扎進了張某的麥地,致使5隻山羊中毒而死。張某萬萬沒想到自己觸犯了法律。
(三)、法盲型。法盲型的幹部群眾對接受教育一點都不知道,這種人佔26%。這種類型的人不懂什麼是法,什麼是違法,只知道自己做的是對的。有的村幹部在村高音喇叭上胡喊亂叫,甚至大罵其人,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而自己還欣欣然,卻渾然不知自己已違了法。而且在生活中,特別是農村發生糾紛時,注重調解而非訴訟是當地人民的習慣。“每有紛爭,最初由親友耆老和解,不服則訴諸各房分祠,不服則訴諸疊繩堂。疊繩堂為一鄉最高法庭,不服則訟官矣”因此,“和息”成為當地解決糾紛的最高目標。
群眾教育意識制約因素
支教
支教
雖然通過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動,農民了解和掌握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特別是黨關於農業和農村的政策,並對黨的農業和農村政策表示擁護,思想覺悟明顯提高。但是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大多數農民學習接受教育的積極性不高,依法維權的意識有待提高。
(一)、農民的國家、集體觀念比較淡薄。土地承包到戶以後,集體勞動相對減少,國家、集體觀念逐漸淡漠,講索取得多,講奉獻的少,有的遇事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對國家、集體利益不太關心,有的對重點建設不支持,或橫加阻撓,或敲竹杠。
(二)、履行義務意識淡化。部分農民對接受教育法規和黨的政策作片面理解,對自己享受的權利爛熟於心,而對自己應盡的義務卻知之甚少。不主動納稅,不贍養老人,不出義務工,不送子女上學,盜伐林木等現象時有發生。
總之,集中表現為接受教育知識缺乏,接受教育意識不強。

增強意識


西部需要發展,西部需要人才,西部需要資金,同時,西部也需要接受教育!無教育就不能談法治,不能講依法行政!當然更不能解決西部固有的地方保護主義,濫用職權等現象!實施西部的大開發戰略如沒有完善的接受教育作保障,必將對其有許多不利影響。

努力方向


提高農村幹部教育意識
支教
支教
宣傳教育,提高農村幹部群眾的接受教育意識。特別是在農村,條件比較落後,當地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大力宣傳接受教育知識,利用宣傳車、張貼標語、村高音喇叭多方位、多觸角教育幹部群眾,增強他們的接受教育意識。通過組織“接受教育講師團”下村講解接受教育知識,印發接受教育案例明白紙,送接受教育書籍,讓接受教育充實他們的頭腦。要在農村中營造有一種接受教育氛圍,開展培訓,教育幹部群眾運用接受教育武器。舉辦接受教育培訓班、模擬法庭,讓老百姓學習接受教育,學會用接受教育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普及和發展農村牧區
採取有力措施,大力普及和發展農村牧區文化、教育、科技事業,大力宣傳村委會組織法,加大村幹部的培訓力度,引導農牧民破除自然經濟和落後、保守的小農意識,逐步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的自主、平等、民主、法制、科學、效益、創新等現代意識,使之逐步適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管理模式,變“要我自治”為“我要自治”,成長為合格的村民自治主體。縣、鄉司法機關開展深入農村宣傳活動,深入農家農戶,對他們生活中的接受教育問題做以解答,結合實際來說法,讓群眾從心理根本的接受,切實維護農民的利益。
完善教育法規
加強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接受教育法規。村民自治是九億農民廣泛參與的一項基層民主活動,要使億萬農民共同進行協調有效的社會參與,必須有完善、規範、穩定的接受教育體系。具體措施:一是根據村民自治的發展情況,以村委會組織法為依據,圍繞四個民主,結合本地實際做好地方性法規的立法和各項制度的修訂完善工作,建立規範、完整的行政指導規章、辦法。儘快制定地方實施《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和有關民主議事、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詳細規則,規範四個民主的具體運作程序。地主性法規和規則的制定一要有突破性,二要當地實際。二是嘗試建立村幹部“離任”審計和村委會“委託審計”制度,完善村級財務制度和專業審計制度。三是建議對爭議較大的“村民資格”的界定、罷免程序、違法現象糾錯等問題可在不同地區進行試點,取得成功經驗后,適時修改村委會組織法或在地方立法時對有關問題予以明確。四是加強培幹部訓力度,強化各級幹部特別是民政幹部的理論和接受教育知識,全面提高他們的政治、業務素質,建立規範的行政指導辦法。五是建議將村級民主權利納入國家司法調節範圍之內,確保村民自治有法可依,違法必究。
發揮村民自治作用
支教
支教
鄉鎮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五大以來中央關於農村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和接受教育法規的精神實質,學會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和看待開展村民自治的重要性、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看到任何形式的民主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時更要看到村民自治這項嶄新的事業所煥發出的強大的生命力和無限廣闊、美好的民主前景,看到它對推動中國民主化進程所產生的偉大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切實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徹底摒棄傳統的“當官管民”的思想,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論、文化素養和接受教育知識,樹立服務意識、民主意識和法制意識,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結合當地實際,切實發揮好接受教育賦予的對村民自治的指導作用。
保障村民自治健康發展
支教女生
支教女生
依法規範宗族、家族行為,保障村 民自治健康發展。在農村裡,由於風俗習慣的特殊,群眾對宗教、家族更加依賴。鑒於這種情況,在當地對宗族、家族干預村民自治問題一要堅持正面教育、疏導,用科學的、先進的理論武裝群眾頭腦,用行之有效的接受教育、制度保障群眾合法的民主政治權利,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引導廣大村(牧)民逐步樹立科學、民主、法制的意識。二是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發揮領導作用,採取接受教育的、行政的、經濟的手段堅決遏制利用宗族、家族勢力非法干預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的不正常現象,三是在村民自治的具體組織實踐工作中嚴格依法按程序辦事,從制度上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以確保村民自治健康發展。

面臨危機


城鄉師資差別太大,城裡教師到農村支教是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的一種辦法,可眼下已經走偏了方向:支教教師要麼是水平差的,要麼是人緣差的,要麼是犯了什麼過錯的,要麼是受到別人排擠的,要麼是急需評職稱而來鍍金的……總之,支教成了一種懲罰的手段,農村學校成了城市學校的回收站。被迫支教的教師都帶著情緒,背著黑鍋,受著煎熬,盼望早日脫離苦海,根本沒有心思為農村學校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某些地方,支教漸漸成為一件流行和功利的事。師範生免學費有支教兩年的條件。而許多人趨之若鶩走一個過場只為回去之後更加容易找到工作。組織性的支教活動都是轟轟烈烈,卻如煙花一閃而逝。

支教導向


支教
支教
通過宣傳引導與相關政策的傾斜,讓支教成為一種榮譽,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支教是一種美德
城市教師在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個人素質等方面有優勢,應該為發展和諧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盡一分力,從而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支教是一種能力
個人業務能力達到一定水平,既能傳經送寶,起到示範引導作用,還能適應城鄉的不同環境,保證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運轉。
支教是一種進步
經過支教鍛煉的教師,在晉級、增資、任用、提拔等方面有無可爭議的優勢,為個人的發展提供契機、奠定基礎。
支教是一種競爭
要像評選優秀教師那樣來招聘支教教師,定好標準,規範程序,選好人員。
只有這樣,才能讓支教成為一種主動行為,成為一種時尚,成為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的強大動力。

西部支教


支教
支教
西部支教是指:大學生利用寒暑假,畢業前的實習時間、或其他有知識有能力的志願者去西部參加支教活動,或者應屆畢業大學生畢業直接參加國家支持西部教育計劃,到西部貧困地區的支援教育的行為。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支教團隊


支教
支教
中國青年志願者研究生支教團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從1998年開始組建,1999年開始派遣,採取自願報名、公開招募、定期輪換的“志願加接力”方式,每年在全國部分重點高校中招募一定數量具備保送研究生資格、有奉獻精神、身心健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或在讀研究生,到國家中西部貧困地區中小學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志願服務,同時開展力所能及的扶貧服務。
先後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91所高校公開招募派遣了4906名取得保送研究生資格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和在讀研究生,赴西部貧困地區200多所中小學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志願服務。第13屆支教團已組建完畢,共760人,前往西部服務。從2011年7月開始,支教團將併入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實施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的基礎教育專項實施。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實踐證明,研究生支教團的實施,一是促進了中西部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並通過支教團志願者搭建了高校參與西部發展的橋樑,在服務人才強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二是在培養知國情、講奉獻、高素質的複合型青年人才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在廣大青年學生中樹立了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鍛煉成長的良好導向。三是探索建立了“接力服務、定期輪換”的長效工作機制,延伸了高校和服務縣團組織的工作手臂,逐步成為共青團組織引導和鼓勵青年學子服務基層,在與人民群眾相結合、與實踐相結合的生活中受鍛煉、長才幹、做貢獻的有效載體。

支教須知


第一,請重視前任老師的支教總結,尤其是對學生管理的總結。老師往往抱著一腔熱血前來,對差生往往很較真,凡事必究。用當地人的話說,孩子是那塊料我當褲子也送他讀書,不是那塊料逼也沒用。所以有些差生該放得放,這不是不負責任,也沒辱沒支教的名聲,老師儘力了,學生儘力了,OK,那就是成就。
第二,小學生重要是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可以笨,可以基礎差,但好的學習習慣必須要培養。這是影響一生的大事。
第三,請勿用物質刺激學生。支教者往往帶著一顆悲天憫人的心,大肆分發物品,以圖博得學生歡心和自己的滿足。適當的獎勵可以,但千萬不要亂來,否則學生的價值觀扭曲,一旦老師離開或是物質終止,反彈太大,適得其反。
第四,珍惜學校的財物。不要以為太亂太破太臟就想大換血,打造成舒適的休假場所。殊不知很多東西都是有用的,玩戶外的都知道這個道理,能留的東西,千萬不要扔掉。
第五,很多支教者都是因為感情受挫或是為了逃避煩惱的工作,有的是為了體驗生活,所以三教九流都有。無所謂,關鍵是做好思想準備。這裡沒有城市那種繁華和方便,有的甚至連廁所都沒有。所以請不要對學校挑三揀四。當然,你有錢可以投資,但請不要擺譜。
第六,支教者之間肯定有矛盾。生活上的和教學管理上的,無可避免。我的看法是,新老師最好聽老教師的意見,他不一定是最正確的,但卻是最合理的。老教師也要包容新老師,畢竟新老師可以帶來新的理念。
第七,請尊重當地的風俗和現狀,除非你有能力去改變,否則請不要亂開藥方。存在就是合理,支教者能做的就是做好本分。
第八,可以關愛學生,但不能溺愛。支教者可以有自身的癖好缺點或毛病,但最好不要讓學生看到。
第九,支教者需要有一定經濟基礎和時間,硬性條件是必須具有相關教育經歷。注意,是相關,並非一定是師範畢業。否則最終害的還是學生,那不如不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