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靈

漢語詞語

空靈,漢語辭彙,形容詞,拼音kōng líng,指靈活而無法捉摸。道家哲學境界,是指人或思想靈活而不可捉摸,空靜而帶有靈活的氣息。

引證解釋:清 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説話不迂腐,十句之中定有一二句超脫;行文不板實,一篇之內但有一二段空靈,此即可以填詞之人也。”

漢語詞語


基本信息

詞目:空靈
拼音:kōng líng
注音:ㄎㄨㄙ ㄌㄧㄥˊ
英文:be flexible and unpredictable
造句:空靈的世界,恍惚的真實。
畫家走入山水畫的崇高而空靈的境界,給人一種飄然出世,身在世外的超然的態度。
夜風帶著空靈的氣息在原野上遊盪。
這歌聲很空靈,彷彿在夜空中遊盪。

引證解釋

1、清新靈活。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說話不迂腐,十句之中定有一二句超脫;行文不板實,一篇之內但有一二段空靈,此即可以填詞之人也。
2、清凈。
冰心《寄小讀者》十一:有時半夜醒來,萬籟俱絕,皓月中天,翛然四顧,覺得心中一片空靈。

美學名詞


意境

空靈是種意境。美學家宗白華認為,空靈是指意境包含的那個“靈的空間”。這個空間,是畫家靈想之所獨辟的有靈氣往來其間的有機的審美心理場。這是中國人宇宙意識和生命情調的詩化,表現在意境里,便是一種空靈之美。空靈作為“靈的空間”來理解,它是立體的、無邊的,也就是莊子所描寫的那種“無極之境”。這個空間也有它的深度、廣度和高度,所以能在意境中以壯闊幽深的空間呈現出一種高超瑩潔的宇宙意識和生命情調的作品,方為空靈,方為至美。從隋代畫家展子虔的《游春圖》、北宋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到清代畫家石濤的《山水清音》,每一件經典佳構都體現著創造者心與自然的交流與碰撞。作品的藝術張力超越了時間,超越了空間,畫家所展示的是博大的胸襟,瑩潔的靈魂,無盡的遐想,留給欣賞者的是一個清新空靈的世界。

透明

空靈寺
空靈寺
空靈的另外含義在於透明澄澈。古代文論家認為意境應該是全透明的,它的玲瓏剔透宛如鏡中花水中月。中國繪畫追求的象外之意、畫外之情,都是要通過有限的藝術形象達到無限的藝術意境。蘇軾詩曾有“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全”的句子;元代畫家倪雲林每畫山水總置空亭,所謂“亭下不逢人,夕陽澹秋影”的荒寒寂寞,總由此亭道出。中國山水畫的留白不是有待填充的背景,而是有意義的空間組織。因此,我們所說的“空靈”,不是空曠無物,而是其中有無窮的景、無窮的意閃爍其間,層層輝映,形成一種“透明的含蓄”。是一種既不黏著事實,而又含蓄無盡的剔透玲瓏的美,是使意境獨具魅力而分外賞心悅目的美。空靈表現了非常美麗的境界。給人一種琢磨不透的感覺。

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說話不迂腐,十句之中定有一二句超脫;行文不板實,一篇之內但有一二段空靈,此即可以填詞之人也。
清·王韜《幽夢影》序:以飄忽之思,運空靈之筆。
魯迅《花邊文學·讀書忌》:例如現在正在盛行提倡的明人小品,有些篇的確是空靈的。
徐遲《哥德巴赫猜想·祁連山下》:唐宋以後的畫家,另闢蹊徑,走入山水畫的崇高而空靈的境界,給人一種飄然出世,身在世外的超然的態度。
冰心《寄小讀者》十一:有時半夜醒來,萬籟俱絕,皓月中天,翛然四顧,覺得心中一片空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