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田晃司

深田晃司

深田晃司(Koji Fukada),1980年出生於日本,日本導演、編劇、製作人,畢業於東京映畫美學校。

1999年,執導個人首部電視劇《鋼鐵天使久留美》。2004年,執導劇情電影《椅子》。2010年,執導喜劇電影《歡待》 ,該片獲得第2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日本視點獎-日本視點獎:最佳影片獎。2013年,執導劇情電影《河畔的朔子》 ,該片入圍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5年,執導科幻電影《再見》 ,該片入圍第2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6年,執導由淺野忠信、筒井真理子、古館寬治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臨淵而立》 ,該片入圍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獲得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評審團大獎,他憑藉該片入圍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同年,出任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

2018年,執導由藤岡靛主演的劇情電影《奔向大海》,該片以經歷戰爭和海嘯傷痛的小鎮為背景,描繪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創造的奇迹生活,入圍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海角國際單元” ;同年,執導短片《側傑斐遜以東》。2019年7月6日,由其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側顏》上映。

演藝經歷


深田晃司
深田晃司
1999年,執導個人首部電視劇《鋼鐵天使久留美》。2004年,執導由井上三奈子、小林亮太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椅子》。2005年,加入日本劇團“青年團”。2007年,執導動畫短片《石榴園》。2009年,執導由角館玲奈、根本江理子、河村竜也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東京人間喜劇》。
2010年,執導由山內健司、杉野希妃搭檔主演的喜劇電影《歡待》,該片獲得第2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日本視點獎-日本視點獎:最佳影片獎。2013年,執導由二階堂富美主演的劇情電影《河畔的朔子》,影片講述在備戰大學考試的緊張日子裡,18歲的朔子淡淡的初戀的故事,入圍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同年,執導劇情短片《員弁市》。
2015年,執導由伊蓮娜·雅各布新井浩文共同主演的科幻電影《再見》,該片講述了留在日本的外國難民坦尼婭和陪伴其長大的智能機器人的故事,入圍第2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16年,執導由淺野忠信、筒井真理子、古館寬治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臨淵而立》,該片入圍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獲得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評審團大獎,他憑藉該片入圍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同年,出任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
2018年,執導由藤岡靛主演的劇情電影《奔向大海》,該片以經歷戰爭和海嘯傷痛的小鎮為背景,描繪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創造的奇迹生活,入圍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海角國際單元”;同年,執導短片《側傑斐遜以東》。
2019年7月6日,由其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側顏》上映,該片由筒井真理子主演。
社會活動2020年4月7日,日本導演深田晃司和濱口龍介發布了為小型藝術影院籌集資金抵抗疫情的聲明。他們請求日本政府為面臨存亡危機的小型藝術影院提供支持,包括在疫情防控期間觀眾大幅減少的補償,以及在疫情后影院進行宣傳、策展活動的支持。

主要作品


電影作品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主演擔任職務
2018奔向大海深田晃司藤岡靛導演
2016臨淵而立深田晃司淺野忠信,筒井真理子,古館寬治導演
2013河畔的朔子深田晃司二階堂富美,鶴田真由導演編劇製作人剪輯
2012戲劇1Himself想田和弘山內健嗣,古館寬治演員
2010款待深田晃司古館寬治,Kumi Hy?d?導演製作人
2008東京人間喜劇深田晃司Makoto Adachi,古館寬治導演編劇剪輯

電視劇作品

首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主演擔任職務
1999鋼鐵天使久留美Naohito Takahashi傑森·道格拉斯,Kelli Cousins導演(1 episode, 2000)

獲獎記錄


戛納國際電影節
?2016 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評審團大獎 臨淵而立(獲獎)
?2016 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臨淵而立(提名)
東京國際電影節
?2015 第2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東京電影節大獎 再見 (提名)
?2013 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東京電影節大獎 河畔的朔子(提名)
?2010 第2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日本視點獎-日本視點獎:最佳影片 款待(獲獎)
亞洲電影大獎
?2017 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臨淵而立(提名)
?2017 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臨淵而立(提名)

人物評價


深田晃司的鏡頭平穩不驚。他屬於那種拍了不少影片,卻從來沒有大紅大紫過的導演。這並不是因為他的作品拍得不夠好,而是因為他的影片無論是題材還是風格,都很難激起逐漸習慣了視聽大片的普通觀眾的興趣。無論是2010年的電影《歡待》、2013年的電影《河畔的朔子》、還是2015年的電影《再見》,再到電影《臨淵而立》,他的作品大多是平淡無華的日常生活,既沒有絢爛的視覺奇觀,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變化,只能以細膩的微妙情感來與觀眾產生共鳴(澎湃新聞、Mtime時光網綜合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