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寺

湖南省嘉禾縣普濟寺

嘉禾縣普濟寺始建於唐,經宋元明清數次擴建,形成了大雄寶殿、觀音殿、湘山殿等龐大規模建築群,成為衡湘郴贛粵桂等鄰近地區善男信女求財求嗣之佛地。

概況


普濟寺全景
普濟寺全景
全國各地的普濟寺
全國各地的普濟寺
嘉禾縣普濟寺被譽為“江南第三佛地”,同時也被列為嘉禾古八景之一——普濟疏鍾。然兵禍無情,普濟寺於清咸豐二年被毀,咸豐九年修復。民國九年拆 毀大雄寶殿,1965年寺廟被毀。

重修普濟寺


普濟寺
普濟寺
嘉禾普濟寺始建於唐代,有“江南第三佛地”的美稱,是該縣的八大景點之一。在13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普濟寺幾度輝煌,幾經滄桑,到文革期間“破四舊”時寺院被拆除。2001年,重修普濟寺的項目通過省市批准后,該縣將其列入重點建設項目工程,投入1700萬元,先後建成了寮房、山門、觀音殿、天王殿、地藏殿、大雄寶殿、伽藍殿、放生池等主體工程和系列附屬配套工程,對寺內道路和山門前的小遊園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千年古剎得以重放光芒。
湖南嘉禾千年古剎普濟寺掠影
湖南嘉禾千年古剎普濟寺掠影

附:重修普濟寺碑記


普濟寺昔為“江南第三佛地”,“普濟疏鍾”為嘉禾古八景之一。寺院始建於唐,經宋元明清數次擴建,觀音閣(前殿)、大雄殿(中殿)、湘山殿(後殿)依山傍水、次第宏開。觀音閣內塑千手觀音像,法度莊嚴、氣宇祥和。往昔,入寺誦經拜佛者眾,近則衡湘郴贛,遠則廣西廣東,善男信女雲集於斯,求財求嗣,香火鼎盛。有普濟疏鍾詩云:寺外青煙煙外峰,煙中佛寺曉鳴鐘。煙消寺出鍾方歇,鍾撤煙飛寺又封。此地散花真普濟,當年題壁可重逢。山僧若解紗籠意,漫說詩人莫繼蹤。嘆千年古剎,文化景點,累為兵禍所毀。
欣逢改革開放,民富國強。處太平盛世,享豐盈物質,忙競爭生計,諸多民眾追思“普濟鐘聲覺世長”之清凈,乃倡重修普濟寺。於是由縣政協牽頭,報省宗教局批准,公元2001年起重修普濟寺。寺立丙穴之源、九老峰之麓,背枕蝙蝠靈山,前瞻仙人飛渡,右攬珠泉涌月,左擁晉屏晚翠,真清凈之地也。名界人士慷慨樂捐,廣種善果,大修功德,助山門開啟,觀音殿落成,大雄寶殿奠基,後續工程亦將依圖擇時而建。若寺院畢成,則晨鐘 暮鼓悠揚,塔亭宮殿層疊,青山流水掩映,煙霧香火繚繞,既為信眾愛國愛教拓一凈土,又為嘉禾文化旅遊添一秀色,更為社會走向和諧築一平台。
夫禪者,定也;佛者,善哉。禮佛修法,貴在修心養性;克已度人,不分在家出家。有萬千財富不忘風周濟窮困,秉簞食瓢飲不忘敬老哺幼,共為修心之舉;居權貴之位常懷為民之心,處卑微之境不墜憂國之志,同是人間大義。放開胸懷容人,守住條規律已,心便如南海寬闊;與人為善,寬厚謙讓,勤勉誠信,身定被菩提祥光。能容人容物容事,省言省行省心,救苦救難救貧,則倍感天人和諧、心平境順。此為佛之大者。
值普濟寺重修之際,勒碑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