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各庄鎮

河北省任丘市轄鎮

苟各庄鎮位於河北省任丘市西北部,雄縣南部,接三區,連四縣,跨國道,西臨白洋淀。行政區劃屬滄州市任丘市,由雄安新區雄縣託管。轄23個行政村,常住人口29017人(2017年) ,總面積62.08平方公里,耕地34935畝。傳統農業發達,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企業眾多。

行政區劃


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車牌代碼電話區號郵政區碼
苟各庄鎮130638107冀J0317061000
大董各庄建村於明朝因有朱姓居住
大劉村建村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洪洞市劉姓遷移到此
東里長建村於天啟年間(1621—1627年)因該村低洼易澇
高召村建村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以居民姓氏取名
苟各庄建村於宋朝因該地多紅荊
黃召村建豐十於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有黃姓遷此居住
將庄建村於唐朝因村西有一土丘
馬召村建村於明永樂元年(1403年)從山西洪洞市遷入馬姓在此居住因馬姓先居於此
清河口建村於1531年該村地處千里堤以里
任召村建村於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以姓氏命名
萬各庄建村於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由山西洪洞市遷入毛、劉二姓
王各庄據傳建村於清朝由王姓建村
西里長建村於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因里長分兩村
小董各庄建村於明朝原名趙圪撻村
小劉村建村於明永樂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市遷來劉姓到此
棗林庄建村於宋朝因建村時該地棗樹成林
鄭召村建村子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由山西洪洞市遷來鄭姓居此
宗家佐建村於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山西洪洞市遷入宗氏居此

經濟


現有企業攤點670個,其中固定資產1000萬元以上的7攤,500萬元以上的12攤,100萬元以上的30攤,湧現了京東橡膠有限公司、河北舒奇集團、桂園居食品公司等重點企業,形成了該鎮三大經濟帶(國道經濟帶、卡河北堤經濟帶、旅遊區經濟帶)、五個工業區(苟各庄工業區、將庄工業區、任村工業區、里長工業區、旅遊區工業區)、八大主導產業(醬菜生產、木器加工、橡膠化工、造紙、保溫建材、塑料花、麵粉加工和旅遊業)、二十四個相關產業門類(包裝、彩印、運輸等)的經濟發展格局,鄉鎮企業已成為該鎮經濟建設的主力軍。農業發達,該鎮是滄州市農業產業化先進單位,年雞出欄150萬隻,鴨出欄120萬隻,建有省批“無公害蔬菜基地”和“萬畝生態林”。第三產業更是蓬勃發展,以餐飲服務和旅遊業為主。
特色產業
醬菜生產是該鎮的特色產業,現有生產企業11家,固定資產投資4300萬元,從業人員800餘人。主要產品有各種醬類、醬菜、腐乳、調料、紅心鴨蛋等。僅醬類就有豆醬、甜麵醬、辣醬等28個品種。年總產量達5萬噸,產值1.1億元,利稅1700萬元。年加工大豆1.5萬噸,麵粉1萬噸,辣椒400萬斤,苤蘭絲500萬斤,大蒜70萬斤,蔥頭70萬斤,銷售紅心鴨蛋300噸。每年需用紙箱210萬個,彩色塑料包裝袋300萬個。產品主要銷往京、津及華北、西北、東北等地,並有固定銷售網路。僅桂園居食品有限公司在北京就有太陽宮、潘家園、凈土寺、小井等十幾處銷售點,並供應14家烤鴨店。據統計,該鎮醬產品在北京市場佔有近50%左右的銷售份額,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讚譽。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銷售量的增加,各企業紛紛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如“桂園居”、“貴源”、“綠芳”、“舒奇”等,產品獲“省名牌產品”、“消費者信得過產品”等多項榮譽稱號。
醬菜生產帶動了蔬菜基地建設,促進了訂單農業發展。該鎮蔬菜種植面積達3500畝,其中設施蔬菜720畝,種植品種涉及蘿蔔、辣椒、蔥頭、苤蘭等18個品種,形成了專業村一個。與企業簽訂蔬菜種植收購協議的農戶達到了300戶,其中種植苤蘭350畝、辣椒200畝、蘿蔔400畝。
龍頭企業的發展,帶動了一批相關產業的興起。圍繞龍頭企業,近幾年來興建了麵粉廠11個,紙箱廠5個,彩色印刷廠2個,運輸公司2個,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1600人。